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霞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本教学法时,教师要发挥专业智慧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策略,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法,学生才能够从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生本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共同研究讨论和预习教学(前置小研究)等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思考,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创设“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达到“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调动数学课堂的感染力。情感具有感染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悉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环扣一环的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产生对数学的亲密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历、发现、提出、探究、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运用小学数学生本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先找寻一些相关联的知识点教学问题,然后在前置小研究中摘取一些数学问题,接着再利用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开展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些数学问题,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将数学思维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开发出来。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我摘取出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图形运动特点,掌握图形运动知识。在独立思考图形运动的数学问题中,学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旋转、轴对称等知识点。在前置小研究中摘取数学重点问题开展思维教学能够有效的让学生理解学习的知识重难点,小学生也能够提高解决图形运动问题的能力,在今后遇到图形运动问题时会产生印象,快速解答图形运动问题,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和效率。
为提高生本教学方法的教学效率,在课堂中顺利开展生本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需做好课前预习安排。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前置小研究,让学生先完成前置小研究的知识点,懂得哪些是这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重难点。在通过预习完成前置小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准备,从而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运算律”一课教学中,我提前将准备好的前置小研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开展预习。在预习中,让学生列出不懂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开展前置小研究教学中,将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详细讲解。把整个数学单元中学生遇到的预习问题摘取出来,在最后复习教学中着重讲解一遍,加深学生印象。可见,生本教学法的前置小研究预习教学是重要的,在开展生本教学时教师应做好预习教学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做好前置小研究学习准备。
在用生本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前置小研究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设立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得到加强。“实践出真知”,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数学学习材料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动手操作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学具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通过操作,借助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进一步理清思路、澄清认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为学生架起一座动手操作的桥梁。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发现规律。例如在教“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给每个学习小组发布一个数学前置小研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前置小研究数学问题中,存在很多有深度的数学知识,我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讨论,喧染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们积极和激烈的讨论中,交流学习方法,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在教小学生数学知识时,教师应该把数学教育和生活教育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开展生本教学,让学生懂得结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懂得利用数学知识。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学中,我结合一些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在天气预报中搜集数学信息,根据天气预报获取有用信息,指导学生把收集到的天气预报信息利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再做进一步研究分析,在分析中判断这个地区的天气情况。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引用的是生活中的实例,并在前置小研究中提出数学问题,所以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讨论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学会利用生活实例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是教学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是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采取相应教学措施,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生本教学法,可让小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具备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深刻的教学研究,探索适合的生本教学法,保证生本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发挥作用,让小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前置小研究学习方法。数学教学中,要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方法,而且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多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获取过程,体验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情感,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