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璇
(郑州财经学院 学报编辑部, 河南 郑州 450044)
大运河文化带是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结合体,其文化价值突出体现为政治国脉、历史文脉、经济动脉、社会命脉和生态水脉。以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为引领,统筹沿线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新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河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处于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位置,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的枢纽区域。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运河史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千年运河在流经的乡村留下无数运河遗产,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运河旅游业的发展是民众共享建设成果、感受与传承运河文化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在河南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寻找二者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方式,让河南运河沿线乡村通过大运河的串联形成一条独具河南特色的运河乡村旅游文化带,这不仅可以“加强大运河所承载的丰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阐释”[1],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可以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及配套服务质量,营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从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实现文化传、运河兴、旅游旺以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
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逐步开展了运河沿线的资源普查,对不同类型和地区的运河资源进行了相应的不同程度的规划、保护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效较突出的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以来,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相继制定了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规划方案,围绕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的现实问题,比如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旅游开发、区域协调、文创产业发展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规划方案密集出台。河南大运河遗产资源普查于2017年展开,并成立了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起草组,组织了多次现场实地考查,确立了遗产挖掘与研究、本体保护、展示利用等开发思路和部署,并建立了相关遗产档案和检测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相关指标,启动了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的发展规划的制定[3]。但迄今为止,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规划方案仍未出台。虽然河南各地市已开始对管辖内的运河资源有所行动,如郑州市开始分步分阶段地对贾鲁河进行景观改造,荥阳市古荥镇规划了大运河文化区并开始了一期工程建设,濮阳市南乐县开始对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按照规划分期实施建设等,但由于缺乏整体的、思路清晰的规划,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还不清晰,如何发掘运河文化、保护运河遗址,如何平衡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与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整体部署。尽管河南在运河遗产调研过程中表达了“高站位、高标准、统筹推进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4]的建设愿望,但相关规划的滞后使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山东、北京、河北、江苏等省份相比,显得相对乏力,运河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建设任重道远。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多维度统筹协调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大运河流经河南9个市的40个县,跨区域性特征明显,线型走向的空间布局客观上要求沿线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各扫门前雪。目前,河南各地在共同解决运河沿线出现的水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时,并未建立相应的政府主体协调机制,也未建立行政主体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的缺失不利于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不利于保持大运河流经地地域特色,也不利于水与岸的关系处理,容易带来重复建设、项目难以对接等问题,造成河南运河建设规模小、竞争力弱,难以实现文化、社会和经济上的叠加效益。同时,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创新等与发展乡村旅游所要解决的环境提升、基础设施配置、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多有耦合,但二者统筹规划、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够,融合发展的关系不明确。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以运河精神、运河文明作用于当下的“人”,应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丰富的内容,以运河文化的社会性丰富新时代的社会文化,以运河文化的制度性、技术性、历史性充实传统的科学与技术,彰显文化自信,体现人文关怀。目前,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河南运河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虽将运河的保护、开发与城乡绿化、旅游开发相结合,但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使得运河文旅项目囿于休闲观光,缺乏特色和吸引力,自然产业化程度也就很难达到一定水平,规模上不去,经济收益也就不理想。河南境内隋唐运河大部分河道已被掩埋或成为遗址遗迹,这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容回避的现状,但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可固化、狭隘化,不应受困于运河本体是否安在,其隐藏着的技术的、制度的、社会的、历史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才是运河文化于中国社会的价值所在。
大运河本身是既包含河工建筑、水文地理,又包含漕运管理、水文治理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除了文化层面,还有技术的、管理学的、社会学的、民俗学的层面等,是多学科的综合体系。调研发现,“运河学”自2017年成为研究热点以来,受到了学界业界的普遍关注,河南多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成立了专门的运河研究机构,但因起步晚、难度大,成果数量与质量都难以与国内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如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相媲美。此外,很多其他专业方面的研究者也受到运河研究热度的影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但存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力度不够,起点不高等问题,兼具综合学科能力和全局视角的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客观需要大量既懂运河学又懂旅游,甚至还要懂规划设计的复合型、掌舵型人才。但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很难跨越文理学科,运河学人才的培养仅聊城大学一家,人才培养制度的限制,导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人才严重匮乏,造成大运河文化带在设计与落地实施过程中融合其他产业的难度加大。
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最基本要素和最重要载体是境内隋唐运河中迄今尚有运河文化积淀浓厚、颇具典型旅游开发价值的运河遗产遗址遗迹。梳理隋唐运河在河南境内的40个功能核心区可见,河南大运河文化带遗产类型比较突出的有运河古镇、运河古道、运河古建筑,构成了独具河南地域特色的地理环境、人居空间、建筑风格、民间技艺。
以运河古镇保护和修复后的优美环境提升乡村特色人居空间,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以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创新利用丰富乡村风俗内容和层次,丰盈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充实乡村旅游文化底蕴,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多样性;以运河水运功能的持续发挥提升乡村旅游、乡村交通、乡村产业的格局,开创乡村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格局;以运河2 500多年历史中积淀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及运河故事阐述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这些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着力点。
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应放在家园建设的高度,让乡村民众热爱家园、扎根家园、建设家园,不因暂时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杜绝跟风盲从“文旅融合”的热点以及贴标签式“为融而融”的假融合,要始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最佳连接点。将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乡村水资源涵养、植被保护等环境整治相结合,让乡村山青水绿、文明和谐,打造优良的旅游环境,实现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繁荣,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和口碑效应。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规划、统筹协调与具体实施等层面逐层推进。
进行大运河文化带遗产资源普查,厘清河南境内大运河遗址、遗产分布状况,准确把握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面貌、乡土风情等真实样貌,从总体和全局把握资源要素并做好分类,评估与论证资源属性,确定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相融合的发展规划,实现运河遗产和乡村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避免行政资源和公共服务的重复、浪费,提高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区域及部门间完善的协作机制,形成大运河开发及乡村建设的政策、资源、财政、金融、人才的大合力。
完善运河乡村旅游财政保障机制,在政府投资及合理安排涉农资金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如企业、团体、基金会、社区等的力量,通过开展项目、兴办实体、提供服务或物资捐赠等方式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和乡村建设。政府要加强引导、搭建平台,积极研究出台相应的合作机制和风险保障方式。完善运河乡村旅游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各业态产权归属法律制度,明确大运河文化带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权责,理清关系,明确任务。广泛开展大运河文化带与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完善运河乡村旅游金融保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创新大运河与乡村旅游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简化金融手续,完善金融退出与补偿机制。建立运河乡村旅游的联合验收考核机制,按照规划明确任务,制定时间表并建立奖惩措施,抓紧出台验收指标体系,杜绝盲目开发、重复开发或多头开发。
河南境内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大部分河道已被掩埋,失去了通航能力,但尚有部分河道仍然具有排水排涝、蓄水灌溉的功能。有水河段需提升现有水质、加强岸线保护、增强排涝能力,逐步推动有水河段河湖水系连通,进而推动旅游通航[1]。如永济渠(卫河段)应尽快改善长期劣V类水质,充分盘活周边水资源,可对引黄灌溉末端水渠、小丹河、百泉河、淇河、漳河进行对接补济;通济渠局部如郑开段、泗水段可清淤疏浚,必要时将水系连通。而郑州与开封、洛阳三个运河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要形成政策、资源与规划合力。如将运粮河沿途的湖泊(凤湖、龙湖、众意湖)、水库(陆浑水库、坞罗水库、尖岗水库)等成体系开发[5],将散落在遗址处的运河资源如早期的鸿沟、梁惠王墓以及惠济桥等运河资源穿点成线,缓解人口集中地水资源短缺、调剂农业用水丰枯,使之兼有引水、蓄水、排洪的河渠功能,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提高运河生态环境自我补给和优化能力。
3.3.1 着力打造大运河古镇游
河南境内分布在乡村的运河古镇有朱仙镇、道口镇、古荥镇、河洛镇、陈桥驿、卫辉古城、卫国故城、浚县古城、万胜古镇等。运河古镇承载着展示运河风貌、传统民居、生活美学、生产场景等[1]功能,打造运河精品古镇游,首先要摸清古镇遗产类型及特色定位,其次要高度结合河南厚重的中原文化,融合各朝代历史风情及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远古形态文化,精心打造有运河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古镇游。
调研发现,河南运河古镇遗产类型丰富多彩,各有优势与不足。古荥镇历史资源丰富,汉代冶铁遗址、纪信庙、汉霸二王城、鸿沟、西山仰韶文化遗址、古城墙、唐碑、古战场遗址密集分布,因此应以考古发现、历史展示、研学体验、研学教育为特色,同时联合附近惠济桥、索须河段运河公园、黄河风景名胜区等项目,结合生态旅游理念,彰显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文明。朱仙镇运河旅游资源最具代表性的是漕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豫剧祥符调和以岳飞为代表的忠义文化。朱仙镇应将丰富的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古镇游品牌。道口古镇是豫北唯一有水的运河古道,当地民风民俗中仍保留着道口烧鸡、锡器、烙画、绢艺、大平调、大弦戏、庙会等运河漕运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不可多见的较为完整的大运河遗址[6],其沿河古建筑颇具特色。但道口位于豫北腹地,相对孤立,因此,可以联合附近浚县黎阳仓遗址、大伾山、浚县古城、卫国故城、卫辉古城,连点成线,提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等级,将大运河永济渠(卫河)资源盘活开发。河洛镇水域和森林资源丰富,富有长河、碧水、秀山、河滩、丘陵等多种生态资源,还有颇具代表性的北魏石窟,与单一生态类型相比,更富有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最适合发展生态观光与历史古迹游,可将多形态资源在农业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之上联合开发,探索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提质增效之路。陈桥驿应开展湿地保护、发展经济型生态农业。万胜镇则应开展系统的保护发掘,防止地下文物的散乱流失,妥善保存和修复地上文物。卫辉古城已被城市覆盖,发掘的可行性有待论证,可以开展文献整理,摸清古城的历史演变、建筑特征、文化遗存等。以上三地运河文化保护也应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档案馆、博物馆进行展示。
3.3.2 匠心策划“运河创意园区+休闲农业”游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既要发挥运河文化展示功能,也要保持农业的基本属性。以大运河为纽带,延续农业文化遗产文脉,通过优化整合,开展运河沿线乡村休闲农业创建和推介,深度融合运河文化,匠心策划设计旅游服务模式,发展观光农业、传统工艺制作、观赏采摘、植物科普及相配套的商务服务等旅游产业链,探索凝练“运河创意园区+休闲农业”的新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形式、载体,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公益性强的农事节庆活动如农业嘉年华、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丰富大运河沿线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将运河沿线农村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涵养相结合,为运河文化的彰显和旅游环境的提升扫除障碍;解决交通支撑力度不足、能源结构单一及服务领域水平低下等问题,完善相配套的乡村道路、生活饮用水、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运河水上、岸上、船上休闲项目;引入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农村生活风貌,积极开发徒步、健步、马拉松、骑行、自驾等体育休闲项目;依托运河环境,发展宜居养老产业;依托特色种植,发展休闲农庄;依托运河建筑景观的修复、复原、改造等,发展特色民宿项目;等等。运河创意园区与休闲农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收入,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3.3.3 精心设计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
在有水河段两岸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公园、植物园等形态的滨河生态空间,提升运河文化持久影响力。公园建设模式应体现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纵线逻辑。河南有代表性的运河生态公园有郑州贾鲁河生态公园和位于濮阳市南乐县的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将贾鲁河生态公园原有河道拓宽,广植植被,广设运河遗址坐标碑,建立了科普和水利等多元博物馆,完善了配套水利与交通设施,开展了水上竞技体育;后期连片开发,将贾鲁湖、圃田泽纳入治理,重现“圃田春草”美景,极好地完成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多重使命,为有水河段运河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土资源类型为湿地,初期分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区治理,其在运河生态修复、观光休憩、科普展示等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其不足在于旅游带动力不足,而周边亦缺乏动力强的旅游项目。后期应在深度建设和特色打造上多下功夫,增强对游客的吸纳力。除此之外,伊洛河、卫河、汴河开封段、汴河商丘南关段、惠济河、泗水、洹河、运粮河等有水河段具有非常丰富的建设运河生态公园的遗产资源,应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在深入发掘运河文化资源上深耕细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活动,“活态化”传承运河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和内涵,让遗产活在当下。
3.3.4 智“芯”引领运河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完善运河乡村旅游人才保障机制,加快培养培训一批既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旅游产业知识又有科技运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完善人才保障的服务机制,避免人才培养得出却留不住的问题;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合作的平台与长效机制;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机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旅游区的智能化,探索二者深度融合的文化新业态,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个性化、民族性、现代性展示和推介,开发有质感的文创产品。有水河段如运河滑县段、朱仙镇段、古荥段,可借助高水平大型实景秀、灯光秀等多种形式灵活展示漕运文化、河工文化,展示原生态的运河盛况和活色生香的生活图景;活化利用在运河生态治理阶段退出的工业设施如厂房、仓库、沙船等建筑和设备,升级改造建设专题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综合程度高、系统性强的工作。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让规划与统筹先行,找准融合点,消除融合发展障碍,建立融合发展机制,打造特色项目,这是一条符合河南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振兴要求的发展模式。只有遵循低碳生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在顶层设计的责任担当,在政策层面的统筹规划,在统筹层面的精心部署,在实施阶段的周密协作,在协作过程的积极探索,放大运河文化经济当量,落脚具体的创新运河文化经济发展创意,才能真正实现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