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赋形
——评《中国美学经典》

2019-01-30 08:54周军伟
美育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献学史料美学

张法主编的《中国美学经典》(七卷)在世界美学和中国美学正历转折的当下,重审传统,构造出新的中国美学史学科资料体。其特点有三:

第一,在世界美学流变的大格局中,寻求中国美学的价值,重回中国美学理论形态生发的历史现场,把美学资料体架构的领域从美学扩展到了哲学、宗教、制度文化、天下观念、生活形态,从纯粹美扩展到了美之所从来、美之所从变、美之何所处、美之何所态。变削足适履式的中国美学书写为书写中国美学的本然形态,呈现和突显了中国美学本有的理论形态、言说方式、内容架构、价值观念。为如其本然地理解体验中国美学敞开了道路。

第二,选取原典,进行时代赋形。中华美学精神并不直接处于理论空间唾手可得之处,而日用不知地弥散于美学的实然形态内,需要研究者以理论之高和体验之深向历史发问,寻求古人真意。选编者意识到,选本有多大价值,在于其所选是否满足时代需要。提问者有怎样的时代自觉,所达到时代性就有多高。本书所选呈现了域内族群如何建构中华审美理论话语空间、域外文化如何参与中华审美理论话语空间的变化与革新。选本以朝廷美学、天下观念、哲学美学、宗教美学、文艺美学、建筑园林美学、日常生活美学为结构,以儒道释为核心,加上其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在古代的互动,呈现了更为广阔的古代美学图景。

第三,融通美学、美学史、美学史料的学科建设意识。自美学进入中国现代学术体系至今,从学术生产数量看,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料的多寡极不均衡。与蔚为大观的文献学、训诂学比,中国美学史料研究尚处于辨析古代文献的美学性质、构造美学资料体的阶段。美学史与史料体的不平衡,影响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与成熟。选编者一方面对美学、美学史、美学史料三者关系有自觉意识,为建构美学资料体的新范式建立了重要的文献学基础;另一方面,又以鲜明的文献学、史料学、诠释学意识,揭示了中国美学学科体系的薄弱环节,并以自身的研究与努力,切实地推动着当代美学向更全面、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在美学全球流变的大格局和美学当代转型的大革新视野下,《中国美学经典》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对中国美学经典进行选编,文献涵盖中国古代审美的道与器、内与外、理论话语与现实形态,执其大而不遗其小,明其神而不遗其貌,居其中而不遗其邻,勾画出中华美学的实存领域,展现出中华美学精神的宏观格局与理论创构形态,是当代中国美学与古典中国美学对话的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文献学史料美学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盘中的意式美学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外婆的美学
史料二则
张舜徽先生对中国文献学的几点主要贡献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