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1-30 02:26仓琳
求知导刊 2019年3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摘 要: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由于课程涉及面广泛且知识众多,所以学生面临着难度较大、复杂性较强的多样化数学题型,这就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要聚焦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此作为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和突破学习难点的切入口,创新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性作用,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9-0068-02

引言

相较于语文、历史等高中课程而言,数学课程的知识难度系数更大,不少学生向教师反映,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或者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学进度,学习效率和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基于此,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全面理解和深刻掌握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能的前提,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能够多环节、多角度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跃发展,启发学生走出固有的思维局限,让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起来,创新思维灵感源源不断地涌来,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和解题中灵活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让学生可以在良好思维能力的驱动下获得全面发展[1]。

一、生活走进课堂,在实践中发散思维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高中数学知识也不例外,看似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集合、函数、立体几何等知识,实则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教师挖掘出这些关联所在,充分利用这些关联,让生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学习从教材文字表面迁移到生活应用上,便于学生发散思维,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化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感悟和明确数学学习重要意义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一《交集 并集》这节课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感,精心设计了生活化导课环节,利用上课2分钟给学生播放一则短片,视频内各科教师正在统计课堂测试成绩,数学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25人,物理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18人,13人的物理和数学成绩均不低于85分,教导主任询问班级有多少学生至少有一科成绩不低于85分。该视频创设了统计分数这一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对交、并集思想的思考,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散数学思维,主动形成交集、并集思想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回答视频问题后顺势引入本节课的交集、并集新知识,学生此时思维已经处于活跃状态,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二、重视激励赏识,鼓励大胆质疑

大胆质疑意识是学生实现思维拓展和创新创造的必备意识,从目前来看,尽管素质教育在我国高中校园已经开展多年,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代高中生的质疑意识仍旧是薄弱点,学生在课堂上将教师视为知识的权威,认为教师说什么都是正确的,每当自己存在不同想法或者解题思路时,不是没有勇气提出,就是直接判定自己的质疑是错的,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质疑和创新的现象明显不足,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无疑是一种严重的阻碍。面对这种学情现状,教师要从增强学生质疑动机入手,注重课堂上激励赏识教育的融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直抒胸臆,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质疑的乐趣所在,将质疑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更好的方法,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为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疑力量。

例如,在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口头描述的传统方法开展教学,而是将本节课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二维思维过渡至三维思维。从这一角度出发,刻意设计了错误情境,教师一边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学生播放圆锥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动态拆分与形成过程,一边说道“圆锥就是三角形旋转180°形成的几何图形,同学们老师说得对不对”,学生结合视频观察发现不是180°的旋转,而是360°的旋转,对教师的阐述产生怀疑,在教师鼓励下勇敢地提了出来,创新思维就此形成。

三、增强课堂多样性,转变定式思维

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定式,这种定式在一定情况下会束缚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多样化,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较大的局限。许多学生在解答某一类型数学题时,习惯使用一种解题方法,解题过程只要求计算得快、结果对就行,很少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多样化的解题思维和意识尚未形成,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增强课堂的多样性,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转变定式思维,走出固有的思维局限,主动迈出惯性解题思维的舒适圈,乐于探究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性發展。

例如,在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三《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之间的互相分享和共同进步,学生在组内讨论随机事件的调查方法、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概率计算方法、概率模拟实验方法时,将自己的思维想法分享出来,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定式思维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多样化的思维突破灵感,在合作学习中多途径地解决了各种问题,课堂教育效果非常好。

四、创新教学评价,善于反思总结

在课后及时反思和总结学习情况,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是巩固学习效果和查漏补缺、加强学习的良好方法。结合我国高中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却不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定过于依赖考试成绩或者教师的评价,很容易将自己定位于“好学生”或“差学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和学习态度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自主性发展。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环节,不再只是将考试和教师点评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衡量指标,而是通过组织学生自我点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点评、学生点评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新颖活动,让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实施评价的主体,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在反思总结中得到发展,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善于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课堂结束前3分钟可以开展“我想说”的教学评价活动,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课堂情况进行点评,不局限于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问题,也可以为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献计献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与教师一起努力将课堂变得更加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教学任务,而是需要教师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并长期坚持下来的教学工作。教师掌握数学思维现状,通过生活“走进”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散思维;通过重视激励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思维;通过增强课堂多样性,转变学生习惯的定式思维;通过创新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善于反思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改变学生抵触和恐惧的消极心理,促使学生挖掘出数学的魅力,意识到数学的学习价值,从而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杨彦钢.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94-95.

作者简介:仓琳(1990.11—),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