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永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袁行霈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必修三,第四单元,收录有三篇文章:《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以下简称 《历程》)(加来道雄)。
编者的目的是“这个单元学习科普文章”,这意味着教材编者认为,加来道雄的文章是 “科普文章”,这篇文本的教材价值是科普作品。教学目标是“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人教版教材单元提示)。
关于“科普文学”,比较权威的解释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学作品。有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品、科学童话和科学诗等多种体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它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除了用文学手段表现科学事实外,还在幻想中包含了科学的预见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历程》普及了什么科学知识?属于科普作品中的哪一类,是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品,还是科学童话?都不是。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吗?作者的目的在于表现“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吗?是在“用文学手段表现科学事实”吗?它在“幻想中包含了科学的预见性”吗?都没有。
《历程》的原生价值不在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不是“科学幻想小说”,也不是“科学小品”,更不是“科学童话和科学诗”;它并不以“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见长(虽然文中观察鲤鱼的部分有较多想象内容);它没有“用文学手段表现科学事实”,也不是“在幻想中包含了科学的预见性”。这是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记叙文,其主旨是在叙述和反思自己成长为物理学家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幼年教育中的观察想象力培养,学校教育的兴趣激发,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当做是一篇教育随笔,作为议论文,体现其教材价值,总之,它不是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文章的题目就已经很清楚地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物理学家,教育历程,加来道雄是怎样学习物理的,他之所以成长为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
作者在开篇先写到,“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接下来,文章主体部分记叙的第一件事情是,小时候被父母带到旧金山,游览日本茶园时观察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以及所思所想,主要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与幻想,具有科幻性;第二件事情是,8岁时听到老师讲述爱因斯坦的故事,使“我”急于了解和知道爱因斯坦临终前摆放在办公桌上未完成的 “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使“我”决心学习理论物理,“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这个理论探索过程,让“我”知道了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
以上主要是围绕“童年的两件趣事”记叙,主旨是这两件事 “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第15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作者还是以记叙的笔调,“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造访图书馆的经历,“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将文章过渡到第三部分,进入动手实验实践阶段。
加来道雄在叙述自己是怎样学习物理的;同步,他也在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
第一,观察鲤鱼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鲤鱼“科学家们”会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力”……如果在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此后,“我”一直对存在高维世界的可能极感兴趣……“我”贪婪地阅读这样一类历险故事……“我”长大后想知道,是否在百慕大三角洲神秘失踪的船只进入了一个空间漏洞,“我”对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惊叹不已,书中超维空间旅行的发现导致了一个银河帝国的兴起……
第二,学校老师的激励鼓励,大量阅读有关理论物理学的书籍。
第三,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尽管“由于家境贫寒,我的父母担忧我将不能把自己的试验和教育继续下去……”(加来道雄 《面向第五维》,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但是母亲还是把自己的车库腾给“我”做实验室;“我”的父母虽然对“我”不是和同龄人一样,在棒球场和篮球场玩耍,而是“在汽车间建造一个巨大的电子仪器而困惑不解”,但还是帮助“我”在学校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缠绕和安装这种笨重的线圈上……“我”实验电子感应加速器,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周期性陷入黑暗,尽管妈妈总是因困惑不解而摇头,但是父母始终不加阻止,反而支持“我”。这就是“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我”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综合起来看,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物理学兴趣的激发,伟人故事的激励,理论书籍的阅读,实际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父母的理解鼓励支持配合,这就是一名物理学家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他的教育历程。反观我们眼下的教育,《历程》的教学价值就不难发现。
本文 “课文研讨”“教学建议”,与教材编辑体系、单元教学目标是相左的。教参认为,本文是记叙性文章,理由是:文章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叙述”。教参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指出,童年对鲤鱼世界的幻想(想象)、爱因斯坦的故事(理论),青年时期的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教参在分析本文的详略时指出,“文本谋篇布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按时间顺序……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而不旁及其他”。教参认为本文的主旨“并不是简单地成长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即想象力、乐趣、实验精神。所以教参的教学建议是:“教学这篇课文,要以 ‘教育历程’为重点……”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中,舍弃教材将本文作为“科普文章”教学的教材价值,参考《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快速浏览阅读文本,厘清思路结构之后,我抛出的问题是:“加来道雄成为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他所经历和接受的教育有哪些,这些教育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何在……”课堂学习效果令人惊喜,高一学生很快发现,作者是在总结和反思自己成长成才道路上所受到的良好教育,正是这些有特点、有个性、有针对性、有激励性、有理解支持和宽容、帮助的教育,包括早期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才使加来道雄成长为一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作者在题目中直书“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其实文章主要内容并不是叙述自己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名师提携指点、著名科研院所的培养,而是很巧妙地强调了对于儿童观察想象能力的理解、尊重、支持和培养,对青少年好奇心的满足和支持,对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实践能力的珍惜和配合,对创新能力的珍爱与支持。
笔者认为,本单元的3篇文章,《动物游戏之谜》属于典型的“科普文章”,其教材价值判断正确,教学价值的实现并不难。《宇宙的边疆》不适合作为中学语文教材文本;《历程》可以作为教材文本,但不是“科普文章”,而适合作为记叙文,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教学的抓手。如果教材编者对文本的教材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指向尊重个性、反思教育、如何成才、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篇文本的教学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把《历程》这样的文本放置在“科普文章”单元,是对文本教材价值的误判,由此带来教材价值难以转为教学价值。《历程》如果放在必修四第三单元,随笔杂文,与《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等组元,教材价值更容易凸显,更利于转化为教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