《中国农资》评论员 魏 萌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近日,广东省英德市一家年产5000余吨新型杀菌、杀虫剂的农药厂,因成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燃事故被推上风口浪尖,再次为农资企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当前,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以及雷电、暴雨、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农药、化肥生产及流通企业的各类安全风险呈现高发态势。尤其是对于一些生产设备老旧、库房年久失修、安全生产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的企业来说,如果不及时筛查隐患,填补漏洞,很容易因突发事故而“翻船”。
事实上,除了安全责任风险之外,国内农资企业还面临着政策、环保、信用、经营、市场、法律、财税、人力等多重风险的考验。与此同时,在传统媒体聚焦、自媒体泛滥且热衷于追逐负面的背景下,上述所有类别的风险均可能被无限放大,演变为重大舆情事故,使企业承受远比风险事件本身更大的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下半年至今,就有近20家农资企业因安全、环保、失信等各类风险,遭遇不同程度的品牌信誉危机,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破产清算。然而,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优胜劣汰步伐加快之际,行稳致远虽然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包括部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在内的农资企业,对于各类风险监测防控工作的重视及应对能力却相应不足。
以上半年某国内知名农药企业发生的舆情风波为例,在因套餐包装及标识不合规而被媒体曝光后,该企业并未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并积极整改,而是百般抵赖并发动员工诋毁攻击相关媒体,结果反被专业媒体深究曝光出更多问题,不仅使其先前的声援者纷纷噤声,还因事件的二次发酵导致自身品牌商誉和渠道受到了没有必要的损害。又如山东某化肥经销商,被当地媒体曝光销售问题化肥致使作物大面积绝收,而事后经权威机构检测,其所销售的化肥没有质量问题,问题出在农民错误用药导致的药害。由于缺乏应对经验,未能及时作出澄清,控制舆情,该经销商虽无主观错误,但却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流失了不少终端客户,还遭到上游合作企业为求自保的“品牌切割”,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并且每天都在上演,这也暴露出农资企业在风险防控方面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各类风险发生前,一些农资企业缺乏防控意识,没有制定落实相应的风险防控预案和应对策略,即没有做到“防未病”。而在风险发生后,由于缺乏预案、常识和经验,企业或反应滞后,错过风险应对和止损的黄金时机;或惊慌失措,病急乱投医,采取了情绪化的应对方式,导致损失加剧,给后续的品牌修复工作造成额外的困难。
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农资行业自身的链条也很长,导致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多而散,极易出现风险盲点。近年来,行业内某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野蛮生长的企业,因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而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惯性,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的驾驶员一样,或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头脑中根本没有风险防控这根弦。因此,为了能健康稳定的发展,除了政府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的检查、审计之外,农资企业也应加强自检自查,或邀请专业的第三方组织,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品牌建设、渠道健康等全方位的深度“体检”,及时诊断发现各环节各领域的潜在风险盲点,对症下药,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跨越。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风险“体检”的基础上,农资企业要想真正实现“防未病”,除了要将合法、合规、诚信经营作为底线之外,还需建立专业的风险防控和信用合规管理部门,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风险防控力量集中起来,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并通过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风控体系,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管理者及员工的系统性风险防控培训等措施,使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为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