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古典舞的价值依托中国文化背景

2019-01-29 08:18梅雅娟
牡丹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律古典舞阴阳

梅雅娟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下隐藏的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天地自然和宇宙的哲学思想理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延续的突出表现,作为一种变相的文化传承媒介,至今仍发挥作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不仅是艺术化身体,更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人们要审其形态,感其韵味,读其文化,更好地发展中国古典舞。

一、中国古典舞中的文化解讀

中国古典舞作为当下中国舞蹈活跃度和认知度较高的舞种,因其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度、动静相兼的动态感、内外呼吸和韵律的表达等特点深受推崇,这些特征不是凭空臆造,在这些相对风格性明显的动态后,是中国多种文化的碰撞交织的结果。想要对中国古典舞形态成像以及动态样式深度理解,人们必须对其背后的文化进行深究。

(一)阴阳动律

“阴阳”简单说是一种对比、对称的关系,它源于中国古代先祖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所产生的自然观,经哲学思想而统一成“阴阳”的概念。天地、日月、寒暑、男女等都是这种“阴阳”思想的来源。对于阴阳,《周易》做了系统的介绍,认为天地万物均以阴阳共生共存,而阴阳各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及阳有刚的性质,趋向于动;阴具有柔的性质,趋向于静,两者还相互作用引发事物变化,即“刚柔相推引发变化”,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各种文化形态。

中国古典舞也受到了“阴阳”观念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动作中阴阳动律的存在和转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这种对比感表现在中国古典舞舞蹈语汇、构图、节奏的反差上,达到时间、空间、幅度、力度等方面的视觉和感觉上的对比感。中国古典舞讲究刚柔、快慢、长短、动静、虚实、松紧等要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这就是“阴阳动律”的最直接表现,其文化底蕴是以中国传统的阴阳宇宙观为基础形成的。

中国古典舞课堂训练组合中,准备动作的运动体现着对称关系中的“逆起”,先从相反开始,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吐先吸、欲高先低。在预备动作中,从叉腰手或者背手,到山膀的位置,从动作的动态上讲,这是两个相对直立和阳刚的姿态,在其中的过渡,人们需要经过沉吐、含躯的运动形式,它是相对柔和弯曲的形态,跟准备动作以及山膀的直立刚硬形成了某种对比,也体现了“逆起”的关系。“风火轮”这一舞蹈动作整体上表现为展胸和伸长,是相对“大而开、展而立”的动作形式,在此前的预备动作是屈膝、侧身含胸、吐气收缩,形成一种整体“团缩”的形态,在此基础上经过吸气拉长延展等一系列因素,最终展现出大开大合、开合相容的运作动律。这些组合中无疑都透露着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阴阳”,是强烈的中国文化象征。

(二)“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

“圆流周转”是中国先民对宇宙与自身关系的一种认识,认为事物之间是有关系和能量的,认为万事万物相互克制、不断循环。这种思想据说源于先天八卦,在此基础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也影响着舞蹈这种身体文化。另外,中国古典舞还吸收了太极和武术的精华,太极和武术都是讲究“圆”结构的文化,以身体为轴心进行螺旋运动。

中国古典舞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讲究“圆”,被称为“画圆艺术”,中国古典舞的“圆”多指在动作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圆”的呈现和运动,体现在动态圆和静态圆两方面。如果是静态的造型,圆往往是指动作造型的基本姿态或轮廓。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山膀、托掌与按掌、双手提襟等动作,都具有这样的文化形态。这些动作虽然本身不一定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却在视觉感上提供了一些圆的轮廓和动势,形成一种静止圆的视觉意义。动态圆可以说伴随着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而呈现,技术技巧里面的各种圆、身韵流动中的圆,是平面圆、立体圆等各种圆的综合体。在中国古典舞的各种旋转技巧中,动态圆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踏步翻身中,双臂和头旋转所画的圆、身体以腰为轴心画的圆,都体现着这种“圆”思想。

(三)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价值

当前的中国古典舞是融合戏曲、武术、芭蕾等形式而成,可以说是一种古文化和现代审美的结合体,它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又有当下精神审美的时代感,它是古代舞蹈文化的再现,尤其中国古典舞中的汉唐体系训练,更是模仿汉画像的形态而来,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负载和历史厚重感,它是当下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媒介与手段。人们在我国当前的优秀作品中不难看出古典舞的根基所在。

《爱莲说》是以自然界中“莲花”的形态赋予了人的情感而创作的舞蹈作品,用来象征中国女性的婀娜多姿之美以及某种莲花的“纯净”品质。其中,最经典的静态造型呈现出一种“荷花绽开”的静止造型,它是整个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静态造型,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造型创作的巧妙,更在于“静由动衬”的运用,前面一系列的快速、流畅的动作衬托,使得这一静态造型在动中悄然呈现,体现的就是一种动静相兼的阴阳动律。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文化象征的里程碑,它是东方舞蹈的代表之一。上升到世界文化中,中国古典舞也能受到推崇和认同,不仅仅是其内涵丰富更是其背后的文化根基。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古老文化内涵深刻的象征,是中国古老思想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的审美趋向,主要是在“圆”和“阴阳”动律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姿态、路线、方向的运动,较为典型的特征是刚柔并济和抑扬顿挫,用“阴阳”去画各种“圆”。

(一)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在动作力度上的最好体现,“刚”在动作结构上强调力的硬、紧、快,形成一种强而有力的感觉,中国古典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刚”的最好体现。“柔”则讲究力上的软和松,从而展现一种轻松柔和的状态,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更多地体现着一种柔美。但在中国古典舞中,两者往往相伴而行,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以柔去展现刚、以刚去衬托柔。

在课堂古典舞基训中,关于预备动作,人们需要从背手、叉腰动作过渡到上膀的位置,在旁平位到位的基础上,经身体内在发力经过臂膀,一直延伸到手腕,在提腕的基础上快速强硬发力推腕,最终呈现山膀动作,整套动作运作,有刚有柔。另外,开度较大、延伸拉长的舞姿也体现了一种“刚”的美。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探海”“踹燕”姿态,都是身体张力到最大姿态,体现着一种线条刚硬的感觉。内含收缩、线条弯曲过多的舞姿则体现了一种“柔”的美,以身体卸力或者进行曲的动作,绵延悠长,典型的动作形态就是各种小舞姿造型,如“小舞花”,手腕的发力盘旋以及手掌拈花的姿态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种柔美的外形。

(二)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是指某种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有度,跌宕起伏感。表现在中国古典舞中,它是指节奏起伏变化、身体空间的变化、动作幅度大小的变化等,它体现着中国古典舞文化中的“阴阳”对比关系。

(三)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强的风格性表现,其形态上的“横拧圆曲”,动势上的抑扬顿挫、阴阳动律、刚柔并济,如滔滔江河又如涓涓细流,注重身体营造意境和以舞化人,女性婀娜娇姿、男性阳刚霸气,但都似天上云、地下河,源源不断带给人韵味的流转,其“形神韵气心”的共同运作,仿佛气息带动着身形在一动一静之间辗转流动,带入了某种“气”的世界。

中国古典舞之所以流传至今且成为人们赞不绝口的艺术之一,亦有很多独到之处。舞蹈作品《点绛唇》中,舞蹈演员背身坐于椅子上,腰部向旁弯曲,呈现一种“柔”美。女演员回头照镜子,脚下膝盖微微弯曲,脚背绷直,而腰则保持直立,手臂动作收回,手指轻轻点向嘴唇,整个姿态就有撑直的刚硬,又有弯曲的柔美。在点完唇以后,人物形象仿佛沉醉,含胸、含头,沉迷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经过一段类似于双晃手的动作后,发展到了一个类似于劈叉后仰的姿态,这种含胸、双晃手的动作相对“柔”美,而后仰劈叉这一造型则相对“刚硬”。

中国古典舞经典作品《黄河》体现的是一种意象的形象,即黄河的精神,整部作品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去刻画黄河的奔腾,古典舞本身的抑扬顿挫也将这种奔腾具化到每个舞蹈演员上。当演员团缩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状态时,出现了身体波浪的动作,这是在模仿黄河奔流的感觉,脚下、身体配合形成“佝偻”的形象,脚下向后踏步,后背在弯曲到最大极限时,又发力撑直,身体自然又向后仰,大臂经大臂带向后拉,这样反反复复地进行身体的波浪运动,其核心就是中国古典舞的“阴阳”动律对比关系。欲放先含、欲含经放,形成了抑扬顿挫的前后起伏。中国古典舞细腻圆润、阳刚与阴柔并济、情和景相互交融、技巧与艺术相互结合的美学特色带给人无限的审美体验。

三、中国古典舞的训价值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審美价值,这种审美特征是需要长期训练加持的,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体系可谓是吸百家之长丰富自己。

(一)身体技艺的训练

首先,解决了身体语言的局限。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技艺要求较高的舞蹈艺术,可谓是“技与艺”统一的舞蹈门类,其中不仅要求身体的柔韧度和软开度,还要各种身体力量的高超。如果没有柔韧度和软开度,表达出来的身体语言就会磕磕碰碰、有棱有角,尤其中国古典舞讲究流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中还有各种腿功、腰功、各种跳转翻的高难度技巧的要求,它们都是组成中国古典舞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国古典舞的训练着实解决了人体自然形态的约束和限制,更大地开发了身体语言表达的潜力。在作品《逼上梁山》中,舞蹈演员有大量的弹跳以及翻的技术技巧,尤其高潮部分,舞蹈动作张弛有力、节奏较快,身体转换频繁跨度较大,不断地跌倒爬起,凸显了舞蹈演员良好的身体能力,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训练价值的最好体现。

(二)形神的训练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艺术,更是形神兼备的艺术。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形象多是复杂心理的人物形象,不仅要求对其形态的刻画,更要求对其神的表现。这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过程。中国古典舞在训练的过程中讲究“身法”,一犟一笑都是由内而产生,尤其古典舞身韵在眼神和“精、气”方面的训练,增添了艺术神韵,所刻画的舞蹈形象也将是骨肉齐全的完整体。例如组合“双晃手”,从预备动作吐气含,到吸气晃动,在整个身体吸吐的过程中,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手,眼神追随手是中国古典舞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表达神韵的重要途径。经典的舞蹈作品《扇舞丹青》在形神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它以身体化为“笔”,配合道具“扇”尽情地挥毫泼墨,演员就是在用外在形和内在的神进行统一共振,极具写意性。

(三)心、意、气的训练

中国古典舞讲究呼吸的发力,呼吸贯穿于始终,人们经常听到“气沉丹田、以气带动”,做到不憋气、呼吸顺畅。所以,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有效地解决了呼吸的问题,在单一的训练中去训练呼吸,同时还结合手眼身法步进行统一训练,体现更好的神韵,以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和”的目的。“提沉”的训练讲究脊椎的圆曲运动,主力是通过身体的吐纳寻找一种内在身体的无线伸长和收缩意境,最大化地感受某种意象。

四、结论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下隐藏的是中国先民对于天地自然和宇宙的哲学思想理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延续的突出表现,它作为一种变相的文化传承媒介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中国古典舞是古代思想在当下展现的外衣,虽然这种外衣进行了精装打扮,更具美学特征,但精髓之火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浓缩后的再次复燃。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不仅是艺术化身体,满足舞蹈对于美的追求,更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有力象征,它的舞动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欣赏,更向人们张扬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当前,人们必须审其形态,感其韵味,读其文化,更好地发展中国古典舞。

猜你喜欢
动律古典舞阴阳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评《Smoke》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