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自主地解决问题。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学会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在于提高和发展自己,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就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了如下尝试。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新课标》指出“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例如,在讲授曹禺先生的《雷雨》时,笔者并未按照传统讲授戏剧的方法,从结构、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去剖析,而是上此课前一个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熟悉剧情,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 在学习本课时,首先,师生共同设计,以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氛围,对剧中人物有了初步认识。 其次,在鉴赏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时,笔者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正反双方就“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情还是无情”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对周朴园这一复杂的形象就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最后,当笔者再引导学生来探究其形象的美学意义时, 学生对周朴园形象的理解便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广度。
在讲授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用“十年艰辛换来一夜荣耀”,你认为她是一位怎样的女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文中的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虚荣心腐蚀了的悲剧形象。 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思考:玛蒂尔德身上除了虚荣外,还有没有让人可肯定的地方? 同学们重新阅读小说,经过深入地思索,发现了玛蒂尔德身上不少的“闪光点”——勤劳、坚韧、诚实、本分等,从新的角度全面审视了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美学意义。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实践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 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协作分享。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 ”
笔者在讲授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时,在肯定已摘掉了“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具有农民的勤劳、节俭、质朴等优点后,笔者更多地剖析了陈奂生身上存在的农民的自私、 狭隘等性格缺陷,并引中国台湾作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无情披露, 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的农民(包括其他人)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性格缺陷,其个性特征有着闰土和阿Q的影子……可是有学生对此不理解,认为这是丑化农民。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就这一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各抒己见。 在讨论中, 很多同学明显倾向于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农民。对此,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1.陈奂生在招待所住宿付款前后的心理和表现,说明了什么? 2.鲁迅对其笔下的人物闰土和阿Q仅仅是暴露其性格缺陷吗? 通过平等的交流、探讨,同学们渐渐明白,作者暴露陈奂生的性格缺陷,绝不是为了嘲笑和讽刺农民形象,而是从精神和人格层面上, 希望我们的农民能摆脱羁绊,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健康、健全地生活。 正如鲁迅当年塑造闰土、华老栓、阿Q等艺术形象一样,其目的不仅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揭出病痛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是切盼国人觉醒,是为了塑造新的民族魂灵。 笔者如此剖析陈奂生的性格缺陷,也是爱之深,责之切。
讨论至此,同学们表示深深的理解,大家也对作家的创作意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 而运用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拓宽、拓深学生的思维,使研究性学习走向深入。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研究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阅读, 不断发现和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在教学中,笔者在讲授有关课文时做了这样的尝试。
其一,同中求异。 在鉴赏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笔者引导学生与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刻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 裴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为了爱情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舒婷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追求一种平等、自由、互助、相依的爱情。 在鉴赏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啬鬼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时,笔者引导学生将其和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中西两个吝啬鬼吝啬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从而,对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
其二,异中求同。 在学习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笔者指导学生将其与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进行比较阅读。 通过比较,学生能深刻领悟作品中不同时代两位年轻女性身上共同体现的人格美、情感美、形象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
其三,异中求悟。 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鉴赏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 笔者要求学生将祥林嫂与孙犁先生的小说《荷花淀》中的女主人公水生嫂进行比较赏析。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明晰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与妇女的命运息息相关。
《新课标》指出:“将研读学术著作过程中生成的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等进行梳理概括,形成专题,深入研讨;或围绕相关学术话题,组织研讨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探讨,深化学习的过程,促使语文研究性学习走向深入。在学习诗歌单元时,可以就代表性的诗人做专题研究。如在鉴赏李白、杜甫的诗歌时,笔者引导学生就诗人的生平、志向、思想、个性、风格、作品等做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究并与同时代其他诗人做横向比较。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出系列小论文 《走近李白》《走近杜甫》,笔者要求学生写作时,从其作品出发,评价其为人、探究其思想、鉴赏其风格、品味其语言。 从其小论文看,大多数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分析入理、见解独到的文章。 再如,在鉴赏唐代边塞诗时,笔者指导学生依据 “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的特征—边塞诗的风格—边塞诗重要作家—边塞诗作鉴赏”这一思路开展专题阅读、专题研究、专题鉴赏,从而使学生对边塞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与此同时,笔者指导学生以 《雄奇壮阔的边塞诗》《横戈马上咏华章》《不破楼兰终不还——试析边塞诗人的爱国情怀》 等为题写作小论文,以加深学生对边塞诗的理解。
语文研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 激活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解放学生,使学生走出语文传统学习的呆板、枯燥、僵化的窠臼,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