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磁共振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疾病中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主要病因是感染结核杆菌,在神经系统结核中约占70%[1]。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例如结核杆菌发生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作用有限、艾滋病患者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对于此类疾病,如果能够在发病早期及早诊断,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通常可得到治愈,而随着病程延长,若未经彻底治疗,或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病情加重,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应当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有效诊断方法的研究,以提升疾病早期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以本院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MRI增强扫描检查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选择28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8例,女性患者共10例,年龄21-65岁,平均(46.1±2.3)岁。患者病情均经明确诊断,入院后均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
使用的磁共振扫描机型号为鑫高益0.35T,行头部矢状位T2WI,横断位T2WI、T1WI及FLAIR。进行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扫描,获取患者的头颅矢状位、冠状位以及横断面的T1WI图像。进行快速自旋回波(TSE)脉冲序列扫描,获取患者头颅横断面T2WI图像。完成以上扫描操作之后,对患者静注钆喷酸葡胺,之后再进行T1WI增强扫描。
本研究28例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平扫检查结果显示,13例患者脑池脑膜显示异常,鞍上池、环池以及侧裂池在T1WI图像上均存在信号增高的情况,在T2WI图像上则均有高信号表现,但信号强度比脑脊液低。进行增强扫描之后,结果显示其中27例患者脑膜有明显增厚强化情况,鞍上池、环池、侧裂池脑膜厚度可以达到2mm,不同患者的脑膜增厚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另外还有1例患者脑膜无明显强化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感染结核杆菌,该疾病通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在发病初期可能由于症状较轻,缺少特征性症状而导致病情被忽视,从而耽误疾病的早期治疗,降低治愈率,使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出现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眼外肌麻痹等后遗症,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发生死亡情况[3-5]。为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有效诊断方法的研究,以提升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以往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是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进行血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等,在疾病早期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6]。近年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MRI检查在此类疾病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7]。
本研究以在本院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此类疾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如下:进行MRI平扫,对脑膜的敏感度不高,有少部分患者可表现出脑膜信号增强、高信号,多数患者检查结果显示脑膜信号正常[8]。在对患者进行静注钆喷酸葡胺之后,可以强化硬脑膜。之后再进行MRI增强扫描,能够使病变早期颅内结核病灶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在病变早期,结核性肉芽肿呈现出干酪样坏死,MRI平扫显示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其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但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若结核性肉芽肿出现干酪性坏死,T2WI会显示低信号,通过进行增强扫描,可以表现为点状或是环状强化[9,10]。MRI平扫通常不易发现患者脑内的粟粒性结节,而增强扫描则能够使此类小结节有更加清晰的显示。同时MRI增强扫描还能显现脑实质中多个强化的结核结节。而在进行MRI增强扫描检查中若未发现脑膜典型病变,需要与转移瘤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防误诊。
综上所述,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能够提升此类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但是要想使该手段发挥更大诊断效果,需要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MRI表现的分析研究,掌握更多此类疾病的MRI特征,且应当与其他有类似MRI表现的疾病相鉴别,以防发生误诊、漏诊情况。总之,MRI增强扫描检查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预后效果的评价,值得临床进行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