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陈玉珍
“裤”,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裤子。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古裤有二:一为裤;一为巾軍(裈)。《说文》无袴而有绔,曰:“绔,胫衣也,从糸夸声(苦故切)。”巾軍,《说文》:“巾軍,幒也,从巾军声(古浑切)。禈,巾軍或从衣。”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文化推陈出新,但裤子作为内衣是男人的服饰,所以款式变化不大。到了宋代理学兴盛,因当时封建社会思想,要求女子穿裤不可外露,外面要用长裙遮掩。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的流行,推动了裤子的发展史,中国的满裆裤改成了西式裤,自此受到了各界的欢迎,裤子进入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种场合。裤子的样式也经历了种种变化:传统裤、喇叭裤、灯笼裤、紧身裤等等,它动摇了传统的男性服饰,进入了争奇斗艳的女性服饰之列。
“灯笼裤”是指裤管直筒宽大,裤脚口收紧,裤腰部位嵌缝带子,根据穿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腰部大小,使裤子上下两端紧窄,中段松肥,形如灯笼状的裤子。此类裤子一般多用柔软的丝绸裁制,这样不仅穿着舒适,看起来也更有垂感。本次所修复的灯笼裤根据文物记录卡信息可知为采集品,采集后一直存放于吐鲁番博物馆库房,织物的保存环境及方法远未达到丝织品文物保护的需求,织物大面积缺失,污染严重,整体保存情况不佳,为避免织物继续劣化,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灯笼裤出库后首先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再对裤子的基本情况做详细的现状调查。从裤子的形制来看,其与现代人的灯笼裤大同小异,左右裤管各用两片梯形单幅绢片缝合而成,顶部两侧与中间部位各向内打褶,略呈弧形。为呈现裤子的形态,在裤脚的部位都用细小的褶皱来固定,而后呈现出两端窄中间宽的裤型。两条裤腿内侧加一三角形小裆,裆以下至裤管缝合,而裆以上至顶部未缝合,顶部接有腰。裤的通长为92cm,腰残宽37cm,腰高3.5cm,裆深37cm,裤腿宽33cm,裤脚宽19.5cm,裤脚高6cm,材质为丝,平纹组织(图版贰,1)。
文物自采集以来一直存放于库房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受埋藏环境的影响织物出现了褶皱、污染等多种病害,残余部分保存尚好,纤维的牢度较强。通过对织物的观察,发现织物的主要病害有残缺、破损、叠压、污染、褶皱等。通过全面调查、记录、归纳现存典型病害,根据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图示绘制如下病害图(图版贰2、3)。
在飞纳扫描电镜(Phenom Pro X)下观察灯笼裤的组织结构,为1/1平纹组织,经线密度约40~43根/厘米,纬线密度约39~40根/厘米(图版贰,4)。
样品取自灯笼裤裤腿被污染部分,在飞纳扫描电镜(Phenom Pro X)10kv电压下,将采集样品放大至610倍;分别采集三个点,对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污染物结合程度和成分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图版贰,5;图1、2、3)。
从样品污染物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样品污染物的主要元素有O、N、Ca、S、SI,说明污染物的成分不仅有有机物,因受埋葬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土壤矿物质逐渐进入织物内部,该样品的污染成分有无机物、有机物二者并存。
图1 点1污染物分析图
图2 点2污染物分析图
图3 点3污染物分析图
背衬的加固,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若没有合适的颜色,则需要自行染色。其次,加固时使用的缝线也要与织物本体颜色、质地、粗细程度一致。最后,要考虑针线法修复时所用缝针的大小、粗细、柔韧性。
在背衬尺寸的选择上,要选择比文物本体大的材料来进行染色,不可同等或小。这样在后期的裁剪上,我们就可以为文物四周留有足够的空间,而多余部分可在铺针后进行修剪(图版贰,6)。
将老桑树的皮切割成小块,先用冷水将其洗干净,浸泡约15分钟左右,放置电磁炉加热至100℃,煮1.5~2小时后,将溶液过滤降温至80℃,加少许的苏木溶液,再加少量的桑葚汁溶液搅拌均匀,将背衬材料浸入约2小时,降温至30℃,用降至30℃的温度冷浸11个小时后再升温至80℃后,捞出背衬材料,漂洗3遍后,将背衬再置入清水中升温至80℃,煮约15分钟后,捞出用冷水漂洗,晾干后,熨平即可(图版贰,7)。
背衬的加固,需要拆除文物原有的缝线,将织物整体分解,再通过分解后的织物进行单幅平整、铺针加固背衬。分解前需要对织物先做线钉,以此来记录织物缝线的原始位置,以保证文物修复完成后原位缝合(图版贰,8-11)。
缝线要保持和文物一致,绢裤为丝织品,所以就要用丝线。本次修复用的缝线选择了法国进口的绉丝纱抽线所得,绉丝纱平滑轻柔,富有弹性,能给予纺织物以支撑和保护,而又不会损伤文物本体,用在丝织物修复上较为合适(图版贰,12)。
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可识别及可再处理”的修复原则,严格按照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进行保护修复,具体操作程序如下:接收文物、拍照→进行病害调查→对文物进行消毒→进行相关检测分析→病害图绘制→局部斑点实验确定污染物清洗方式→物理清洁除尘→织物清洗(整体清洗;污迹处清洗)→织物平整→针线法加固织物(对修复用的背衬材料进行染色;织物铺衬在染好色的绢上进行针线加固)→依推定的裁剪图缝合完成→制作囊匣(文物放入其中)→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
出土的纺织品必须要消毒,纺织品消毒的常用方法较多,根据这批纺织品的实际情况,选用单-次冷冻法,利用普通冰箱就可以在当地自行实施。
具体过程如下:对纺织品进行除湿预处理;在干燥环境中,用高压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或薄膜对纺织品进行包扎;将包扎好的纺织品放入冰箱内冷冻区,快速降温至0℃,维持4小时。继续快速降温至-20℃,维持24~48小时,然后再缓慢升温至室内温度。至此,整个冷冻过程即告结束。冷冻结束后,不要急于拆除包装,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直至确信害虫完全杀灭后再打开包装。
因织物上留有的灰尘与污渍,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还对织物纤维存在一定的损坏,因此,需要对纺织品进行清洗。
根据灯笼裤的保存现状与病害情况,决定对文物进行整体除尘及局部清洗。将织物放置于修复桌上加以固定,因吸尘器吸力较大,此次采用了小儿吸痰器进行除尘。在使用吸痰器时,不可直接将仪器的管口放置在织物上进行工作,要让管口与纺织品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脆弱的织物吸入仪器。在吸尘的同时可用软毛刷拂拭织物的表面,灰尘即被吸入。在部分脆化与糟朽的地方,吸尘时在织物上放置一层纱网,这样在清理上既处理了尘土又防止织物被吸起。与织物黏合紧密的污渍,不能直接剥除,以免损害织物,需先用雾化加湿器进行回潮约30分钟,待污渍变软后再用修复工具去除,若去除不彻底时,可用棉签醮30%的酒精轻拭污垢进行清理。
织物清洗干净后,置于修复台上进行平整,使织物纤维恢复其初始状态。织物变干后需用加湿器进行回潮,利用织物纤维在湿润状态下容易变形的特点,对织物的经纬线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经纬线时的力度不可过重,对于有些变形较为严重的部位不可强拉使其平直,将调整好的部位用包有白棉布的磁块或表面处理光滑的磁块进行固定,以保持织物变干后处于平整状态(图版贰,13;图版叁,1,2,3)。
在加固修复中,我们要尽可能的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因为针线从织物上穿过,必定会对织物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脆弱的部分,过多的缝针,反而会加快织物的掉落。在常用的针线法修复中,使用铺针来进行加固,铺针的缝线对织物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多排铺针的运用较为柔和稳定地保护所修复的部位(图4)。
操作方法:首先,将拆解的织物放置在染好的背衬材料上,在铺针前,将平整后的文物用磁块进行固定,这样在进行铺针时织物就不会出现过度的变形。铺针时,使用单根丝线进行铺针,这样可使露在织物表面的线迹不明显,起缝时在起针位置来回缝三次,用于固定。缝的时候要注意缝线不可拉太紧,否则会对织物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弯曲起皱,易使脆弱老化的纤维折断。在进行多排铺针时要尽量保持线迹的宽度,这样既不损害织物,又不影响美观。对于出现变形的部位也要及时进行调整。铺针后还需行针进行加固(图版叁,4)。
将铺针后的织物按照线钉的位置进行拼合。分解平整后的裤腿是由两片长96cm宽49cm的长方形绢片缝制而成,先按原针孔及线钉位置将两侧及中间位置的皱褶进行缝合,再按照裤腿两侧的线钉进行拼合,拼合时注意三角裆的缝合,因两条裤腿都加有裆,所以在缝合时要保持两个裆的位置一致。裤子呈灯笼状,要呈现出裤管上大下小的样子,就要收紧裤脚口,为呈现出裤子的美观,在收紧后的裤管下加缝裤脚(图5、6、7;图版叁,5)。
因两条裤管都加有三角裆,按照裤子的原型,缝合时需将两个三角裆呈现重叠的样子,因裤子的腰部残缺严重,无法推断其原始的样子,所以缝合腰部时,选择了开放式,腰部的缝合,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观察才能推断出其原样(图版叁,6、7)。
文物修复完成后,储存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件灯笼裤选用无酸瓦楞纸做囊匣,文物本体平放式保存,主要是因服饰比较脆弱,铺针时所用丝线细而软滑,若长时间的悬挂不仅损伤织物还会使丝线出现断裂等现象,因此选择能使纤维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状态,来存放织物。
修复工作至此,灯笼裤已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圆满完成。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修复后文物的纤维组织,特别针对原来存有病害的部分,与修复前相比,经纬线间清理得比较干净,紧密但脆弱的组织结构并没有因修复而变得松散酥化,说明整个修复过程符合文物修复的原则,达到了修复的目的。修复后绢裤长为97cm,宽度为51cm(图版叁,8、9)。
图4 针法
图5 分解缝合图1
图6 分解缝合图2
图7 左腿缝合后
在环境保存上建议温度应控制在20℃~21℃,湿度控制在30%~40%。在实际保存中我们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保存条件,来确保文物的安全稳定。
该件灯笼裤因其为开放式的三角裆,这种类型的文物保存较少,资料也相对匮乏,所以修复难度较高。修复前要对其裁剪工艺及文物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量查阅相关出土织物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确定裁剪缝制工艺,才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修复工作。修复拼合时首先对裤子裤管进行处理,将两片长方形绢片的两侧部分进行缝合,缝合时按照文物原针孔位置,将裤子的胯部以及两侧裤脚的部位进行皱褶缝合,使裤子初步呈现一个灯笼式样,特别要注意的是裤脚的内侧皱褶缝合时要与外侧的皱褶为一样长。其次,要缝合的是裤裆的部位,裤裆为三角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要使三角裆与裤子整体完美融为一体,就需要在三角裆的基础上特意向上延伸一部分加宽裤管,然后将三角裆与加宽部分及裤管缝合。第三,添加裤脚,裤脚的缝合也是该件织物的一大难点,在添加裤脚前先将裤管在原有皱褶的基础上再进行皱褶缝合,缝合时要注意皱褶的密度,使裤管底部与添加的裤脚呈一样大小即可。最后,在缝合好的两个裤管上添加腰带,完成所有修复工作。该件织物最大的特点为开裆裤,所以裤管内侧加宽部分都未进行缝合,呈开放式。
该件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选用传统的材料及方法,通过固定支撑,既减轻对文物的损害又延缓其寿命,同时还满足文物的陈展及研究需求,使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