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一篇高考考场作文,记叙文、议论文都要考生注重选材。 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与出发点。 同时还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选材的典型性,选材的丰富意蕴等。
围绕中心来选材,也就是说,文中的材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就是典型的偏离中心,前后不一致的作文材料。 如,写与“讲文明,有公德”有关的一篇文章。 文中事例用的却是陈光标高调行善的事例,这就属于材料脱离中心,严重跑题。 同时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 真实的材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只要是真实的即可以写,但并不是所写的都必须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写作是文学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但经过考生的加工改造后又高于生活。 考生所经历的事情都大同小异,要想吸引阅卷老师,完全可以在真实的材料之上加上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进行加工创作,不仅在阅卷老师眼中留下真实感,还有新鲜之意。选材也要注意其典型性。 高考作文所选材料要既有鲜明个性,又能体现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 典型的材料“以一当十”,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强大的说服力。 考场作文,我们还要注意选材的丰富意蕴。 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 意蕴丰富,才能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思,给阅卷老师以某些启示。
笔者发现高考考场作文,考生在选材上,有如下选材误区:内容幼稚,气度狭小。 每年高考阅卷中都会发现,有些记叙文编得像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写的,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 比如《与你为邻》一文,不足800字的篇幅就写了三个邻居,人物形象单薄,记叙水平不高。另外,文中反反复复提到的就是“(赵叔叔)你做的食物,每次都让我们感到十分美味,大饱口福”“我一见到食物就十分高兴,马上把食物拿进了屋子,一口气把它们吃光了”“(王大妈)她总会拿一些小零食给我,让我感到十分开心”,其品位值得思考。 语言表达上则有生造词、方言词出现,如“而你每次都让我们这班小馋猫试食”“也像在课堂一样”等。 还有些考场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了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 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 如果到了十八九岁还停留在十岁多一点的思想情趣上, 总让人觉得器量狭小。
选材雷同,毫无新意。 高考作文选材撞车的现象年年有。 如在江苏卷考题中,“低碳”作文相当泛滥——有老师戏称:“一看到低碳就长叹。 ”山东卷有一年高考作文题(考“光明和阴影”)新颖度不算高,于是一些老掉牙的素材重新登场:史铁生、霍金、张海迪等摇着轮椅唱着生命阴晴不定的歌谣;海伦·凯勒、贝多芬、邰丽华等摸着盲文、打着哑语诉说着人生的执着与永恒;司马迁遭受难以启齿的侮辱却被众多学子不留情面地反复咀嚼。另外,李白、苏轼、丛飞、朱邦月等也频频出场。据粗略统计,二类卷中作文材料的“撞车”达75%。
除了事例陈旧,还有材料张冠李戴的现象。 比如北京卷阅卷中发现, 明明是宋朝的论据被套上明朝的时间,明明是这个名人说的话却套在另一个人的嘴上。 这体现出考生知识积累并不细致、扎实。
材料专业生僻,出现错误。 有些考生在高考中为求作文材料新颖, 而选择一些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材料或生僻的材料,明显脱离青年学生知识范围的,与自己的生活的群体习俗、风土人情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知识性或常识性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对高考作文选材作如下方法点拨:采用与时俱进法、抚今追昔法、引经据典法等策略。“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写出来。 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 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如当年高考满分作文《21世纪你美吗》,在谈到21世纪“有美丽、有悲怆、有璀璨、有痛苦,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论点时,作者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纳入视野,注入笔端。 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 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一带一路”“中国工匠精神” 等, 写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材料,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抚今追昔法”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 它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岳飞与风波亭,屈原与汩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苏武牧羊守汉节,苏东坡“突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项羽的“不肯过江东”,昭君的出塞,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诸葛亮的谦思,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底蕴。 那么,如何选好这些事实呢? 选例合适,叙例恰当。 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 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叙述史实,可以具体,更要概括。 对尽人皆知的,要概括叙述;对人们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 可以详细叙述一个事实,展开想像,精心描绘;也可以通过几个简明的片断,扼要概述。
引经据典法。 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 如引用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 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 理解必须正确, 运用必须有针对性。 引用的方式应富于变化,引言应具有权威性。 引用既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应相互变通,灵活运用。
当然,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老师多多讲解其选材的方法,给考生呈现一些考场作文误区点,高考作文选材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让考生在理性的思维上略胜一筹,写作实践上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