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建辉,黄彦纾,王 晨,陈苑媛,杨海波,邓 玲,张海英
(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西医教育已经成为来华留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英语授课)项目(以下简称MBBS项目)学制一般是5-6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通过生源国或者第三方国家注册后才能执业。印度外国医学毕业生考试(FMGE)是从印度以外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毕业的印度籍医学生在印度境内申请有条件暂时注册医师前必须参加的考试。由于印度是目前我国MBBS最主要的生源国,因此该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我国MBBS项目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每年都有数量不少的印度学生来我国接受MBBS项目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回国后被印度媒体称为“中国制造医生”。印度医学教育委员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印度报考FMGE数量最多,通过率最低的国家。据报道,2012-2013和2016-2017年间,印度外国MBBS项目毕业生的FMGE考试平均通过率是1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8.29%下降到9.44%。其中,在12个主要MBBS项目留学目的地国中,中国毕业的学生通过率是14.5%,排名第九名,低于俄罗斯的14.7%[1]。2012-2014年期间,从中国87所院校毕业生共计11825人次参加FMGE考试,2239人通过考试,通过率18.9%[2]。印度的“中国制造医生”现象实际上是在考量我国MBBS项目教育质量。
1.招生入学门槛偏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MBBS项目入学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除了复旦大学等少数大学有专门的针对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外,不少的学校通过招生中介推介,凭高中证书和毕业成绩录取。这就导致大部分中介将经济困难又不想参加医学入学考试的学生推荐到我国学习MBBS,使我国沦为医学差生聚集地,影响了生源质量。
2.项目准入标准模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2004年,各高校利用自主招生资格,开始招收MBBS项目留学生,此后加入该项目的高校不断增加,招收规模不断提高,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教育部于2007年发布《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设置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准入标准,并且在此后每年都发布年度招收MBBS项目生高校名单及招生计划。然而,在“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招收MBBS项目生成了医学院校的首选。由于监管力度不足,有的未列入名单的学校就以“双语教学”模式变相招收MBBS项目生。有的甚至将英文授课注册为汉语或双语授课。
3.课程质量标准不一,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全英教材质量不高,教师英语授课能力欠缺,照本宣科等问题突出。甚至有反馈个别学校英语授课满意度低于50%的现象[3]。学生临床技能方面训练不足,实习质量堪忧。不少的留学生在病史采集、疾病诊断等基本技能没有达到合格要求[4]。
4.学生管理水平有限,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目前我国各高校留学生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水平有限,队伍不稳定,不能满足留学生专业化管理和服务需求的问题。不少的高校尚未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涉及留学生的安全、心理等问题不时出现。
学校会同其他部门,构建了跨单位、跨部门,多方协作和联动的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协同管理机制,保证了MBBS项目教育顺利开展和运行。学校完善了校内MBBS项目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了留学生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建设,规范了留学生的管理与服务。除了配备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外,学校还统筹全校资源,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留学人员管理工作队伍。
1.重视来华留学招生工作,把好生源质量关。学校虽然没有组织统一的入学考试,但根据印度医学院入学考试NEET等第三方的考试成绩和斯里兰卡医学会出具的同意海外留学证明,录取到了质量相对较高的学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参照国际标准,构建MBBS课程体系和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坚持以留学生为中心,基于《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结合主要生源国实际,聚焦岗位胜任力,重视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3.建立“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三级全英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及追踪调查等方面开展全英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4.强化全英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全英授课技能。建立了“校内—国内—境外”三级全英师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形式有的放矢,以学科英语能力为中心,注意教学法和跨文化能力的培训,以弥补专任教师教育学方面的不足。
5.加强临床技能训练,保证临床实习效果和质量。加强留学生医学汉语培训,增加实习前汉语考核,设置进入临床实习最低门槛。通过开放临床技能中心等措施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利用标准化病人,开展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疾病诊断技能。
上述策略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医科大学的MBBS项目教育质量。一是项目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得到学生的肯定。2018年11月,基于英国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表)的本校251名1-6年级MBBS项目生教育环境感受测量结果发现,学校的总体教育环境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116.6/200)。在对学习(28/48)、教师(25/44)、氛围(28.7/48)的感受及学术自我感受(32/48)四个子领域,学生反应以积极性为主。二是项目教育成绩显著。学校的MBBS资质先后获得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国医学理事会的认可;组织胚胎学、儿科学两门课程先后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学校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全英教师多次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师授课比赛及课件比赛的奖励。培养的留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获得“优异团队奖”“最佳团队合作奖”和多个个人奖项等优异成绩。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多篇高影响分子SCI论文。
印度“中国制造医生”现象说明我国的MBBS项目教育质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突破MBBS项目教育困境,提高MBBS项目教育质量,完成从“中国制造医生”跨越到“中国创造医生”,最终实现“中国智造医生”的目标,对于树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品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