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文本阅读中的微观考察方法

2019-01-31 00:40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秀才指向微观

林 峰

微观考查正是微观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 即采用一定的标准,从小的、局部的、细节方面对某种行为、活动进行检查、衡量或评定。 文本阅读的微观考察的内涵即为针对江苏历年语文高考中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局部的细节分析,来检查、衡量江苏高考在文本考查方面的命题倾向、能力要求,以及考生反推而得来的阅读能力的滋养。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文本分析和话语、思维模式上的微观考察、甚至一个段落中的语句组合、一个句子的语气变换等的微观考察,发现、总结古诗文文本、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本身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规律; 通过对江苏高考历年来的文本阅读的命题的题干分析、语词组合、话语语气要求等方面的微观考察, 探究命题人在文本阅读方面的设题规律、命题倾向、题型变化,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与之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原本是英美新批评派解读文本的方法,强调“审慎地阅读作品的每一个词,揣摩它的微妙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把握单个词的意义”。 而我国学生孙绍振、王先霈、王崧舟等先生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 把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概念迁移到我国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立足文本,融入生命体验,借鉴其他文学批评的方法,形成了新的文本细读的理论范式。 孙绍振先生认为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操作性差, 且只把目光集中在人家已经写出来的东西上面, 而没有注意到文章的妙处每每是文章省略了的、回避了的地方,应把回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强化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深刻的切入矛盾的起点。王先霈先生认为文本细读是“文体分析、新批评派的细读、印象派的涵泳和技术化的分析”,是“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兼包并蓄。 王崧舟先生主张将“体验”融入到“细读”中,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姿态多元性”“指向言语性”“结论兼容性”和“经验共享性”。

微观考察和文本细读两个概念既有关联处, 也有差异点。 两者都关注文本具体化的字、词、句的细节点,都注重对这些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与理解。 两者的差异在于:文本细读侧重于“读”,是语文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及有效补充, 而微观考察则侧重于文本具体语句的构成方式及对意义表达的影响, 以及文本阅读时相关题目的设题方式及对考生的暗示性影响。

下面以一首诗为例谈谈文本阅读的微观考察的具体运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月下呈章秀才》: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①过。

[注]①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从微观考察的角度看,一首诗歌呈现在考生面前,考生入眼处、 关注点首先是标题以及各句中的每一个字眼, 然后在此基础上微观考察会看重词语之间的搭配组合以及与其句式特点所形成的隐含暗示性意义内涵。

标题“月下呈章秀才”共六个字眼,很明显可划分三个节奏词即“月下”“呈”“章秀才”,而这三个词语都有具体明确的意义指向。 “月下”点明环境及时间,“呈”是具体的动作,“章秀才”是人物、事件对象。 其实这里面还有隐含的一个信息:诗人自己。 把三个词语及隐含信息综合整合在一起,《月下呈章秀才》 表达的意思是诗人刘长卿在一个月夜写下这首诗呈送给自己的朋友章秀才。 因此本诗所涉及的人物关系是诗人自己与朋友章秀才。 这是解读本诗的一个关键点。

首联的十个字都有较为明确的含义, 微观考察更在意的是这些字词所传递的隐含的别样意义。 “自古”隐含从古到今亦即关联到当下这个时间段, 而这个时间段恰恰是诗人所独占,“摇落”指向季节特征即秋季;“谁人奈此何”的反问句式已包含诗人的无可奈何。 首联的两句话综合在一起, 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特定的心理感受:无法摆脱的古人所谓的“悲秋”心理。 关联诗人本诗写给章秀才,“谁人”除了包含诗人,能否加入章秀才? 这样思考的话,本诗的表达就具有了双重意义。

颔联的十个字眼多于自然意象关联,表明颔联以写景为主。 “夜”明确时间,“蛩”词部分读者可能较为陌生,但其“虫”字底的构词法已暗示考生该字与虫类有关,而实际上该字是“蟋蟀”之意,再加上“寒鸟”,构成了秋景中的两个典型意象。 “傍枕”“移柯”这两个动宾词语暗示诗人夜深人静之时耳听虫鸣, 眼见鸟飞,无法入睡的情景,很好地呼应了首联所表达的“悲秋”心理。

颈联的“向老”言明诗人人到中年即将步入老年,“三年谪” 点明诗人的现实政治处境: 多年被贬;“当秋”呼应首联的“摇落”以及颔联的“夜蛩”“寒鸟”,明确秋季,“百感多”呼应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的百感交集, 明确这种感情形成的社会及时代因素。到这里,在前三联中,诗人向朋友章秀才介绍了自己的悲秋心境,描写烘托了此景此情并点明了“悲”的时代原因。

而尾联诗人又向章秀才传递什么意思呢? “家贫”表明诗人家境贫寒,“好月”照应标题“月下”,“惟”突出强调,五个字综合在一起即表达诗人家境贫寒,只余下天上一轮皎洁美好的月亮值得欣赏。 “空愧”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满腔惭愧之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因何而发呢?“子猷过”给予了解答。 依据诗歌下面的注解,子猷即王徽之,是东晋名士。“过”即造访、拜访之意。该注解已提醒考生:诗人在运用王徽之的典故。 而运用典故的目的其实是指向朋友章秀才。 尾联表达之意即朋友章秀才拜访诗人,诗人因家境贫寒无以招待,只好学古人,邀请友人共赏明月,事后内心满怀愧疚之情。 这样一来,诗人既恭维了朋友,又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各诗句具体字词意义把握好之后, 考生需要把标题及各联内容综合在一起, 一首诗歌的主旨情感就可以基本把握到位了。

微观考察同时把文本配套的题干设置纳入了分析的范畴内。

刘长卿的《月下呈章秀才》常考的题目是:1.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 (3分)2.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 (5分)从微观考察的角度,题干的分析仍然从基本字词入手。 第一题“简要”“赏析”“第二联”“表达效果”以及分值都有明确的指向。 “表达效果”是答题指向,“第二联”是信息范围,“简要赏析”是题型要求,3分是分值暗示作答点。 第二题“结合全诗”是信息范围,“概括”是题型要求,“百感的内容”是答题指向。 考生综合以上信息就会形成明确的答题思路, 然后按照相关的步骤规范作答即可。 把两个题目放在一起分析,设题人的目的也很明确:第一题为局部分析,第二题是整体把握;第一题是艺术手法方面分析,第二题为文本内容把握。这是目前江苏高考较为经典的设题导向。这两个题型也足以综合考察考生的诗歌赏析能力水平。

郑板桥的书斋有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谨以此来结束本文的写作。 文本的解读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从微观考察的角度来说,考生如果能够做到细心分析,从字词入手,把握住字词组合外的含义,即“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一样可以达到郑板桥的“删繁就简”境界了。

猜你喜欢
秀才指向微观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趣读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