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便秘的中医论治

2019-01-29 17:36:57杨安民王拥军熊艳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方五脏肝气

杨安民 王拥军 熊艳鸿

(重庆市酉阳县中医院肛肠科,重庆 酉阳 409800)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1-4],且患病率随增龄增加[5]。以社区为基础的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便秘总体患病率为3%~1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5%~20%[6],84岁及以上可达 20.0%~37.3%[1-2,4,6],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 80%[2,4,7-8]。慢性便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7,9],耗费了大量的医疗经费[10-11],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难题[5]。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对老年人慢性便秘疾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获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总结如下。

1 虚者补之 以补为通

便秘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肺肝肾密切相关,“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魄门的启闭依赖于五脏的调节,废物的排泄与五脏均有关系。肺的宣发肃降、肝气的调畅,脾胃的升降,肾阳气的盛衰皆影响大肠的传输功能。在临床上治疗,需与肺肝脾肾紧密的结合起来,不能单纯以通为主,据其与脏腑的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寿亲养老新书》云:“高年之人,其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之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饮食失宜,调停无度,会成疾患。”老年人,体质日渐虚弱,或有气虚、或血虚、或阴虚、或阳虚、或气血阴阳俱虚。所以实秘的相对比较少,虚秘居多,故治疗上应当以补虚为主,以补为通。临证大致有以下几种:

1.1 补益脾肺益气以通便 临床表现为便质一般并不干结,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不下,排便艰涩不畅,便后气短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主方:黄芪汤加减。药用: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蜜、生白术等。

1.2 温运脾肾助阳以通便 临床表现:排便艰涩,便质干或不干,腹中冷痛。面色 白,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辨证:阳气虚衰,阴寒凝结。主方:济川煎加减。药用:当归、牛膝、附子、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1.3 滋阴养血润肠以通便 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阴津不足,肠失濡润。主方增液汤加减;药以玄参、麦冬、生地黄、当归、石斛、沙参等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1.4 养血润燥以通便 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以血虚为主。临床表现为:便质燥结如球,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舌淡,苔白,脉细。辨证为肠道失荣。主方:润肠丸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麻仁、枳壳等。

2 调理气机,以降为用,升降相因

大便得以正常的排泄,气机为要,与大肠、肝、脾胃密切相关。路志正认为便秘虽出自肠道,但根在脾胃[12]。脾以升清为要,胃肠以降为顺。脾胃正常升清降浊,大肠通降,大便则通畅。若脾胃受病,升降失常,腑气不通,影响肠的传输失常,糟粕内停,可形成便秘。

肝经循行过魄门,木疏土、促脾胃运化,肝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升降有序,出入有常。若肝气郁结,脾气失运,气滞不行,则腑气不通。肝藏血功能障碍,失血遗津,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艰涩难下。所以肝的功能失调、肝气郁滞亦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

老年脾胃虚弱,肝气衰,常常气机阻滞,升降失职,故治疗老年便秘当在补之基础上,辅以疏导气机,调理升降,以降为用。临证治疗中,加一些疏导、升清通降之品的的药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疏理肝气加入柴胡、香附、青皮、佛手等,升降腑气加入桔梗、杏仁、牛膝、厚朴、木香、莱菔子、陈皮、枳壳等。

3 从瘀论治

唐容川曰:“瘀血秘结之证,或失血之后,血积未去,或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停积不行,大便秘结。”人到老年,肌体衰退,气虚血亏,血脉不充,血行呆滞;阳虚则温熙、推动无力,血凝不行;阴液亏虚,血无以充养,血枯津亏,血行不畅,停滞脉中,形成瘀阻,血瘀气滞,以致大肠传送失司,加重便秘。老年便秘多病程长,且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内积滞时间过长,压迫肠壁,瘀阻肠络,使肠壁血行迟缓涩滞.符合“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之理论。血瘀反过来进一步加重气血阴阳虚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瘀血便秘可见“大便闭结,或时通利,仍不多下,所下之类,又带黑色,腹中时时刺痛,口渴发热,脉带涩象”。患者常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小腹疼痛,大便色黑,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青筋暴露,脉弦涩或细涩等表现。

老年便秘投以活血化瘀之品治疗多收奇效。《血证论》:“宜用桃仁承气汤治之,或失笑散加杏仁桃仁当归白芍”。治疗上应根据中医理论,辨别老年便秘的虚实,分别采用温阳化瘀,滋阴化瘀,补气化瘀,养血化瘀等不同的治则。气虚者加入黄芪、山药、生白术、川芎、桃仁。血虚者加入当归、益母草、桑椹子、五灵脂、黑芝麻:阴虚者加入:白芍、生地、女贞子,首乌、麦冬等,阳虚者加入附子、升麻、桃仁、川牛膝、肉苁蓉等。

4 勿妄投攻下 慎用硝黄

老年人本身体质比较虚弱,气血亏耗,攻下之药往往性味苦寒,易耗气伤血,苦寒之剂久服损伤脾胃,损伤肾阳,若妄投攻下,一味硝黄,势必造成老年体质更加的虚弱,虚虚实实,病机更加复杂多变,病情难以治愈。《景岳全书·秘结》“凡属老人、虚人、……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老年性便秘药物选择上一定要更加注意。治疗上应审证求因,求其本源,紧扣病机,以补为通的原则,寓泻于补,补中有泻,补泻兼顾,不可贪一役,突一时快,只顾通下,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5 饮食调节 膳食纤维 适应运动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应注意摄生,注意饮食起居,平时多食糙米及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食物,增加膳食纤维 (20~30 g/日)[13]和水分 (1.5~2.0 L/日)[14]的摄入。忌食辛辣、油腻肥厚之品。多进行体力活动,睡前腹部按摩,老年患者更有益提肛运动、步行、慢跑、太极、八段锦[15-17]。怡情悦志,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18],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老年人慢性便秘多以虚秘为主,强调肝气郁滞、脾胃升降失职之病机,同时与瘀血相关。治疗上以补虚为主,注重气机疏导,升降相和,酌加活血化瘀药物,切不可一味攻下。同时还应注意摄生调护。另外老年性便秘虽以虚秘多见,仍也有不少实秘, 热秘,寒秘等。临床应根据病情,审证求因,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主方五脏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08
春季养肝食何“味”
陕北秧歌闹起来
中华瑰宝(2021年6期)2021-06-08 12:29:18
失眠与五脏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4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6
麻黄汤证与伤寒的对比研究
医药前沿(2018年24期)2018-08-24 11:42:44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通治方、专方及主方内涵探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25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