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昌图县老四平镇中心小学)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学讲互动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师新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学讲过程中,学生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形成一定的管理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时,通常只能够了解到表层的含义,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渗透提问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也开始注意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也会适当地为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但是,当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却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时间,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能够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目标性以及落实性,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提问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结合这一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时,都会存在忽视学生答案的情况。当其提出问题后,针对于学生回答思路的准确性并不关心,甚至会对学生形成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传统的提问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存在一定的禁锢性,只会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教学辅助材料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理解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其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语文教材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因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应用有限的素材拓展教学的效果,以此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问题与教材之间的紧密性,不要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可以结合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化的阅读,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划分。当学生完成阅读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问题。比如,“邱少云最终选择了哪一条路?”“邱少云是如何吸引敌人的目光的?”“你从邱少云的身上都学习到了哪些品质以及道理?”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二次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此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课时时间限制都是45分钟。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了解掌握,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管理,所以能够应用到教学提问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课程备案,全面考虑教学的情况,在合理的地方引入教学问题,以此对学生形成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回忆起教学的内容,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再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以融合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完善写作的大纲,以此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从而提升写作的质量。
在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保证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答案。此外,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而是应该一视同仁,尽量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阐释的机会,即使这堂课没参与上,在下一堂课也应该对其进行提问,以此保证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古诗词填空以及一些选择题之外,其他的问题并没有一个限定的答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角度上,所有的答案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是“正确”的。因此,在结合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回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散性思维。此外,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以此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卢沟桥烽火》时,就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除了七七事变之外,你还知道其他那些与国家战争相关的事件吗”或者“如果当时你在卢沟桥上,你会选择怎么做呢?”以此对学生形成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之间会形成较大的能力差异以及思维差异。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对问题的难度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信心,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针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爸爸最终去哪儿了?”“‘我’在得知爸爸的消息后,有什么样的反映”等能够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针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并在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回答出教师的问题;针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以及拓展性,比如“从文章中你能够形成什么样的感悟”以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等等,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提问的目的并不只是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地管理,使得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引导以及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质量,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融合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