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山 韩红柳 李锋 丛宁
麻醉解剖学是一门从麻醉学角度研究人体局部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学科,是麻醉学专业进入麻醉临床实践的基础和桥梁[1-2]。如何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目前关注的重点。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往后在临床事件中缺乏职业素养[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并非一门课程,亦非一场活动,其是一种全员参与、全程贯彻的多渠道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俗的说就是在课程、实训基础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立志将学生打造成“又专又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4]。本研究特探讨课程思政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实践应用,报告如下。
对于麻醉专业新生而言,麻醉相关知识储备相对不足,且学习态度相对较差,故结合麻醉解剖学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工作,在麻醉解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及传统文化等,更加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高技能专业人才[5]。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6]。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和学生保持有效互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引导,促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可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再者,课程思政教育强调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完整地规范实验操作,恪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
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顺序进行教学,课前预习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解决问题。实验课可先观看视频,了解相关器械基本用法、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教师应详细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引入课程思政,具体如下:(1)理论课讲课过程中进行如下教育:①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如两会召开时向学生传达会议精神,号召学生关注会议进程;②职业教育:医生的职业操守、医患关系案例,如在麻醉时能选择局麻就不用全麻,减轻患者负担;③艺术教育:结合解剖艺术图片,对学生进行美学审美教育,如达芬奇作品、Danny Quirk 的作品等;(2)解剖操作过程中进行如下教育:①尊重生命,开始前和结束时对遗体三鞠躬;②操作时切下的遗体组织碎块与尸体放在一起,尊重中国传统;③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存在不尊重遗体的行为;④对学生进行遗体捐献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⑤团队精神教育:操作时每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等。
按照“十九大”精神及现今对医务人员要求,落实麻醉解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训工作,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做到德才兼备,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技能型麻醉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任务[7]。而所谓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综合发展,换言之,即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兼具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故填设课程思政教育至关重要[8]。课程思政教育在引领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及自我涵养的养成,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乃至未来工作中迷失方向,进而导致学生对自身专业认可度不高。殷樟凤等[5]证实,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入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教学工作满意度,有助于麻醉解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院在麻醉解剖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保证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麻醉解剖教学课程中适当引入医院、家庭乃至社会中的真实病案及医患纠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思,潜移默化地灌输奉献、敬业精神。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学会为患者考虑,对“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有初步认识,这样在临床实践中更易获得患者满意,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更为有利[9]。相关文献[10-11]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教学后,学生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及学习能力评分均显著较教学前高;且理论成绩和实际成绩均显著高于教学前,且周怡等[12]也表示,课程思政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麻醉解剖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认知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主要在于课程思政教育通过培养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进而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接受相关专业,对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13-14]。教师在学生眼中是智慧、高尚人格的代表,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老师,尤其是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更应注重个人人文素质,用自身人格引导学生塑造良好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再者,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尊重遗体,让其明白遗体捐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医学教育有极大的贡献;通过举办“点亮生命光芒”器官遗体捐献公益系列活动加深大众对器官遗体捐献工作的了解,增强医学生对无语良师的敬重,加强感恩教育[15]。
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单单是辅导员或思政课老师的任务,麻醉解剖学作为麻醉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虽与思政课分属不同领域,但仍需将育人作为首要工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故在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传授专业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的融合,注重价值引领,以提高学生自我修养及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