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央视财经频道筹拍《厉害了我的国》并向社会发出“英雄帖”,邀请观众用镜头记录下自己身边的变化,讲述老百姓自己身边的故事。这种拍摄方式被称为“众筹拍摄”,它究竟有怎样的特点,该如何创新改进?
《厉害了我的国》在纪录片的分类上属于阐释型纪录片,该片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以具象呈现给国人。该片气势恢宏,构思庞大,通过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国家,为我们绘制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厉害了我的国》在拍摄中运用内容众筹的模式,是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发展进步下的产物,是中国电影电视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创新。
1.《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在内容上的广泛性和表现的多角度性,迫切需要国民参与其中,这是《厉害了我的国》内容众筹模式出现的客观基础。
如何更加深入地将中国人的生活展示出来,是制片方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国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种进步,每个人对其感受又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厉害了我的国》运用内容众筹的模式向国人征集身边故事的原因:你就是国家进步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这部片子没有主角,因为每个人都是主角,这部片子没有故事,因为每一处都是故事。
2.摄影摄像技术门槛的降低也是《厉害了我的国》内容众筹模式出现的技术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摄影摄像设备推陈出新,其价格和操作技巧也在不断地降低,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推广和4G网络的覆盖,让人们的生活早已告别单纯的声音和文字社交,改为视频影像的社交。广大群众对于视频拍摄,早已不陌生,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电视台,人人都是发声器。
3.“众筹”概念及语言的流行,为《厉害了我的国》内容众筹模式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提供了社会环境氛围。
文化在无形中产生作用,自“众筹”一词进入中国以来,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语言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众筹概念的理解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
1.素材收集的广泛性
众筹拍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素材收集的广泛性。《厉害了我的国》作为一部向受众全方面展示十八大以来国家成就的纪录片,其涵盖的方面是全方位的。在传统的纪录片拍摄中,制作组会专门成立拍摄小组,然后根据导演要展示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拍摄。如英国广播电视中心所制作的《地球脉动》系列,其幕后制作团队共计130人,摄影师有40多人,这部纪录片耗资800万英镑,前后走过两百多个国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素材。
在《厉害了我的国》中,有众多关于人民生活方面的镜头。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小分布着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着十四亿的人民,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想要全方位表现出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而利用众筹拍摄的方式,广泛动员了社会的群众基础,在各个地方都布设了摄影团队,这样的话,如果想要表现出各地的不同生活状态,就可以利用这些散落在各地的摄影团队迅速采集到非常丰富的素材资料,影片制作因此也就省下不少的经费。
2.拍摄方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拍摄方式中,拍摄人员是固定的,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镜头,需要各种因素各种条件都适合才行。如在《地球脉动》第二季中,为了得到海豚戏水的镜头,拍摄团队在海边足足等了十四天。但是,众筹拍摄由于发动了广泛的群众,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便利,深入到某些摄制组难以到达的地方,捕捉到特定条件下才可以捕捉到的镜头。
如泰山奇景云海日出,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但要拍摄这样的奇景,需要特定的条件,天气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得到一个完美的日出画面,摄制组往往要等上许多天。若是利用众筹拍摄的模式,就简单许多,在泰山附近居住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很便利地获取当地的天气状况,再根据天气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日子外出拍摄,就避免了很大程度上的人员和资金的浪费。
3.拍摄内容的互动性
纪录片往往启用特定的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和剪辑,制作完成后受众通过网络或是电视收看团队所制作的影片,这基本上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不论纪录片多么优秀,受众始终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对待。但是众筹拍摄完全改变了这种概念。“人民群众不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被对待。”[1]只要你有摄影器材,会摄影,就可以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来,说不定某个镜头就是你所拍摄完成的。
在《厉害了我的国》中有一集,是某个农民在外打工然后由于家庭原因回家创业,最后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故事。这种故事在我国的万千乡村可以说不是特例,这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自觉地带上摄影器材,自觉地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沟通,为摄制组提供相应的素材,自己在这种欣赏中,也进一步增加了这部片子的亲和力的感受。这样,银幕前的观众与银幕后的制作团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性,影片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入观众,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这部片子就是面向自己属于自己的一部影片。
1.拍摄质量的参差不齐
内容众筹拍摄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就在于拍摄质量的参差不齐。传统的影片拍摄团队往往都是由专业的人士组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事摄影摄像行业多年的高级别摄像师,他们对于摄像的理解往往比一般的人要更加深入,完成的摄像作品质量通常比较高。
就众筹拍摄而言,摄影摄像技术虽然在现代比较普及,但是不同的人对其理解程度不同就容易导致拍摄出来的作品在质量上会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摄像设备的新旧程度与设备的专业程度不同都会导致同样的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很可能会出现某些镜头虽然很好很有创意,但是却无法表现出与整部片子相同的画质清晰度,又可能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
2.数据整理的庞大繁杂
内容众筹的另一弊端就是在素材的整理上。发动庞大的群众拍摄必然会增加后期整理的工作量。首先,在素材整理方面。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素材会同时传入预先设立好的数据库中,而后剪辑师需要从大量的素材中挑出拍摄质量符合要求的那些素材以备选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后期制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在拍摄内容方面。在传统的拍摄中,剧组会在拍摄之前根据片子的主题去进行讨论,而后确定拍摄的内容,再选取拍摄目的地,然后再进行拍摄,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在内容众筹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如《厉害了我的国》在拍摄时虽然要求大家要以身边的一些事情为例,展现国家在十八大以来的成果或者家乡的壮观景象,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按照剧组的要求来进行拍摄,很多素材上传过后,在筛选时会有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而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内容,剧组又必须一条一条观看,这就自然会增加后期的工作量。
3.著作权归属的纠结困惑
内容众筹属于文学艺术作品,在原创作者与制作方之间还涉及著作权归属问题。面向社会众筹内容选取素材,普通大众变成了原创者,对其拍摄的内容具有著作权,但经过团队后期制作的精心编辑运用到纪录片中后,著作权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优质的素材除了在这部纪录片运用外,是否还能在其他的纪录片中运用,“授权的宽度问题,都可能在后期牵扯出一系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问题。”[2]
社会上有大量的专业影视机构在从事着各种影视拍摄业务,这些机构中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往往受到过专业的影视训练,手中积留着许多高质量的素材。众筹拍摄只是一种拍摄模式,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拍摄素材。“如果可以更好地发动他们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拍摄和投稿中,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不仅仅是在《厉害了我的国》中,若是再进行其他的纪录片拍摄,都可以面向社会的专业摄像机构进行征集,凡是通过审核的素材,剧组也需要向素材的提供者支付一定的合理费用,以获得该素材的使用版权。而这部分费用相对于剧组亲自前去拍摄的人员费用、出行费用和一些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费用要少许多。
《厉害了我的国》其中有一集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投稿,这种大型的集团所拍摄的片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非常专业,他们通过特定的角度来展示自己集团发展的成果与对未来的一种展望,除了角度新颖,也为自己的公司做了一次很好的广告宣传。
在素材的整理上,要尽量在前期把工作做充分,以免增加后期的麻烦。项目的发起者应该对众多的投稿者进行一个条件限制,以规范投稿。比如在素材的投稿上,质量比较高的素材往往所占的空间都比较大,因此对于素材的要求可以限制在多少兆以上,时间上也可以限制多长时间以上,清晰度上也可以限制需要达到多少的分辨率。当然在内容上也需要投稿者填写清楚,或是风景类,或是人物类等等。也可以在投稿时让投稿者对其拍摄的视频进行简单描述,诸如此类的种种要求,都是为了让投稿者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从而减轻后期工作的压力。
在资本众筹领域,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规范管理,但是在文化内容众筹领域目前我国的法律条文还属于空白,特别是在众筹过程中的著作权归属问题、版权问题以及在众筹过程中原创作者与制作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如果制作方与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那么将不利于众筹拍摄模式的健康发展。众筹模式的发展是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在让内容众筹的模式更加完善和更快发展的道路上,法律法规的完善自然必不可少。
总之,众筹拍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拍摄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总是“高高在上”的一种局面,转而面向普通的大众,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虽然这种模式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加上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众筹拍摄”等新的纪录片拍摄模式和方法必将得到更健康更完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