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单胜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酒的历史十分悠久,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可谓与古代的传统文化发展相伴而生,且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医药息息相关。《汉书g食货志》有云:“酒,百药之长”,因此,酒作为中医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传统酒文化。
“酒文化”这一词最早由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所提出,这代表着酒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而是已经升级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象征,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内容[1]。关于酒及酒文化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中医学重要典籍《黄帝内经》中便提到了一种药酒“醪醴”的制作及药用价值:“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人文初祖黄帝被认为是酒的制造者,且以酒治病,这便使酒从起源上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
仪狄造酒一说最初见于《战国策》一书:“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2]。此外杜康造酒一说在民间很有群众基础,曹操名诗《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因此人们常常认为杜康是酿酒的始祖[3]。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g巾部》中也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最初酒是随着我们的祖先农耕文明的发展,粮食出现剩余,长时间堆积自然发酵而成,晋朝的《酒诰》云:“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酒应不属于某一个人的创造,酒的发明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2]。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成熟,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之后便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汉书》云:“百礼之会,非酒不行”,故而饮酒的礼仪文化也开始酝酿发展[4]。酒礼及其与中医药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1 酒与祭祀之礼及中医药
《尚书》中提到的周公旦颁布的《酒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禁酒令,其中明确指出:“无彝酒,饮惟祀,德将无醉”,证明古人认为造酒是为祭祀天地神明、祖先宗庙之用,并严禁百姓随意饮酒。《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作为一国之中唯二的大事,“饮惟祀”便赋予酒在祭祀之礼中的重要意义。而古代有“医巫同源”之说,“医”字古作“毉”,《说文解字》曰:“古者,巫彭初作医”。上古之时以巫的祭祀、卜祝手段驱赶病魔,因此酒与祭祀之礼及中医药之间便以这种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2.1.2 酒与节庆饮宴之礼及中医药
无论古今,节庆饮宴都离不开酒的身影,酒在这些重大的时日便化作了礼仪的载体,古人有元旦的椒柏酒,上巳节的“曲水流觞”酒,端午节的菖蒲酒、雄黄酒,重阳节的菊花酒、茱萸酒等等[5],这些都成为了酒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特殊的酒也都与中医药密不可分,其中的菖蒲、雄黄、菊花、茱萸等都是常用的中药,从而赋予这些酒以驱邪除疾的药用价值。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以醴礼宾曰醴宾,醴,酒一宿孰也”,《礼记》曰:“无酒无以成礼”,醴作为一种甜酒,是礼的载体,用来礼敬宾客的;《汉书g公孙弘传》:“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礼是用来区分长幼、尊卑的,而“尊”本身就是一种酒器的名称[6]。
对于古代文人,作诗文必有酒助兴,饮酒必以诗文抒情,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这种“诗酒文化”在古代文人中普遍存在,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当代诗人余光中《寻李白》盛赞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为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古代“诗酒文化”的典型便是代表魏晋风度的“竹林七贤”与代表盛唐气象的“饮中八仙”,两者都体现出了文人在饮酒的过程中达到的狂放与超脱的境界。
而古代文人亦多精通中医药,因此有了“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俗语。文人施展抱负,为官造福万民的理想与医生治病救人的思想具有共通性,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同时精通医药、喜好饮酒、工于诗文的文人不胜枚举,宋代文豪苏东坡,明末清初名士傅青主便是其中代表。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汤液醪醴论》一篇,专述了皇帝与歧伯探讨汤液醪醴的制备及药用,这其中的“醪醴”便是酒的一种类型,因此黄帝被认为是酒的重要发明者。而“黄老之学”(黄帝、老子)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可见从酒的角度看,道家文化与中医药渊源甚深。饮酒之后的言行举止常常更洒脱不羁、源于本心,这与道家所要达到的道法自然、回归本真的境界相似[7]。《庄子g达生》一篇中甚至提出了“醉者神全”的哲学理念:“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也不知也,醉也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胸中。”醉酒者的精神与自然高度统一,到达物我两忘的境界,因而坠车而不致死[8]。道家修行者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通过炼制、服食丹药达到健体强身乃至长生不死的境界,这其中便离不开中药与酒,后世道家不少人物皆是嗜酒之人,如吕洞宾、张三丰等,而中医学界也有不少著名的道士,如葛洪、陶弘景等。
2.4.1 酒德与中医药
古人虽多好饮酒者,却也强调应该具有“节饮”的酒德,杯中之物虽美,总以不致迷乱心智、伤身败德为度[9]。这种酒德观念体现在孔子所谓:“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g乡党》)以及《礼记g玉藻》中所谓的“三爵之礼”:“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
这种“节饮”的酒德在中医界也有体现,中医学虽以酒入药,但仍强调应该适量饮酒,若饮酒失宜或饮酒过度则可致病,此谓“酒伤”,相当于现代的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如清朝黄锦芳在《本草求真》中言饮酒“若恣饮不节,则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湿热生病。殆不堪言”。
2.4.2 酒伤的中医药治疗
基于过饮为害的认识,中医自古以来便有许多用来解酒和治疗酒伤的方药,如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道:“莱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椇子煎浓汤灌……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更是创立了解酒名方葛花解酲汤,达到化酒祛湿,温中和胃的功效,用以治疗饮酒过度,湿伤脾胃之证[10]。
《汉书g食货志》有:“酒,百药之长”之说。现在的“医”字古作“醫”,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醫,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传统中医药认为酒性辛热,为水谷之精华,能够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助长药势。西晋《博物志》曾载:“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认为饮酒者因酒得以抵御“晨雾之邪”而不致病[11]。上述说法皆表明了酒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作为百药之长的酒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1 中药炮制
自古以来,中药的炮制加工方法中酒炙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酒炙是指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酒拌抄的一种炮制方法。通过酒炙可以达到大致三种目的:一、改变药性,引药上行,酒炙能够改变药物的苦寒下行之势,起到缓和寒性,免伤脾胃及引药上行的目的,如酒炙大黄、黄柏等;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酒能够增加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从而助长药效,酒本身也有活血通络之效,例如酒炙当归、川芎等;三、矫味去腥,对于某些气味浓烈的动物类药,酒炙之后可以减轻其腥臭气味,如酒炙紫河车、乌梢蛇等。
2.5.2 药酒
药酒通常是将中药以黄酒或白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滓取液,其中供内服者可起到补虚强壮或祛风通络的药效,供外用者可起到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的作用。如清宫佳酿夜合枝酒,以合欢枝、桑枝、柏枝、石榴枝、槐枝、糯米、黑豆等酿成药酒,用以治疗中风挛缩[12]。
2.5.3 以酒入方剂
中药方剂中也常常以酒入药,有需以酒入汤剂煎煮者,以酒调服、送服方药者或以酒调外用敷贴者,从而达到引药入经、助长药势,活血通络止痛,温经散寒祛湿等目的。如治疗阳证疮疡初起的仙方活命饮煎服需以“水酒各半煎服”,以酒通瘀且助药力;张仲景的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酒入药,达到散寒通阳宣痹的作用;治疗跌打损伤的七厘散则需以酒调之后内服或外敷患处,以助活血通经止痛之力[13]。
中医自古便认识到酒的两面性,即同时作为百药之长及伤身之物,这种认识深深影响了我国的传统酒文化:一方面认为酒有无穷妙用,儒家用于祭祀、节庆饮宴之礼,文人用以催发诗情文思,道家用以炼制丹药、修仙了道,医家用以入药,强身延年、治病救人;与此同时,酒作为过饮伤身之物,促使人们提出“节饮”为核心的酒德观念以及产生了各种“酒伤”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对于饮酒伤身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研究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在传统酒文化及中医药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需要正确认识到酒的利与弊,从而更好地将酒文化与中医药发扬光大,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