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静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孕育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如何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校园是青年的集聚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最佳场所。所以,应以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传承、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优势。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民族之魂,是中国优秀历史的结晶,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价值理念,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动力之源、情感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 贵和尚中”“ 仁义”“均等”等思想。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受传统、历史、地域等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一般指坚持大学办学宗旨所创造和沉淀出来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是一所大学所具有的“软实力”。一般来说,大学文化具有几个特征:一是文化引领性。大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引领文化的高地,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学要加强信仰文化建设,把大学打造成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信仰共同体;二是批判性。大学拥有时代精英人才,拥有各种学术研究传统和基因,对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落后思想可进行准确而公开的批判。三是创新性。大学始终处于探索和创新氛围之中,大学文化的精髓在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发展根基。当前,我国大学主流文化蓬勃向上,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构建。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多变,在文化修养、秩序追求、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个性化差异大;非主流文化日渐盛行,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庸俗化行为举止,如网络文化中的色情和暴力部分等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1]。对大学文化来说,仅靠大学自身的养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周边文化因素中摄取营养。而大学周边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引领的社会主流文化,毫无疑问会对大学文化构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现在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文化精神培养的主要起点。对于大学文化来说,哪些传统文化应当继承,哪些应当进行创新,哪些应当进行批判都是大学文化建设所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大学凭借自身特色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大学凭借自身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梳理,将传统文化的优势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每一所大学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底蕴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大学文化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主场地,大学所诞生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补充和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
对许多大学来说,大学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大学校训上。大学校训往往代表着该所大学对学生的期望,反映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已被师生所认同并遵守。大学校训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具体化表现,也是对大学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的积淀。
大学校训往往讲求对仗工整,句式匀称,通常使用一句结构或者多句结构,这种结构常常讲究押韵,在视觉和语言上都达到了高度协调,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很多大学校训采用修辞手法——对偶或者排比,句式工整,整齐划一。除了形式上的追求,内容上校训也常常是引经据典,重视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选择其中带有积极色彩部分加以修饰,进而形成大学校训。很多大学校训出自《论语》、《大学》、《中庸》等古典名著。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主要来自于《论语》,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来自于《周易》和《大学》[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柔和的人性特点,运用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给师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教学管理方式,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特别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体现人性化的特点,给学生和教师更多的人性关怀。如在选课方面,弹性学分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这就赋予学生更强的自主性。学生如果已经修满了一门学科的学分,就可以进行第二门学科的学习,更可以提前毕业。弹性学制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选课类别上,学生如果完成了必修课的学习,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选修课。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项目,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高地,既要坚持学术严谨,又要捍卫师生的学术自由。如果大学行政管理的官本位太浓,可能会束缚师生的选择自由,阻碍他们创新力的发展[3]。只有坚持学术自由才能尊重人性发展,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大学管理应当强化对师生的服务意识,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大学校园的建筑风格与整体布局都会对身处其中的师生产生影响,在校园规划中渗透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师生感受到宁静和愉悦。我国大学校园大多讲究中轴对称。在我国早期大学中,无论是政府办学还是教会办学,学校规模都比较小。民国时期,大学校园规划受西方影响明显,但建筑内部元素也多以我国传统元素为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大学校园大部分倾向于模仿苏联的大学校园规划。在进入大学主门之后会看到一个体积较大图书馆或者教学楼作为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各式各样教学用房。这种布局形态非常对称,气势非常宏伟。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规划就按照自身思路进行建设,许多大学内部可以看到一些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雕像,在大学内部功能区分非常明确,一般含有教学区、行政区、学生宿舍、后勤部门、教工宿舍、校办企业、科研所等等。这些明确的功能分区,对以后大学改革非常有利,但也使各个院系之间联系非常不便利[4]。
无论是民国时候的西方布局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舒适布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融入了中轴对称,而中轴对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是我国院落布局的一个重要特点。中轴对称一般都讲究路口大门作为校园开关,然后一般用图书馆或者行政楼和围成校园广场,之后再用多个办公楼或者教学楼形成校园中心,最后以大礼堂作为整个中轴线压轴。
另外,我国传统文化非常尊重自然,要求做到天地人三者有机合为一体,所谓道法自然。体现在我国建筑学中,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尊重自然原本生态下,对智能进行改造,融入人的思想情感,做到因地制宜、高低有序、一马平川,使得建筑和自然融合为一体,体现一种人在画中,画随人动的意境。对于我国现代大学来说,大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而应当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进行引导。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我们也应当遵循自然法则,提升整个校园学术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
大学文化可说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新审视大学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承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让大学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