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为了探究出一套操作性强并行之有效的高中议论文序列化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本人联合同事进行了作文序列化教学的粗浅研究,针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目前的议论文学习情况, 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对此略做分析。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活动的高一学生共100名。 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以下分析: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0名学生中,喜欢议论文的不过23%,52%的学生则表示对议论文无所谓喜恶。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对议论文知之甚少,无所谓喜恶是很正常。 此时若能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行之有效地灌输议论文学习理念,让学生对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能极大提高他们对议论文的学习热情。
能迅速抓住作文材料中的关键问题, 并提出明确观点的学生大约占25%,些许思考之后方能做到的学生占50%左右。
小学初中的阅读训练还是很有帮助。 大多数学生目前阅读能力足以从一则作文材料中找出关键所在,对付审题关卡。 但还有少数学生对作文材料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入手。 所以在今后的议论文教学中,审题部分的讲解训练虽无需大费周章,但也不可缺少。
学生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概念虽然有所了解,但写作时, 能初具议论文雏形的学生大约只占17%,剩余学生的文章内容还是记叙部分占据绝对优势, 议论部分不过寥寥数语。 学生基本全都能运用举例论证,能运用对比论证占11%,知道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的学生不超过10%(仅知道而已)。
学生的议论能力普遍不足, 只能简单地赞同或反对;对于褒贬的缘由,则是沉默不语;至于措施方案,更是无语凝噎。 论证思维和论证结构无疑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对于论证方法接触较少, 所以无处下手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平时学习生活产生纠纷之时,学生分辩的道理一套一套, 如能引导学生将日常语言的辩解之道运用于议论文写作,必将大有裨益。
写作时, 能勉强引用一条名言俗语作为佐证的学生占47%左右,能引用两条以上者不过5人,剩下的同学一条尚无所出。 所知的名言俗语,基本拾的是周围长辈老师的牙慧,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寥寥无几。
能引用一个相似的事例举例论证的学生占41%,能联想到两个以上事例的学生有23%,但引用的内容大多都是年代已久、重复雷同、经典不足的内容,例如雷锋故事、爱迪生和电灯之类,抑或是缺乏时间、地点、姓名等关键信息,顺口胡诌,真实性欠缺的事例。
乍看硕果累累,一探便知深浅。 大多学生的阅读范围实在有限,只局囿于武侠言情奇幻小说一类,对于经典名著、时事评论、社会热点,兴趣索然。 细读的很少,只是浮光掠影,囫囵获取故事梗概,对于其中的细枝末节,大多忽略不计。
今后议论文教学中, 对于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的积累不可或缺,不能一味由着学生的性子行事,指定性阅读必须提上日程, 若有必要, 强制性阅读也未尝不可。 纵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活动的高二学生共89名。 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以下分析:
这些学生每学期完成作文的篇数 (包括老师布置的和自己要写的)没有超过5篇。54%的学生已经对议论文有些许好感,有时候喜欢上作文课;有32%的学生已经非常喜欢。
由此证明, 议论文学习和写作并不是一贯认知的“苦大难”,只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是可以变成学生心目中的“香饽饽”。 有了兴趣和热情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在这些高二的学生中, 能迅速从作文材料中找出关键、提出观点者约60%,需要短暂思考才能审清题意、提炼观点的约31%。
可见,一学年的审题教学着实有效,的确提高了许多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审题速度。 笔者私见,作文审题能力的提高,即为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不仅为写作提供明确方向,打下一根扎实的地桩,对完成现代文阅读题目也帮助不少,实在是一举两得。
调查发现,虽然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使用人数居多,但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知道的人数也超过30%, 甚至有42%的同学觉得政治课的辩证法和数学课的简易逻辑有时也和议论文存在某些交集,不过知道归知道,还是无法述诸笔端。
出现此类现象,悲喜交加。 悲的是,学生能够运用的论证方法不多,文章自然缺乏层次感,议论很可能套路化,人云亦云,流于表面;喜的是,学生知道的方法不少,潜力无限,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引导,让学生跨出舒适区,不再拘泥于自己驾轻就熟的老套路,能不断尝试运用新思维, 必然能激发出更多更新的思维火焰,为文章增添更多华彩。
在阅读时间方面,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高二学生中,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的占46%,还有26%的学生每日阅读时间超过一小时。
在阅读的种类方面,本环节设置的是多选项,阅读网络快餐文学的数量占56%,涉猎新闻和时评类文章占据54%,经典名著占据46%,优秀作文和写作素材杂志的比率也接近20%。
可见,学生并非没有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大多偏好故事性强的内容。 如有效引导,强化目的,评论类、新闻类的文章也能读得进去。 但能记忆多少,运用多少,还有待商榷。
本次随机调查了高三的92名学生,得到如下结果:
大约有51.2%的学生一个学期完成5~10篇的议论文,9.8%的学生完成10~20篇的议论文,4.9%的同学甚至能完成20篇以上的议论文。 因为写作数量剧增,完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对很多同学来说已经是一件得心应手的事情了。
不少同学表示对议论文很有好感, 一方面是因为熟能生巧,另一方面是因为作文的分数所占比重很大,只要规范完成没有硬伤, 就可以拿到大约2/3的分数,对于提升高考总分帮助很大。
虽然功利性很大, 但对于马上就要参与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议论文训练得越多,对高考的帮助越大;对高考的辅佐功能,能刺激学生更加卖力地钻研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种发展潜力很大的良性循环。
98%以上的学生基本能确定从作文材料中快速抓住关键,确定主题。 除了几年审题立意的训练功不可没之外,笔者认为,这与今年高考作文主题的宽容性也息息相关。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为了吻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见识范畴和发展水平, 大多采取多角度立意的原则,以保证任何考生都能有话可说。 所以,对于高三的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点到即止。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有大约56%的使用频率。 46.3%的同学有时也会选择使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只有31.7%的使用频率。
究其原因,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的只要说通道理,而且不需要记忆任何资料作为辅助,容易使用,所以是写作首选。 运用于举例论证的事例只要记忆大概内容,也难度不大。 引用论证所需的辅助性材料基本都是他人作品中的原文,不好任意改动,准确记忆有一定难度,故而学生使用起来有些许顾忌。 至于比喻论证,能化抽象为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确实很有优越性,但寻找相类事物需要费一番思量,如若不是刚好碰上印象中已有的素材,临时思考,难度太大,所以较少使用。
超过89%的同学都强制性记忆过一些特定性的作文素材,除了自己之前的阅读积累,更多的是教师提供。 每位高三语文教师都特意整理归纳了一系列实用性强、使用率高的事例和名言,提供给学生并要求记忆。 面对喂到嘴边的食物,有意进取的学生自然不会放过。
值得忧虑的是只有33.6%左右的学生能做到一事多例,剩下的学生大多满足一事一例。 笔者认为,如果能博古通今、横贯中西,丰富文章内容,当然再好不过。如果能深入透彻地将一件事例讲清楚明了,也不逊色。与其百花齐放,但各有残缺,不如一枝独秀,尽善尽美。议论文主要在议不在叙。 不过寥寥几百字,讲了太多别人的事例,必然缩减自己的看法。 议论层次的高低,不仅仅在于列举事例的多寡, 何不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多一点自由!
虽然以上调查内容,只是我校一地之况,仅是我等一门之见,不足以代表其他学校的实际详情。 不过,我校属于地级市一类校,录取的是二类生源,正是大众眼中不上不下、不好不坏,抓一抓进一步、松一松退两步的中等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典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