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中考改革新方案的初中化学教学尝试—开发与实施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

2019-08-19 03:19:06冯杰利韩立新王艳芝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4期
关键词:校本中考化学

冯杰利 韩立新 王艳芝

一、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适应北京中考改革新方案—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

北京市2018年中考改革新方案的一大亮点是,除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外,其他科目实行选考。合理的选考是以学生发挥自己优势为前提,建立在对选择对象有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的。学生进入初三才接触化学,这就使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化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时就要对该学科进行取舍。不少学生甚至家长在选课时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所选科目与自己的个性特征不匹配,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初步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顺应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需要

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要求学校教育既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我校建校七年来,秉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办学思想,以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开设的校本课程均以“提高与拓宽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目的”。《生活中的化学》的开发顺应学校这一培养目标,主要从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以吃、穿、住、行、用等生活活动为主线,内容选择上尽量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同时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的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2018年北京市中考改革的实质就是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素养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头脑中留存的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它虽然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但它对一般化学知识具有统率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生活中的化学课程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教学中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内化、升华,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获得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4.满足化学启蒙阶段学习的需要

初中生的成长阶段是兴趣发展阶段,应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有益。由于初中化学在初三开设,对学科的定位常常是中考学科而不是启蒙学科。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选取学生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体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1.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和内容选择

为了让初二学生对化学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课程目标设定如下。

(1)了解物质性质及变化等基本概念,了解空气、水、饮料、营养物质、化学元素等物质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

(3)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会化学对改变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确定单元主题时,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情景相融合,选择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组成单元主题,力求体现化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具体内容设置见表1。

表1

2.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主要是初二年级的学生选修(个别有兴趣的初一年级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初三年级学生也可以自愿选修),每周1课时,共16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疑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达到加深学科理解、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体会到化学确实与生活息息相关。

3.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的评价

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主要采用了过程表现性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三种方法。

(1)过程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也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起指导作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是课前收集材料的态度、质量,课上回答问题的次数,参与实验的能力,交流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课后作品展示、家庭小实验的完成情况等。也可以是与前一次活动相比进步的表现等方面,具体操作是由教师或小组长在每次活动或课堂中及时记录,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总结。

(2)小组评价

本课程的活动方式大多数采用小组合作完成,在小组中的表现成了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组长评价和组员互评,教师监督。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记录,每月一次进行总结和反馈,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大的总结,评出化学校本课程“学习小明星”“进步小明星”“表现小明星”“创意小明星”“实验小明星”等。

(3)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小实验展示、小创作、收集文字材料、实验记录、录像和影音材料等。定期进行展示或者收集保存后在学期末进行总结。这种评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同时能促进积极的思考,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对培养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三、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的特色及创新点

1.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了与初三化学课程的衔接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是供初二年级选修的,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课程内容选择的多是简单的化学知识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学习得比较轻松,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这些内容也是中考试题的情景素材,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特点,就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促进课程的不断推进

(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提出问题放在学习的第一位。要求学生针对每个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备课主要在收集、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最终把全班学生的问题汇总,当堂展示,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对创意好、深刻睿智的问题给出中肯的点评。在每节课结束前设计了一个“为新的旅程做准备”的环节,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成为由学生问题推动的学习活动。

另外,利用班级选修课微信群进行学生问题收集、家庭小实验分享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快速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把小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

每节课都以生动的情境引入,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录像资料,或者是自主阅读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尝试解决身边的相关问题或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课堂抢答、分组实验和交流等方式,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若仍有问题无法解决可求助教师或别的小组的学生。

(3)将实验生活化

实验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由于中考的压力,目前初三化学的教学仅限于中考必考的重点实验才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此校本课程开发了有趣的家庭小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利用家里常见的物品能完成的。例如,可用水垢代替碳酸钙、小苏打代替碳酸氢钠、碱面代替纯碱等。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每个实验都给出了相关资料链接,保证都能会做,从而体会实验的乐趣。

四、结语

教师通过实践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在此特总结出以下两点经验:

1.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弱化纸笔评价

本课程注重的不是知识点学习的多少,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所以弱化纸笔测试,让学生进行轻松学习。

每个专题学习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感受,问卷一般是设置开放性、应用性的,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通过学生作答可以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2.宽松的氛围与多种机会展示 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落实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是后均衡发展时期的重要目标。本课程在教学中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要。

猜你喜欢
校本中考化学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奇妙的化学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