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不再使用传统教具。虽然多媒体课件有许多优势,但传统教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生动形象的画面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松鼠》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的不同造型图片,使学生能够从细节上了解松鼠的外形,从松鼠的各种生活动作中,判断松鼠的生活习性等。课文在对松鼠的外形进行描述时,这样写到:“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通过文字描述,学生也许想象不出松鼠的具体形象,但多媒体课件却能使松鼠的形象一目了然。看到松鼠可爱的形象,学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松鼠的信息,能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在板书的时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可通过不同的颜色、图案等,突出教学重点,使其一目了然,让学生更好地抓住重点。例如,在《松鼠》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和习性,文章中关于松鼠的特征和习性都有相应的描述。如在写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最后,在搭好的窝上面加一个盖。这就是松鼠搭窝的过程。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上摘抄下这段文字,将表示顺序的字词圈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松鼠搭窝过程的有序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很少对其进行扩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则十分被动地接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其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多媒体课件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还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检阅》的教学中,课文主要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在游行的时候,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大家的一致喝彩。在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游行检阅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结合课文的描述,对游行现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对游行、检阅等知识进行补充,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传统的教具非常直观,通过传统教具展示教学内容,能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还能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荷花》的教学中,教师可制作生字卡片,在卡片上写上“荷”“挨”“莲”“胀”“仿佛”等生字新词,卡片一面写上生字新词及拼音,并写出其含义;卡片的另一面则可以利用生字组词、造句,使学生能够学习生字、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生字卡片上的内容十分清晰,学生可以利用生字卡片学习生字。在学习完生字新词以后,教师还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听写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教学,既能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多媒体课件相比,传统教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制作好课件,这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必须借助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才能进行,这就会增加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复杂程度。传统教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教师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教学需求,对教具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以上生字教学中,生字卡片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对生字进行讲解的时候拿着卡片在教室走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到卡片上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要求每组学生都准备一套生字卡片,利用卡片进行猜字游戏。生字卡片的用途非常多,在学生复习的时候,还可将卡片作为复习资料,只要拿出卡片就可以学习。通过对传统教具的利用,还能实现小学语文的移动学习。由此可见,传统教具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便捷性。
传统教具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而成,教具的制作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利用教具教学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传统教具的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其既可以作为教具,也可以作为学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废旧的硬纸板利用起来,裁剪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在纸片上写上拼音字母,就可以用于拼音教学。挂图、汉字笔顺规则表、汉语常用部首名称表等,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传统教具。这些教具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学习。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具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具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具结合起来使用。在对课文中一家人吃花生的场景进行讲解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此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在父亲讲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让作者明白花生的珍贵品质时,教师则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此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观察到图片上的细节,了解花生植株的结构,被花生的品质所折服,踏踏实实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在对文章中的生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利用生字卡片进行讲解。在对文章段落进行分析时,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完成分析。教师还可将花生及其植株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利用实物教学,使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直观。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学生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只有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表达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在多媒体和传统教具的结合下,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会借助各种教具开展教学活动,但很多教师都没有将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具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对每种教具的优缺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具教学,从而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对于《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等古诗的讲解,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由于古诗的文字比较简练,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部分学生对古诗存在抵触心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古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讲解,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分析,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可降低古诗的教学难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动态地展示一些图片内容,如《泊船瓜洲》中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京口”是一个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和长江北岸的瓜州隔水相望。这时,教师就可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些有关京口的图片,使学生能够对该地方有更形象的认识。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还可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教师将这个问题同步板书在黑板上,以强化问题的重要性。黑板、粉笔是最传统的教具,将此教具利用起来,能集中学生的精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传统教具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两者各具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教具,在教具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形式化。通过对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具的灵活使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