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娜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那么在高中语文活动课中怎样运用教学策略促进语文课堂的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高中语文活动课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空间上具有开放性,活动过程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它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研究课题阶段,首先老师把题目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根据学生的课题选择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将能力强的和弱的均衡分配,并且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课题。针对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歌谣的定义、歌谣的历史及价值、歌谣的现状及意义,同时还有一个自主选题供学生选择,按照这三个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给三组学生,指定小组长,启发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完成课题,让每组的任务多样化。最终,有的学生以搜集的视频呈现研究成果、有的学生以采访呈现、有的学生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结果让人非常满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是个双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才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内在因素。基于此,我在设计课题的时候,发现曾经风靡的校园民谣现在似乎已经落寞,民间的歌谣传唱度不高,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把我的疑惑讲给学生听,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甚至平时不愿意发言的同学也主动参与了研究过程。
看看学生的展示成果:
情境一:
学生:我刚才演唱了《陕西人的歌》《武汉精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三首歌谣,是关于西安、武汉还有我们熟悉的经典民歌《茉莉花》。一个代表南方方言,一个代表北方方言,一个又是普通话的经典,我们把三首歌谣串起来,觉得很有趣味性,值得研究。
学生把不同区域的歌曲改编串烧,既有音乐形式的融合,又有内容的融合。可以看到,这次课堂真正触到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情境二:视频采访
在研究课题中,很多同学走出教室,去采访行人,过程很艰辛,但是对他们来讲就是一次新鲜的社会实践,同学们也愿意去做。
学生:大家先来看下我们的采访。(观看视频,一名小孩介绍她对于童谣的认知,一名老人诉说对儿时歌谣的回忆。)
学生:对于传统歌谣,老年人和小孩了解的比较多,年轻人知道的却很少,主要以传统的歌谣和儿歌的形式在传播。歌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作为最早的艺术和情感的载体有点落寞,它们理应得到保护与传承。
情境三:自创歌谣
下面是学生创作的三首歌谣:
学生甲:在我们的生活中,节日谣普遍存在。端午节快到了,我创作了一首关于端午的歌谣,现在送给大家。
黄鹤楼,层层高,雕龙画凤好花描。
年年有个端午节,武汉伢们真逍遥。
芭蕉扇,手里摇,手扶栏杆往下瞧:
长江浪,水飘飘;采莲船,碧玉箫,
细锣细鼓只管敲。
学生乙:我怀着忐忑,怀着期待,即将步入高三,写下这首诗,算作一种激励吧,希望能不负韶华,不负初心。
十年寒窗 三辗彷徨
桂榜提名 不负期望
夏至未至 却道离殇
清歌慢语 泪沾胸膛
前途未卜 君莫迷茫
金战马 红衣裳
前途未卜 前途明畅
学生丙:明年我们武汉就要举办军运会。军运会的举办地就是后湖、光谷、沌口和黄家湖,兵兵是军运会的标志,和平纽带也是标志之一,我作为武汉人,很激动,所以试着写了这首歌谣。
东方有一芝加哥
其名实为大武汉
后湖沌口和光谷
别忘了有黄家湖
兵兵手持亮火炬
来把军人荣耀传
和平纽带随星飘
军民齐心共建造
黄鹤闻声展翅归
普天同庆军运会
中学生带着热忱去查阅资料,但是毕竟人生阅历和知识面的狭窄,在知识的探究、掌握方面存在短板,这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的交流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比如在研究歌谣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时候,有的同学谈到了歌谣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有的同学则补充了井冈山歌谣,它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和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我班还有一个壮族同学,谈到了自己民族的女歌手——“刘三姐”,并现场为同学们演唱了刘三姐的歌谣。有的谈到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校园民谣,有的同学则现场弹奏当地的民谣。活动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所以,开展语文活动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教师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课堂形式,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做,活动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活动课前,教师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案,在活动结束时,积极开展多元评价。
这节课,我采取了学生评价、主持人评价、老师评价三部分相结合。主持人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贯穿始终,活跃课堂,调动气氛。老师的评价在中间部分和结尾处。
情境一:
主持人:谢谢。刘老师,您看了视频,是否也觉得歌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呢?
老师:传统意义上的歌谣如劳动号子等,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江浙一带四句头,鄂西五句子,西北高原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陕北、宁夏甘肃等地的“信天游”等。
这段点评,就是老师主要答疑解惑,对大家比较薄弱的知识进行补充。
情境二:
主持人:最后请老师对这次节目进行点评。
老师:我记得2016年谭维维带着华阴老腔走上央视春晚,当这些老人用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唱出了亢奋激越的歌曲时,我感动了;我还记得,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斥资465万来保护方言,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天,你们让我看到了,生活中还有许多人在保护传统歌谣,保护我们的文化,感谢有你们。
这一段是结尾处的评价,主要是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与升华。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和文化素养。
总之,高中语文活动课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策略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