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光
(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小学部)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于课堂,因为课外孩子学习数学的效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在课堂表达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应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是小学所有科目中比较基本的一门课程,它的学习对于学生数学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小学数学也是一门基本课程。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达到升学目的,更加注重教学成果,所以只一味地追求方法和最终的结果。但是,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以及各类思想意识的培养。针对数学来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解决数学的学习方法还包括数学学习态度、学习程度以及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它的培养对于提升数学学习地兴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在整体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核心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课后作业的内容都是相对比较少的,这样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所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过于依赖学生课后的培养。但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就不太一样了,因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而且因为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增加了很多,所以课堂效率也非常高。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又是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课堂上注重表达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相关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对于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完成高质量的表达,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都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探讨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分析结果我们得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广泛的教学内容以及全面性的教学评价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整个课堂的进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保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的质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就应该多下一点功夫。尤其使小学数学教学,因为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更加灵活了,所以要保证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很多事物都是不太了解的,所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也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会大大提升,最终可以达到相对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图形的认识学习中,对于圆形以及球形等的认识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同学剪纸动手来认识不同的图形,从而总结规律,最终完成课程教学。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互动和趣味性都增加了,最终的教学效果都会比较好。而且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技巧,以及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其他方面才会更加科学。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不断深入,我国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更加讲究在学习态度、学习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与能力。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设置教学目标我们也要更加注重发展性,不能过于死板。比如,在数学课程对称的了解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应用一些有美感的图片来进行学习。比如,苏州园林的很多建筑都应用了对称元素,对于对称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不仅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称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这样对于国家情怀以及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的形成都是非常好的。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死板,大都选择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对于课堂内容的扩展都是不太重视的,这样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都是知识体系都是残缺的,这样课堂内容学习有限,最终整体结果也是不太理想的。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也开始重视不断扩展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种方法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比如,在小学数学各种图形面积和体积求解中,我们就可以不单单利用课本中的内容,可以通过慕课以及其他网络资源来进行课堂内容拓展,学习更加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基本学习内容,还可以构建更加完全的体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其中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评价模式的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学结果的考察在教学评价中所占据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这就导致人们出现了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程度视而不见,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程度的关注也增加了很多。所以,要更好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良好学习态度,就应该注重在评价中增加课堂表现所占有的比重。这样评价中人们对于课堂表现的关注度增加,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在课堂上进行发挥,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心算等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比如,在小学数学算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加重课堂表现在成绩中的比重来增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利用课堂中学生对于练习题的反应速度来记录他们的口算成绩。这样,学生不仅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而且反应能力的提升也是相对比较快的。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新目标,但是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表达的有效性成为了关键。上文中已经针对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要保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质量,我们一定要注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展性的教学目标、丰富的及全面性的教学内容,只有我们注意在课堂上把握这些,课堂内容才会更丰富,课堂质量也会有更大的提升。我相信,随着核心素养这一词汇的深入贯彻,我国教育事业一定会朝着更加科学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一定是思想素质高且能力非常强的,更加全面、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