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

2019-01-29 21:45陈学凤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政文化学生

陈学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1]。讲好中国故事是高职思政课增强亲和力、走向学生、走近学生内心的关键一步,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讲什么故事和怎样讲故事的问题,前者是指讲故事的内容,好故事的核心是内容为王,故事的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决定了思政课理论知识传递的广度,后者是讲故事的方法方式,决定了思政课能否吸引、感染广大学生,决定了思政课理论知识传递的温度和深度。只有选择恰当的讲好中国故事路径,才有效增强思政课理论知识传递的广度、温度和深度。

一、精选故事内容、增强思政课的广度

(一)中国文化故事

中国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灵魂,是其最根本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源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中国文化故事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革命文化故事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3]。”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好“孔子韦编三绝、李清照填词、天人合一、儒家‘五常’”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故事,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价值目标等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小故事里,以小见大,更能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坚守感,使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百年的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4]。高职思政课教学,讲好“新文化运动、红船精神、两万五千里长征”等真实的革命文化故事和“滴水穿石、航天追梦、守岛32年”等鲜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更能让学生了解那段用血与火镕铸的历史,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创造的新经济和新政治,激发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上升为文化自信。

(二)中国道路故事

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5],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讲述中国老百姓参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的故事,比如深圳速度、温州模式、中国硅谷中关村和经济特区等成功实践和典型事例。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呈现动能减弱、增速放缓态势,形势扑朔迷离,市场信心不稳[6],在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变数、不确定性在增加的今天,这些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这些故事契合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诉求,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中国道路故事是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基础,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真实具体的故事,通过理论和故事的结合,既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所发生的一切,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热爱国家,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又能向学生正确传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等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增强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和认同。

(三)中国制度故事

制度是保障。好的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高效管用。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倒逼中国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体制、科技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生态文明体制、国家监察体制、司法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体制机制等多领域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成果显著,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中国、从严治党、辽宁号航空母舰、“一带一路”倡议、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还有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彰显了中国逐渐强起来的坚定步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好这些制度完善、改革成果显著的故事,比如:老渔村的“智慧云”——最早的“万元户村”渔民村、苏州工业园区:改革开放“试验田”跑出发展加速度、马钢集团“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等一个个情节迥异、积极励志、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充分反映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的发展模式、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发展目的等等,汇聚成了新时代中国的梦想,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二、善用表达技巧、增强思政课的温度

(一)用真实的语言引发共鸣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阐述和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从内心真正认同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四个自信”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所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注重原汁原味,做到有理有据,要对故事的历史背景、相关数据、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响等相关资料进行仔细整理,将故事背后那些充满人文精神和情怀的东西讲给学生听。以故事的真实性来反映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成就,这样会增强中国故事本身的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说服力,还能激励学生的斗志。比如,在讲“信仰的力量”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宣读教材,会很空洞乏力,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如果结合革命战争年代,讲述“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氏宗亲烈士2050人”等无数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真实故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共产党人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勇于献身的真实事迹,就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可见,事实胜于雄辩,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讲一些真实的故事、具体的数据、确定的时间节点等,能让思政课变得“平易近人”,更具有说服力,它能在讲述者和倾听者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这种共鸣胜过空洞无物的说教,能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这就是真实的语言的魅力。

(二)用悬念的语言激发兴趣

有悬念,有冲突,才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进入到故事中来。许多老师在讲故事时语言过于于四平八稳,以致于悬念变得很小,冲突也很小。思政课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关注点在哪,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立场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悬念。用问题设置悬念,不说问题的答案,反而是围绕问题对故事细节或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描述,进而推动故事发展,扩大故事的张力,持续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期待感,有时“拐弯抹角”反而比“开门见山”更加迷人。比如,在讲理想与信念时,先用问题“日本人解剖完杨靖宇的尸体后,毒死妻女自杀了,遗书震动日本,为什么?”设置悬念,然后讲述杨靖宇烈士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会主动思考,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无数革命先烈不惜流血牺牲,为的就是一个理想,靠的就是一种信念,才会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这种问题悬念的设置,可以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三)用寓意的语言易于接受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思政课的理论性学习[7]。高职思政课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讲故事是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有的老师过于依赖故事内容,用整堂课的时间来讲故事,缺少理论知识的讲解,把思政课堂变成了故事会,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故事是“盐”,理论知识是“汤”,盐多了,汤就太咸了,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讲故事的“度”,在具体的教学中合理设计运用好中国故事,挖掘故事的内在价值,使盐恰当地融入到汤里,实现理论和价值的真实演绎,让学生从故事中吸收养分,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风格中最鲜明的特色是简明扼要却又寓意深远,他用“两不愁三保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目标实现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做了简洁、精练的概括,这样的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记住和传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习习总书记的这种语言表达,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精选故事内容,学会用精炼且有寓意的语言来讲故事,把握好讲故事的“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能够接受认同故事所要阐述的较为深奥晦涩的理论知识,并能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创新呈现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深度

(一)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画面感”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12亿[8]。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网络终端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就必然要充分运用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传播等新媒体新技术,突破故事单一的文字表达,丰富画面语言,直接将画面抛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能一下击中学生的内心,易于开展话题讨论,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故事的认同。高职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故事吸引力,主动探索思政课在在线课程建设,可以将故事的主要内容制作成word文档、课件上传到在线课程平台供学生下载,也可以将故事的相关短视频放到在线课程网页共享或在课堂上穿插播放;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与故事相关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评论文章等资料信息,充分发挥故事的价值,实现移动互动教学,提升网络思政引导力,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同。比如,在讲解“中国精神之爱国主义的内涵”理论时,可以讲解“重读抗战家书”的故事,挖掘抗日英雄的家书,采用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多种呈现方式,增强故事的立体感,这样实现了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阐释“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参与感”

传统的思政课堂往往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使得故事的表现力欠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这就会造成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不足或者理解产生偏差。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学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来讲故事和感悟,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思政教师主要起“导向”的作用,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教练员的角色,教给学生收集整理故事相关资料的方法和讲故事的技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情景、设置合适的问题,不断鼓励他们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扮演提问者和讨论主持人角色,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去思考,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为讨论主持人的思政课教师在讨论中起观察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把控课堂讨论全过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思政课堂“活”起来,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

(三)开展多形式实践活动深化“认同感”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讲好中国故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是学生切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重要路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调研,指导学生组队围绕课程知识点和社会热点设置专题,开展相关调研活动、收集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参观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中国的发展足迹地等,倾听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心声,挖掘史料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镜头记录下相关资料;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技术知识, 围绕“精准扶贫、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成就”等组织学生成立专项实践团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深入校园、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学习体验、主题宣讲、文艺汇演等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学生服务基层建设、投身社会公益、弘扬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深化学生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的强烈认同感,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思政文化学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