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拓展方向分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29 15:16龚道元杨安平刘爱平张晓林李启欣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形态学课程体系方向

刘 芳,龚道元,杨安平,陈 鑫,刘爱平,张晓林,康 梅,李启欣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00;2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1

随着精准医疗的推进,生物医疗行业尤其是体外诊断(in vivo diagnosis,IVD)行业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1]。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十年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围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特色拓展方向分类培养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初期阶段,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分类培养[2-3];而后通过反思问题、凝练总结等,逐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通过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地方高校的目标定位、融入新工科理念等系列实践,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特色的分类培养模式,积累和丰富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1 初期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分类培养

在2008—2014年期间,初步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分类学习小组培养模式。根据就业岗位对检验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就业意向等,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方向小组:细胞形态学、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检验仪器和试剂营销及报考研究生,对学生进行分组辅导与培养[2]。

1.1 选拔导师

通过选拔、聘任、培养和管理指导教师,组建了以校内师资为主、结合外聘教师的导师队伍。着力促进校内指导教师到医院和企业进行“双师型”培养,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医院、体外诊断企业中资深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多途径加强其指导能力。

1.2 选修课程

初期探索中,选修课程的特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计分为:①细胞形态相关实验课程模块;②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相关课程模块;③检验仪器、试剂营销相关课程模块;④研究生考试相关课程模块。

1.3 分组与培养

首先,通过开展“医学检验导论”特色课程,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宣传、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医学检验特色方向培养的目的和意义;再集中进行实施方案的讲解;提出特色方向对学生的要求;而后采取学生自由报名与教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特色分组对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2]。

1.4 导师负责制

培养过程中采用导师组负责制,各组具体培养要求也有所不同[2]。每组指导教师根据培养计划共同制定各组培养方案,并负责方案的实施。平时,导师与指导的学生经常反馈与总结。各组每学期召开2~3次总结汇报会,全班每学年举办1次特色专业方向培养总结汇报会。

上述以就业为导向的初期探索,对促进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初期导师制分类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2 总结凝练—初期导师制分类培养存在的问题

初期的导师制培养在分类培养的深度和系统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2.1 培养目标体现地方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不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是地方高校,主要承担为佛山以及周围地区检验医学和相关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的目标任务。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前期,在培养方向方面,体现地方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不够,因此,如何选择和凝练特色方向,需要深入思考。

2.2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与分类培养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初期实践中,我们分了四类方向,但尚未将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这些方向进行系统的匹配。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深度体现分类培养的元素等问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

初期分类培养的模式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程中。学生在校4年既要完成“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平台”课程学习,又要完成各自特色方向的模块课程学习,在实际实施中发现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张,进行分类的时间和阶段性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2.3 分类培养的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学生特色专业方向培养对指导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指导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把握和理解特色方向,同时需要乐于奉献的品质。另外,对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如何针对校内外导师的责、权、利进行系统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4 分类培养的教学资源尚不完整

特色拓展方向培养中,特色方向课程和相关的教学资源非常重要,特别是教材建设,而前期往往缺乏现成的、针对检验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示范性教材,而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编写方面一直拥有比较好的前期基础和积累,因此,在后期建设中,我们结合分类培养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和经验基础上,探索从自编教材到出版教材的方式来解决教材资源。

2.5 分类培养的实践环节需要拓展

分类培养对于实训基地的要求更高、更广,涉及学校、医院和IVD相关企业[3],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如何将分类培养的方案与课程体系围绕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如何建立各特色拓展方向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标准,都是前期探索中遇到的难题。

3 思考探索—地方高校定位和发展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

3.1 如何找准服务地方的人才需求

众所周知,佛山是传统制造业名城,佛山的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两椅一床”等医疗设备占据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近年来,检验检测医疗设备相关企业已达200多家。而随着IVD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分级诊疗和第三方检验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更使检验检测相关仪器、试剂成为了生产企业的重要目标[4]。目前,无论是在医院检验科,还是在IVD的生产企业和第三方检验部门,既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又熟悉医学检验相关仪器与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5],尽管该院近年本科毕业生在此类企业就业已占到15%~20%的比例,但仍然远远难以满足地方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6]。

同时,尽管检验科的一些重复性劳动或疾病的筛查等已经被多数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所取代,但临床上大部分标本的形态学检查(如骨髓细胞检验、脱落细胞检验等)仪器还是难以完成;人工显微镜形态学检验简便、结果准确,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仪器检验结果复查的重要方式[7]。形态学检验关键是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医院检验科包括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形态学检验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度增加。

该校自2015年被确立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以来,始终秉承引领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及时将原有的四类培养方向进一步凝练分为两大类:形态学检验方向和体外诊断(检验仪器、试剂及耗材研发、生产及销售等)方向,既节约了师资和教学投入,又聚焦了社会和地方需求。

3.2 如何呈现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毕业后可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疾控制中心、血站、医学科研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病理检验、输血检验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8]。而围绕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如何凸显特色,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前期探索中尽管设置了方向选修课程,但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等主要环节都需要系统构建和实施,因此,如何进行特色培养也是促使我们思考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还需要重点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授课的实用性,着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岗位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围绕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核心技术强化实践,以突出专业方向的技能要求。

3.3 如何融合新工科交叉的建设理念

临床检验仪器涉及医学与工学等多个学科,包含医学检验、机械、电子、物理、光电及信息等多项技术,现代医学检验仪器、试剂及耗材的研发、生产、使用、维护和维修等亟需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9]。而现有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通常比较侧重临床检验检测,并未设置相关工科领域专业课程,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借助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中提倡的新工科建设理念,我们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开设体外诊断方向(即检验仪器与试剂方向),以探索医工结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10]。这样,既符合该校加强工科的趋势导向,也有比较扎实的前期基础。

4 近期实践—探索新形势下的医学检验技术特色方向的具体做法

近几年来,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4.1 系统性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我们在前期探索和思考的基础上,着力反复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公共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特色拓展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在“特色拓展方向课程”中,设立“形态学检验”“体外诊断”两个方向,并开设了相应课程模块:①形态学检验方向课程模块:开设了临床病理形态学检验、病原生物学形态学检验、临床检验教材形态学检验、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等特色方向课程。②体外诊断方向课程模块:医学检验基本技术与设备、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医药市场营销学、体外诊断企业运营与管理、体外产品研发与生产等特色方向课程。

通过凝练和提升,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标准,论证了每一门课程在人才目标达成中的权重比例;为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框架和路径。

4.2 扎实拓展教学资源、形成特色

教学资源的匮乏,特别是缺乏教材资源,是前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在使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近年来组织全国多所大学和企业专家编写相应特色方向课程教材,已经出版的包括形态学检验特色方向的相关教材,如《医学检验导论》《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临床骨髓检验形态学》和《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参编)等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教材;还有仪器设备特色方向的相关教材,如 《医学检验基本技术与仪器设备》《临床检验仪器学》等。其中,《医学检验导论》是具有方向指导性意义的导论类课程[11]。后续我们将编写的特色方向课程教材还有《病原生物学检验形态学》《染色体检验形态学》《脱落细胞检验形态学》《体外诊断企业的运用与管理》等。

通过系列教材的编写,汇聚了该校尤其是全国行业专家在该方向的经验和知识。除此之外,还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等方式,丰富学生实验教学资源,使得分类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得以体现。

4.3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模式

特色拓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需要校内教师和用人岗位教师的双重努力。因此,需要校内外围绕见习实习和科研探索,共同搭建平台、组建教师团队、制定特色培养方案[12]。该院已与20多家医院和公司等建设实践基地,构建了校内外联合培养的双学院制。与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及协同育人基地,自2014年起联合设立奖励基金,每年寒暑假学生轮流去公司见习和社会实践;聘请公司专家为特色方向的指导教师,定期来校给学生讲座;合作编写全国规划产学研教材4部;推荐学生到公司就业,该公司现有我校毕业生10人,其中有3人担任经理等骨干职位。该院与东莞尤尼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佛山南海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申报佛山市重大产学研科技项目一项,2017年获得科研经费100万。与佛山周边各大医院检验科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聘请10多位临床教师为“形态学检验”“体外诊断方向”特色方向指导教师;自2010年开始《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一直由佛山市一医院检验科3位指导教师上课并合作编写检验专业全国规划教材4部。我们与中山博爱医院检验科正在联合创办“中山博爱医院形态学检验班”进行特色方向本科生的联合培养。

综上所述,服务地方的人才需求、呈现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融入新工科的创新理念,是该校作为地方高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系统性构建,教学资源需要扎实拓展,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创新。该院在前期探索和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凝练总结、丰富经验,这些也是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形态学课程体系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