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漫 蒋世伟 王彩霞* 崔家鹏 刘丽斯 马天驰
(1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其历经了千年的发展,浓缩了先辈们的智慧精华,其内容博大精深而又纷繁复杂。而“藏象理论”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涵了中医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医学方面的内容,还外延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处方用药等临床应用方面。换言之,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是中医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但往往在教学中却缺乏图文并茂,课堂讲授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应该从客观、系统、科学的角度上对“脏象理论”进行教学改革,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藏象理论相关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可视化,从而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枯燥无趣。
1.1 中国传统文化衍生中医藏象理论 其固有属性决定其在教学中的特殊性 中医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包含了古代诸如:阴阳五行的哲学、道家的养生学、易学等很多的理论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医古文晦涩难懂、中医脏腑实体与现代西医解剖形态存在偏差等方面,现代人已经很难通过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认识中医的价值。正是由于中医藏象理论的这些固有特殊属性,决定了它内容抽象、枯燥、晦涩、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与此同时,藏象理论在中医学教学中处于启蒙阶段掌握内容,虽然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中,但往往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进行详细介绍,这就出现教学对象偏偏又是刚刚涉足中医学的学生,学时数较多,教学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甚至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是中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
1.2 中医象思维为构建中医藏象理论系统化提供理论可行性基础 中医中有“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理论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方式先进、灵活,已经逐渐的替代了传统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而Flash技术作为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融合的,一种专门用来组织动画文档的计算机软件制作手段,其具有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年龄界限模糊,受众人群及传播渠道广泛等优势。据统计结果表明[1],将动画技术应用于高等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优秀率。而将其应用在中医抽象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多方面感受所学知识,有助于形成直观的医学形象,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中医院校正在开展此项研究,有证据显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2-3]。例如,已有将三维动画技术应用于中医耳鼻喉科多媒体教学中的相关报道,还有一些团队正在进行中医图形图像的研发工作,并已小范围推广,还可查询到一些关于比较中医药理论知识的传统文字描述、图片展示、二维动画等表现形式的优缺点论文。在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 Flash图形元素进行简单的中医内科概念的讲解,再利用 Flash动画片段进行某些病因病理的讲解,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最后,利用稍长的 Flash动画电影讲解一些病因病理复杂的疾病,缩短了教师单纯用语言讲解的时间。综上所述,Flash动画演示能够把学生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教师讲解的笔记辅助下,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记忆并加深理解,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强化。
3.1 以往引入中医藏象理论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存在形式单一、内涵偏离等问题 目前,中医藏象理论在传播和教学方面虽然已经尝试了引进多媒体教学方式,但主要还是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的单一形式存在,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上的音视频作品更加匮乏。传统文字晦涩难懂,图片展示又过于单调[4]。因此学生在对于藏象理论的学习及理解方面,往往只能就理论而学习理论,缺乏形象化、系统化、深入化的感性认识,难以真正领悟其中真谛,更加无法真正应用于后续的临床学习及实践中。如何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更加真实、形象的还原及呈现中医“藏象理论”?如何能将抽象思维方式与可视化的手段有机的结合?是当下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虽然针对于此的研究成果均已初见成效,但还是存在着呈现效果缺乏公允性、局部病变表现不精准、内在病理外在模拟困难及生僻字配音不准确等问题[5]。中医药藏象系统的可视化表现,仍处于科研探讨阶段,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理论文字知识转变为画面,其表现不需要太多炫酷的特效,另外考虑大众的接受、制作成本、成品的携带及网络传播性等各方面因素,使用 Flash技术制作的二维动画目前均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3.2 Flash动画技术可以有效还原脏象系统的生理过程并模拟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利用Flash技术强大的表现能力并结合计算机技术中的视频、音频、图形等多种媒体技术展示中医脏象系统的各种生理、病理功能,改变传统的中医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表现形式,并模拟各脏腑之间的关系,生动、逼真地诠释中医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中医藏象动画的制作,弥补了中医藏象类型的二维动画的空白,虽然目前中医类动画还处于研究摸索阶段,但是可以预见到其在增加中医教学直观性及主动性、中医文化传播、交流与发展及中医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方面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认可中医,为中医的推广和健康成长提供更肥沃的土壤,对推动中医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中医藏象理论的Flash动画教学中,主要包括框架构建和动画还原两个阶段,其应用人员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及一些简单的现代多媒体动画制作技术。
4.1 藏象理论系统化框架构建阶段
4.1.1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中医藏象相关术语为节点 利用本体关系构建藏象理论系统知识框架 中医藏象理论不仅阐释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还揭示了脏腑间复杂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机理,因此,其框架要素中不仅有常见的气血亏虚、劳倦过度、风寒侵袭、情志不畅、脏腑失和、胆汁外溢、痨虫袭肺、脾失健运等病因病理基本元素,还有相对独立的脾开窍于口、肾主骨生髓、舌为心之苗窍等生理元素。总之,“脏象理论”中涵盖一切围绕脏腑展开的“理-法-方-药”相关原理及概念。以脾藏象理论为例,课题组查阅相关古籍、中医权威辞书、高校教材等,收集与脾脏象理论概念相关的术语词条,作为本体框架构建素材,经初筛、合并、分类、复筛等环节,最终确立脾脏象理论领域概念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扎根理论原则,采用人工知识抽取的方法,研制脾脏象理论语义关系,并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初步绘制出脾脏象理论生理体系、病理体系、诊疗体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等知识本体图谱,尝试构建了脏象理论知识体系。
4.1.2 针对某一部分展开联系 截取整体框架部分 完成动画制作剧本的编写 编写剧本是针对上述某一脏腑框架或截取某一节点及周边范围,将其编写成部分动画的剧本,此步骤需由专业的中医学教学人员和专业动画制作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首先,教师可以将其中某些节点制成固定的图形作为其表示形式,例如,最直接的是用“太阳”表示中医病因病理概念中的“阳”,稍微复杂的,如“燥邪”就可以用干裂的土地表示,“湿邪困脾”可以用粘液包裹的“脾脏”解剖图来表示等等。其次,教师要将有关内容讲解给技术人员,并就一些创作思路与技术人员进行探讨,明确思路,确保剧本结构清晰。动画制作技术人员要克服一些技术难点,保证剧本流畅,能够完美展现要讲述的内容及延伸的内涵。同时,需要把握剧本的长度和细节描述的时间。总而言之,只要是能够准确、形象、直接、系统的表达出其理论含义的图形都可以使用,并且要求教学人员在授课前将其归纳总结,在课堂中利用Flash动画结合书本概念进行讲授。
4.2 脏象理论系统化动画还原阶段
4.2.1 制作多个画面片段 专业动画设计人员制作出几个基本元素图片,然后根据专业教学人员的要求制作脚本,要精确控制画面中的所有元素。此外,还要给画稿进行整理清线的工作,上色做好清理准备。最后,按照要求及中医特点确定的动画的颜色风格进行上色。动画的制作建立在单个图形的制作基础上,连续的动画或者是将其制成几个片段均能够表达出脏腑本身及脏腑间生理病理动态延伸过程。例如,将“忧思伤脾”制成动画片段。首先是病人在表情上表现忧思,然后有一团气体在卡通人物的脾脏处形成,进而人物的液体流动逐渐减缓,在人体内形成一团燃烧的火焰,最后人物心脏处的血液流动减慢,病人就表现出来心脏不舒服的状态。诸如此类,借鉴相对夸张等拟人化的手段,用Flash动画短时间将一个相对复杂疾病的病因病理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理解。
4.2.2 制作Flash动画电影并逐步建立动画资源库 在完成上述步骤以后,将建立好的多个动画片段按照教学进度或相关度进行合理组合,利用Photoshop软件,并配合录入讲解旁白或是加入一些字幕、前沿教学资料、图片等,排版、剪辑成大约10分钟左右的小动画,结合教师授课配合PPT或是多媒体一起播放,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记忆。并将制作好的包括基本图形、Flash动画小片段、Flash动画电影等纳入已经建立的教学平台或是资源库、演示库中,用于后续教学、交流、研究等使用。同时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软件或平台,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