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南京乡村文化旅游空间演变探究①——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2019-01-29 03:13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王丽娜
中国商论 2019年14期
关键词:江宁区江宁田园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王丽娜

在新时代南京后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南京乡村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业和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在城镇化和旅游业联动效应下通过打破乡村原有封闭结构,不断促进南京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演变升级。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共同目标之一。

江宁区毗邻南京主城区东南部,区域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自2000年撤县设区以来,在南京城市拓展中抓住发展机遇,逐渐从传统郊县变成了大都市边缘的新市区,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后城镇化。江宁区依托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较早探索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的典型区域,具有个案研究的典型性。

1 江宁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基础与概况

江宁区东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溧水区毗连,西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西邻长江,与南京市浦口区隔江相望,从西、南、东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距离市中心仅7公里,与南京市区城乡资源流动更直接,功能互补更明显。

多样地貌是乡村文化旅游特色空间塑造的重要基础。江宁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境内有大小山丘400个,山林、水库、村庄等点缀其中;境内水网密布,外秦淮河纵贯江宁南北,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牧龙河等在境内蜿蜒,百家湖、杨柳湖、南山湖、甘泉湖等湖泊众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山水田园为江宁乡村增添魅力。

江宁是“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交融之地,史“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地域文化具有多样化特点,既有历史文化深厚的老街、集镇、传统村落,又有独具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以及丰富民间技艺、民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

2 江宁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历程

2.1 第一阶段: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阶段

江宁自2011年起开始启动建设美丽乡村,完成了石塘竹海等五个首批示范村规划建设,被称为“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打造还主要是从乡村环境整治为出发点,后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评委“中国十大美丽乡村”,随后又打造了以“黄龙岘”“汤家家”为代表的第二代美丽乡村。其在此基础上,开发创建了以“公塘村”“石地水乡”为代表的第三代美丽乡村;以“新塘村”“插花村”为代表的第四代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村庄环境整治,对乡村特质的挖掘、村庄活力的激发和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

2.2 第二阶段:串联文化要素纳入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

西部生态旅游道路建设遵循“以点窜线、以线带面”的原则,综合考虑该片区内村庄资源,包括旅游、人文、自然景观等多种要素,将沿线景点、金花村、示范村、驿站、水库等串联起来,形成“一环两射”的道路结构,不仅方便了村民及旅客的通行,还为途径绿道的旅客呈现出了一条“显山露水见乡愁”的美丽乡村景观带。

2.3 第三阶段:提炼文化要素融入全域大景区建设

随着江宁美丽乡村的不断发展,乡村空间的价值持续增长,大量资源要素持续向乡村地区扩散。全域旅游阶段结合乡村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建设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养老等系列休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发展项目,并逐渐发展成“六大集聚区”。如以大塘金村为基础开发的大塘金香草小镇、以苏家村为基础开发的“乡伴苏家”民俗文旅项目,以黄龙岘村茶文化村为龙头的民宿群,以及牛首山宗教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绵延一百多公里的乡村绿道将这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富有活力的乡村串联起来,基本建成了连接山水文化精华的休闲旅游经济带,形成了全域大景区概貌。

2.4 第四阶段:营造文化氛围支撑特色田园综合体开发

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标志着江宁乡村文化旅游以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向特色化建设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针对乡村产业精度不够、文化旅游彰显不足、农户参与度不高、田园意境缺乏等问题,全面梳理江宁山水地貌、乡村资源、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等,将全区划定为3个特色片区,即东部山林田园、中部水乡田园、西部阡陌休闲田园;并对产业业态、设施建设相对集中且地理环境关联性强的,归并组合成20个田园组团。

在以上四个阶段的总体旅游规划中,江宁区因地制宜,从最初改善民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到特色田园综合体开发,逐步意识到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并对乡土进行了修缮、挖掘、保护和传承。

3 江宁区乡村文化旅游四大类型

通过对以上江宁乡村文化旅游的纵线概括,梳理出江宁乡村文化旅游四大类型。

(1)古建遗址依托型。如佘村被誉为“金陵古风第一村”,拥有潘氏住宅、潘氏宗祠等众多古迹。潘氏住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由3大宅院组成,占地约2200平方米,有“佘村九十九间半”“南京最美砖雕门套”等美誉。石塘人家的王氏祠堂曾毁于大火,目前正在复建过程中,占地近千平方米,采用古典园林式风格,向游客展示王氏家族千百年来的事迹,让游客更详尽了解到这个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2)产业文化依托型。黄龙岘茶文化村是江宁建设美丽乡村的范本之一,在创建过程中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致力文旅融合,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力家园。

方案一:给爷爷做的小台灯利用了家里报废的旧台灯做外壳,将内部的零件都拆掉。在灯罩内用硬纸板固定两排并联的led灯泡用来照明。led灯泡亮度高,省电。将导线从支撑杆内连到底座里。底座里面固定废弃的手机电池,电池串联开关、二极管2后再和led灯连在一起。二极管2是用来分压的,大约分掉0.7V。没有二极管2,手机电池电压为3.7 V,led灯泡电压3.0V左右,led会很快烧掉。太阳能电池板是两块串联使用,连接二极管1后直接接到电池正负极上就行了。太阳能电池板用线固定在底座和支撑杆之间。图2和图3是给爷爷做的台灯的正面和背面照片。

(3)田园文化依托型。田园文化主要是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周边市民提供短途休闲游。如江宁中前村的百亩香樟大树园、香草小镇大塘金薰衣草庄园等逐步被打造成旅游田园旅游圣地。

(4)民俗文化创新 型。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习俗等吸引游客。曹村社区有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高台狮子舞,作为江苏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铜山高台狮子舞已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这些年来由于后备人才缺乏、经费问题等原因,演出断断续续,接下来社区将重新组建队伍,为游客献上精彩的演出。其他如以苏家村为基础的“乡伴苏家”民俗文旅文创综合项目等。

这四种类型代表了江宁现阶段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典型类型,是江宁区因地制宜开展更为精准的差异化的营建与发展的探索。

4 江宁区乡村文化旅游空间演变路径及特点

以古建筑、遗址、节庆民俗等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加剧了乡村空间重构,而且通过乡村空间功能置换、特色空间营造和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促使乡村内部空间结构转化。

(1)在地理规划上,从农耕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空间”转化为以农耕文化为载体的“旅游空间”。

江宁本是农业大县,近10年文化休闲旅游才成为火热产业。江宁境内有丘陵高岗、水系丰沛,又有沿河平原,是典型的农业生产空间。然而乡村旅游开发,不仅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和乡村—城镇二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乡村格局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开发双重影响下,乡村地域功能逐渐在改变,正逐逐渐从农业生产空间、村庄聚落空间、田园自然空间等向文化旅游空间转变。

江宁乡村通过“村庄—组团—片区”三个维度的空间层次,深挖村庄本体文化价值,探索村庄异质性,并从传统文化、文物古迹、民风乡俗等方面挖掘产品内涵、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文化传承内生动力,使文化旅游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

(2)在空间布局上,从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转化为特色乡土文化空间营造。

如正在重点建设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佘村,为了提升人文内涵,消解快速旅游开发导致的经典同质化,佘村结合历史传说、演义故事开始着力挖掘、修缮古建筑,新建村史馆,并深度挖潜、系统整理“九十九间半”“潘氏宗祠”的谱系脉络。游客通过村史馆可以深入了解这处建于明朝末年的苏派大宅,在建筑风格上是徽派建筑和南京特色的综合,而从建筑风格的融合亦可体会地域文化的交融。

(3)在空间效应上,从以开发区为驱动的城镇化模式到以郊区化为驱动的城镇化模式,转化为以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为驱动的城镇化新模式。

江宁区经历了工业产业园导向的开发区驱动城镇化阶段和以村镇郊区化为驱动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后,转型至以旅游开发为抓手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江宁区近十年来的乡村旅游开发使得乡村文化空间在不断发生转变与重构:有的乡村向城镇化演变,有的乡村向田园村落发展;有的乡村外部呈现扩张态势而内部又有空虚化趋势;有的乡村则开始衰退、消亡,这说明乡村空间演变存在多种不同的情景。

5 结语

以江宁区为代表的南京乡村文化旅游开发,随着美丽乡村的逐步覆盖,有效促进了南京乡村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的互动,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演变、空间生产及空间共享优化。乡村旅游开发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抓手,随着旅游经济的导入,正迅速改变乡村文化所根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在城镇化与旅游开发双重影响下的乡村文化旅游空间,也出现了同质化、商业化,乡村性不断消失等问题。因此,关注旅游空间生产演变下,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村文化、维护乡村文化多样性、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江宁区江宁田园
刘江宁作品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让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生根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科技教育掠影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南京市江宁区不同稻作方式调查与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