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淳
2017年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体现了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的深化。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语文课程的设计主线,促使课程情境化,在情境化的同时又指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整合不同任务群,因此结构化又是语文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语言内容虽然是语言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语文教学中应该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出发点。理解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理解核心素养四要素关系的基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四维关系可以化约为知识、思维和价值的三维关系。学习语言知识、形成母语思维,理解和传承文化价值是统一的,没有语言知识无法形成母语思维,没有母语思维无法理解文化价值。审美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是重要的审美意识形态。逻辑不是脱离知识存在,而是知识的必然组织方式。文化价值观和实践行为又是基于特定的思维方式,逻辑又是重要的思维工具。知识、逻辑(思维)和价值之间形成一个锁链。
在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话语体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中的“语言”偏指语言的形式方面。审美和思维是两种觉知世界的方式,但在直觉中相统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特殊,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认清四者关系的关键。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非常紧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与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语言具有文化性,文化具有语言性。但是语言和文化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因为两者难以截然分开。不是递进关系,因为文化不是语言的深层。也不是统一关系,因为语言与文化不能构成矛盾双方,两者之间是交融、映射关系。
从交融性来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仅仅是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隐喻性。语言和文化都通过隐喻来表达,两者的运行机制是相同的。隐喻来源于语言,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纠缠。隐喻是理解人类理解(思维方式)的关键。而思维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是沟通知识和价值的中间关键环节。语言并非一个封闭的符号体系,而是与外界进行着不断的 “物质交换”。这一“物质交换”就是语境对于语词的隐喻意义形成过程的影响。从映射关系来看,文化凝结在语言的整体存在状态中,语言的整体状态能够反映文化的运行状态。如前文所述,语言、思维和文化是相互搭扣的。
语言和文化的具有共同的隐喻性特点表明,通过语言学习传统文化是非真非假的。语言和文化的连带关系并不是一个必然判断,而永远是个实践过程。 而且,虽然知识、思维、价值三者是相互搭扣的整体链条,但是在三者的联结上也存在断裂,因此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放在语言形式上,落脚点是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怀的养成,而不应该把语言、文化直接相连,空谈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决定课程设计的方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理解深化的表现。语文课程以学习任务群集合的方式呈现,既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也解决了语文学习的方式问题。从而也自然连带解决了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哪一个才是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问题,因为语言实践是连接言语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中介。情境(广义的语境)对于语言而言是关键的“发动机”。语文教学本来并不存在偏重形式还是内容的问题,因为语境会促成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和形式进行双重更新,没有具体情境的语文学习必定走向形式主义。
语言确实存在一个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基本固定不变的基干,这就是由词典意义构成的语言。但是句子大于词语的组合,在句子意义的变化中,语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领就是课程的情境化。任务群学习是主题、情境、资源、任务和活动五者构成的整体。其中主题统领学习,是与素养有关的内容选择,情境产生问题(语境是情境的一部分),资源提供言语资源,任务主管解决问题,是学生特定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情境化是语文课程设计实践转向的一个关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语言实践的动力。
语文课程设计的情境化不能发展成随性、随生、随时三种极端。随性是依照教师的喜好安排课程,随生是依照学生的好恶安排课程、随时是依照社会热点安排课程。依照新课标的精神,教师、社会和学生三者都拥有广阔的课程资源,但这不是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主线。语文新课标里提出的的三类课程在设计上本身就有梯度上的层次。语文教学的结构化意识,是指任务群之间的“关联性”,并不代表高度的系统化和层次化。因此,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情境化和结构化两大原则应该保持统一和平衡。结构化是课程设置必然的、内在的要求。但是语文课程从总体上看又无法完全做到层级化,而是“登台阶”与“平面展开”“深挖开掘”的结合。语文课程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单篇教学、专题教学和任务群教学的结合体。而又应该以专题教学为纽带连接单篇教学和任务群教学,最终做到情境化与结构化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