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霞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高三学生所面临的最大压力,也是家长最大的期望。 正是这沉甸甸的期望压得许多高三学生喘不过气来, 部分学生高考前的焦虑也异常明显。 为此,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一些调节学生高考前焦虑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在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每进入高三,我会带领家长一起走进高三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很有必要。 我会要求每周有一名家长晚自习和学生一起进教室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家长们能放下架子做自己孩子的朋友了, 能具体地帮自己的孩子解决一些实际的困惑了, 再也没有了趾高气扬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了。 慢慢的,孩子们能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了, 父母的叮咛也显得不那么苍白了,一切都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了。
其实让家长参与到高考前的做法可以渗透到高三学生一日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如让家长观看学生的激情跑操,观看学生的迅速集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父母更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 提出的要求也更合理了。学生充分感受到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再配合教师独特的语言魅力引导,家长和学生都受益匪浅,这对于高考是非常有利的。 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效果也非常好。
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 越到高考越会出现紧张急切的情绪,这就是考前焦虑所呈现出的现象。 我认为要想很好地调节这种焦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引导学生调低期望,缓解压力。在高考前,我会让学生注意考试重要性尺度的把握,如:让学生把高考与长征相比,在战略上藐视高考,在战术上重视高考,举重若轻、收放自如、松紧有度、劳逸结合,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缓解临近高考的焦虑,用语言上的激励把考前压力内化为考前动力。
2.把学习当做享受,忘记焦虑。 在高考前的语文课上, 我会用语文课独有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淡化考试气氛,放松自己的心情,尤其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享受学习,如:感受《荷塘月色》意境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物的栩栩如生等,学生被一个个语文情景深深吸引,有同感、有同情、有自己的感悟,早就忘记了考试的紧张,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享受和汲取着丰富的营养。
每到高三年级, 老师承受着繁重的高考任务和工作,同时还要面对流汗、流泪、还有那内心煎熬的一个个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着语文学科独特的学科魅力与优势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索,我认为:
1.应对症下药,迎难而上,备战高考
考前焦虑是特指在考试情景的激发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焦虑状态, 它产生的原因有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外源性的主要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内源性的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己, 无论哪种原因我认为都应该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在高考前迎难而上,备战高考。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高考前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说出“自己还有什么困惑,担心什么,害怕什么”,说出来后全班同学集思广益,互相帮助,效果非常的好。 这种方法同样适合于其他学科和班级管理。
2.让压力变为动力,激发潜能,冲刺高考
距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有许多学生都心事重重, 压力满满, 家长和老师看到也是非常担心和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这一时期一定要让这种压力变为动力, 才能让学生应有的潜能得到发挥,才能在最后进行冲刺。 我会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目标,让其他同学告诉他(他自身具备哪些实现自己目标的才能、优势,别人无法替代的长处), 告诉他离目标只欠哪一步”,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并且在全班同学的鼓励下将自己实现目标的压力感变成了成就感, 更有学习和冲刺的劲头,学生个个胸有成竹,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考前环境。
3.承载祝福,温暖人心,自信满满步入考场
当每年的6月7号学生真正走进考场时, 考场外的情景让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忘怀。 这时候我会组织学生们互相打气、相互鼓励,我会引领家长让他们告诉学生“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我会亲口告诉学生:“高考只是你人生的第一场较量,尽全力就好,天生你才必有用! 咱们先尽全力打这一仗,无论结果如何,尽全力不遗憾,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人能坚持到现在感到自豪和欣慰。 ”当我每次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孩子们内心的感激和应有的自信随着同学、家长、我(语文老师)的美好祝愿得到深化,当他们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考场时,我知道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