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强 赵春丽 鞠志刚 周 英*
(1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类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是当今生命科学与制药领域的重要交叉学科,也是目前研究较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之一。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生物制药企业对生物制药人才的需求逐渐日益增加。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高素质的生物制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开展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所在,是教师开展生物制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1-3]。中医药院校除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以学生为本,授以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实验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决定作用。因此,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是本专业培养生物制药人才的基石。为完善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实验课方案设计,本文就开展《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建设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材大部分依旧存在依附并服务于课程的形式,从实验教材建设的情况看,并没有从社会需求出发,未按照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相关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来构建实验教学体系[4-5]。特别是一些中医药院校在开设生物制药专业时,只注重专业课的理论课讲授,专业课的实验课几乎不开展、或者在开展实验课时没有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指导教材。
1.1 生物制药实验教材中内容不具创新性 现阶段的生物制药实验教材中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几乎没有。实验内容通常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内容单一,且未注重实验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每个实验章节的内容相对孤立、缺少内在联系。这使得学生只能基本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得到实验结果,动手能力基本得以锻炼,但对于系统、完整性的专业实验技能的培训,学生却难以从实验教学中得到训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由于教材中较少或几乎不涉及“探索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与产业发展需求得以对接。
1.2 生物制药实验教材体系不规范 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新开的生物制药专业在实验教材管理方面较缺乏系统、完整的规范制度,没有实验教材的建设规划方案,教材的使用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选用的校外实验教材,由于脱离本校学生的实际教学状况,使得教学难以达到因材施教和分类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实验教材建设缺少指导、成果认定等支撑,且生物制药实验教材的精品课程数量较少,使得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在实验教材中得以贯彻,最终导致生物制药实验教材的体系不够规范。
开展生物制药课程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是关键,而编写具有特色的实验教材,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人才培养要求[6]。为进一步建设适合高等学校学生实际课程设置特点培养目标需要的生物制药课程实验教材,以我校新建生物制药专业为例,探讨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建设的特色之处。
2.1 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的结构层次清晰 《生物制药实验指导》实验教材中分为理论技能篇、实验方法篇和科研设计篇三大板块,其中理论技能篇涉及绪论、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基本操作等章节;实验方法篇则涵盖了生物技术制药、生化分离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原理、生物技术原理及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等章节;科研设计篇则是将本教研室不同领域的教师的科学研究编入本实验教材中。整本教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教师以本教材为指导,先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基础理论知识,进而根据每章节的实验内容培养其实验技能,最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2 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的独具特色 作为我校第一届即将毕业的2015级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在本专业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由于没有指定的实验教材及自编教材,教师只能按部就班的在讲解理论课时,部分传授学生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内容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本专业的学生实验技能较薄弱。然而,《生物制药实验指导》实验教材作为本教研室编写的本专业特色实验指导教材,将弥补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将生化分离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有机结合。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悬浮细胞发酵方法、药用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及发酵、微生物诱变育种及生物药品分析与检验等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等内容编入《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中,并以教学实验的方式贯穿到学生实践中,让学生们以《生物制药实验指导》为指导,带着兴趣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化作去解决生物药品生产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此外,本书的最大特色之处在于集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特色,将每位教师的硕博期间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与内容整理并总结撰写成本书的科研设计篇,从而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报考生物制药或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考研学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及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
2.3 生物制药实验指导教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生物制药作为综合性交叉学科,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业化生产,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实验技能学习和训练尤为重要,错误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本书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指导教材,在内容上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介绍实验室基本行为规范,再介绍常规仪器使用方法及常用试剂的配制要领,最后介绍具体的实验操作。为防止理论与实验的脱节,每章的前半部分都会对该章实验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原理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理性地开展实验,从而避免因盲目机械性的按着实验步骤操作而产生的误差。因此,本书具有的良好实用性,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初学者的实验指导手册,还可以作为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3.1 加强生物制药实验教师队伍的管理 生物制药实验教材的质量与编写教材的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及有效措施,建立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且梯队合理的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理论知识、更新相关实验技术,形成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科研能力、实验技能过硬且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师队伍。
3.2 加强高质量生物制药自编实验教材的管理 生物制药实验教材作为教师与学生开展实验课程的依据,必须具有指导教师如何“教”、启发学生如何“学”的功能。根据本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本校生物制药的实际实验教学条件,综合利用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专项编写适合本校生物制药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实验教材《生物制药实验指导》。同时,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形成良好的科研互动氛围。
3.3 加强生物制药实验教材编写交流与激励的管理 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教材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完成本科教学而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去编写与凝练。要按照“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个体创造能力”这样一个能力体系来组织实验素材,同时,要保证实验素材便于教师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否定问题”的形式来指导学生[7]。此外,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走访国内具有生物制药专业相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高校进行学习与交流,从而提升本校教师在自编教材方面的综合素质。建议组织相应实验教学与编书设计方面的技能比赛,并实施一定的评优、奖励等激励政策,使青年教师会更快的成长起来并积极投身于实验教学与实验教材的建设中。
《生物制药实验指导》作为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实验教学的必要指导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本教研室的不同领域的教师参与本实验教材的自编设计,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本专业实验教学的认知度与综合教学素质,从而培养本专业学生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基本技能过硬且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生物制药领域中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