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威海高新区第三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需要广大师生高度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程度不够,常常使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小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挖掘,学习兴趣不高,最终造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偏低。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深刻思考,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体育节课的作用,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考虑到体育锻炼的特殊性,选择符合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发育特点的体育教学项目,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应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手段,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在教二年级小学生快速跑的时候,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掌握怎样才能更快速奔跑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时我设计了趣味性游戏内容,如“抢运粮食”,先给学生做示范,讲解主要动作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做模仿练习,最后轮流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对学生做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具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二者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彼此之间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善紧张、队里的师生关系,增添课堂的趣味性,避免出现僵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上体育课,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学生投掷的时候,由于投掷机游戏能通过集中目标或掷远吸引学生兴趣展现学生能力,因此,不仅使学生得到锻炼,而且使心理得到满足。传统体育教学使用的投掷器材局限于垒球和沙包等,缺乏新意,所以进行了创新,开发了不同的投掷物,充分的发挥器材的功能作用,如投掷足球、海绵等。
为了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设计教学内容是要充分考虑没课小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和层次化,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还会征求小学生的意见,让小学生对体育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锻炼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因材施教”真正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如教小学生跑步的时候,为了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我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跑前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练习,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然后之学生慢跑练习,要求采用中等速度,做到动作幅度大,腿部蹬摆充分有力,动作自然放松,接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群龙争霸”的游戏。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体育尖子生和体育后进生,以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在海绵垫上放上一个“奖杯”,每个小组第一人沿跑道跑半圈,然后第二个人接力,依次进行,最后一人跑完即可直奔“奖杯”,最先取得“奖杯”的小组获胜。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等一系列核心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笑话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期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无论何种情况下,兴趣永远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也不例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充分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猜谜语或讲故事等玩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如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跑跳攀爬”综合训练故事化为“花果山玩耍”,将学习过程变为一个游玩的过程,并在玩的过程中教。再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在课堂上采用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竞争性,提高学生玩的热情,使其更主动投入到教师教的活动中来。
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渗透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鼓励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进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由于小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同,因此他们的体育素养各不相同,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递一些正能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如无法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时,在教室内做游戏或者讲有关于体育精神的故事,如中国女排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奥运冠军的故事等,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体育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就目前而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教师要结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水平和教学环境差异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让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实际,并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场地、器材等完美结合。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有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儿歌教学法和故事教学法等,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培养竞争意识以及创造力,强化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一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时,提前设计好路线和各种应急预案等,让学生自主选举小队长并配合教师对队伍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拓展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生机,增强师生情谊。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等,总之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学识,开心快乐。
综上所述,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强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的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