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红 李延萍*
(重庆市中医院继续教育科,重庆 400021)
“名中医”是近现代中医的泰斗,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传承和发扬其思想与经验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途径[1]。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同时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成立也为进一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带动医院的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
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启动以来,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重庆市中医院先后建成11个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并以老中医名字为工作室命名[4](其中包括国医大师郑新、国医大师段亚亭,全国名中医张西俭等)。医院以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为重点,多角度、多方位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建设工作[5]。工作室的传承对象主要是院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医师,并由医院层层筛选产生,重点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特色与辨证思维方法[6]。目前,共有161人完成系统培养,平均培养时间为3年,最长为7年,其中,3人获得全国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项目,7人获得重庆市中医高级人才培养项目,7人获得重庆市名中医称号,承担厅局级课题59项,省部级课题34项,有效助推了重庆市中医药事业的深入发展。11个“工作室”全部通过上级部门验收,全国先后有100多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模式的创立和建设是医院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推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稳步开展,我院落实多方面的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医务处、人事处、科教处一把手任副组长的中医药传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传承工作的整体推进;二是经费保障:传承工作室经费由市财政集中划拨,医院按1∶1为每个工作室配套投入100万,并列入年度经费预算,财务处建立专帐,专款专用。同时,对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设进行政策倾斜,每月定期为名老中医工作室老师和学生发放岗位津贴,为已验收结题的工作室再次增加经费近150万元持续进行强化建设;三是硬件保障:对名老中医工作室用房进行调整和装修,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压缩业务用房,优先确保了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场地,建立传承教学学习室、实训室、国医大师资料陈列室,并配备新型全套音视频数码设备,现场教学同步传输,确保学术经验得以完整保存。
医院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工作室”的建设继续予以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坚持组织管理[7],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专家和学生们的热情,不断提高“工作室”的建设成效。制定了《重庆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遴选方案》《名中医工作室管理办法》《重庆市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加强建设意见》《重庆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量化评分表》等管理制度。
工作室管理小组每年定期对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并考核。首先,由各工作室负责人汇报年度总结及来年计划,管理小组根据汇报情况、查阅资料、人员访谈等给予现场评定,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形成反馈意见,下发到工作室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管理小组再督促整改落实。工作室年度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90~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合格的工作室次年减少配套经费资助,并对工作室负责人当年履职考核给予扣分。7年来,在工作室师徒们的悉心投入、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的努力运作及科主任的全力支持下,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了理想的业绩。
3.1 总结凝练学术精粹 巩固中医基础理论 工作室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发表相关论文208余篇,出版论著22部、整理医案医话2800余则、临床随诊笔记6000余篇。每个工作室成员每月定期向中国中医药报刊投稿,依靠中国中医药报,建立专栏。医院还牵头制定了《重庆市中医院百年薪火传承集》系列丛书的出版计划,目前已经出版《段亚亭》《罗玲》《曾定伦》《文仲渝》等专著8部。
名老中医工作室始终坚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项目作为重要目标,持之以恒,不懈探索,不断总结。深入挖掘古方、验方的同时,对传统丹药的炼制方法,进行标准化,摄制成录像,加以推广。创立了以“气变论”“病机结构论”“脉气脉质论”和“用药相反相成论”为代表的四大理论体系,建立了“病机辨证与脉诊”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3.2 特色诊疗技术创新 诊疗规范形成 为了更好发挥名医群体效益[8],医院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建设为契机,以建立单病种中医诊疗规范、形成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为抓手,在全院各临床科室,由名老中医专家牵头,收集、整理临床病例,建立了单病种中医诊疗规范57项,中医特色疗法技术32项,重点病种质量管理规范2项。为发挥龙头中医院的引领作用,将形成的诊疗规范面向区县中医医院进行推广,全面推动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3 加强学术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 医院要求每年各工作室举办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至少1场,申报省市级以上继教项目至少2项,将项目申报、完成情况纳入工作室年度考核目标。为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等来重庆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医院工作室先后承办了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6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等大型学术活动;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青海、内蒙等300余家医疗单位,近6000人次代表参会。医院还举办了“西俭脉学培训班”,加强与新加坡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了“首届全国名中医张西俭传承工作室新加坡工作站”,进一步扩大了我院工作室团队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为加快产学研结合实现产业化的步伐,加强院企合作,成功推进院内制剂“膝可堡”进行成果转化。
依托名中医工作室的建设,肿瘤科、肾病科、针灸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肾病科、针灸科、脑病科、肝病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脾胃病科、妇科、风湿病科、儿科等9个科室入选重庆市重点学(专)科。为发挥工作室向下的辐射作用,医院出资为区县中医医院免费建立远程信息中心,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分中心,在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培养专科人才、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促进专科交流合作,提升专科诊治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以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发挥名医群体效应,打造人才梯队,融合工作室团队成员中医基础较好、功底扎实的人员开展“渝微堂”“中医传承讲习所”等学术沙龙,加快了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进程,培养出市级名中医7人,院级名中医22人。同时,由重庆市卫健委牵头,工作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联合举办了“国医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在市内形成了良好的继承和创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氛围。
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涉及到硬件设施(如房屋、装修、仪器、设备等)及软件设施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包括更进一步的开发特色诊疗技术、疾病病种数据库,维护网络等,由于团队人员以临床为主,在管理制度及建设方面涉及不深,分工不明确。工作室团队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等不平衡,在建设早期,多重临床,未重视学术思想的总结,导致高水平的论文和课题较少,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名医工作室相比,对外的影响力较小,辐射周边的能力较弱。缺乏相应的科研教学平台和人才资源,学术积淀较教学医院差,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较少,与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相关的不够。
展望未来,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中医药命运的长期的系统工程[9]。为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10],医院将对已验收结题的工作室匹配经费持续强化建设,同时从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市级名中医层面上遴选一批自愿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事业工作的人员,自助经费开展院级层面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深入挖掘、推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经验,在充分继承发扬传统医学的同时,积极吸取现代医学文明[11],建立扶持基层单位培养人才制度,成立对口单位,运用互联网+发展名医工作室,通过网络平台达到指导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形成培养中医药传承型人才的流动站,带动学(专)科建设,扩大工作室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