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奎
“独”字,从“犬”从“蜀”,本义为一犬一笼,引申为单一、单独之义,如今,随着语境的变化,“独”字却成了反映作家心灵的一面镜子,可谓运用广泛,内涵丰富。例如,通过对“独”字的赏析,我们总能感受到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总能感受到杜甫“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的凄凉,或是晏殊的“夕阳独依西楼,遥山恰对帘钩”的惆怅,抑或是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忧伤;其间,“独”字也不乏它高洁的一面。
关于“独”字所蕴含的丰富情趣,我们可以从以下诗文中感知。 其一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是在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背景下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 这里虽说是独往,却不止一人,同行者至少还有一位船夫,这可以从文中“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以及文末提到的“舟子喃喃曰”看出。 作者这样的言辞在今天来说应该是前不搭后的,可正是作者这样刻意的安排却使文中“独”字的内涵更显丰富,耐人寻味。
作者赏雪,选择在天地间空茫一片、人鸟声绝的环境,无疑道出了作者趋于宁静、不喜喧闹的心境。 在作者心中,芸芸众生,不足为伍,正如船夫,明明存在,却说不在,正是在这种语言的落差中,“独”字巧妙地反映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的情怀, 有力地展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性格,将作者的心境与外在的形象完美地融合,赋予了“独”字新的内涵,那就是孤傲、清高。
其二是柳宗元在 《江雪》 一诗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的一生可谓是坎坷的,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一说是被贬永州之后,一说是被贬柳州之后,但不管怎样,至少是他经历两次被贬之后。 人生有这样的境遇,对于心灵一向脆弱的文人来说,心间的痛苦可以说是无以言表的,然而诗人并未因仕途的失意而丧失人格的独立, 相反更为坚定,更为高洁。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运用夸张的手法,为渔翁精心营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驾一叶轻舟,在雪域茫茫的江面上垂钓,试想一下,这样的垂钓是饥饿所致吗? 是痛苦的宣泄吗?其实都不是,那是一种超乎物质的垂钓,是一种顽强不屈、凛然无畏的精神在垂钓,那更应该是独守一方圣洁的情怀在垂钓。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解读出“独”字的另一内涵,那就是宁静与闲适,自在与坦然。
其三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从总体上来说,这首诗可谓是质朴自然的,不加雕琢, 却意蕴深远悠长, 但个中的趣味还是得益于一个“独”字。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极力主改革,因此,非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终于因失败而被罢相。 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的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
就诗中来看,梅花所开放的环境是一个墙角,是一块无人赏识、无人眷顾的狭小天地,即便寒冷,但还是独自开了,正如陆游《咏梅》中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择土壤,方寸之地足矣。一个“独”字浅显明了地告诉我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那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的精神,这里的“独”字,隐含着诗人敢于向世人显现出来的那一份坚韧、倔强、刚强、高洁的情怀。
总之,在诸多的诗文中,“独”字有着它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它的赏析,我们总能感悟到那些隐藏在作家心间的悠悠情怀, 感受着它给我们所带来的那一分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