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光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院校已经达到了共识,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尤其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时期。据调查,全国现有20多所艺术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以“通识课程”为名开设课程的院校,主要是以开设公共基础课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高等艺术职业学院需不需要开展通识教育以及如何开设和实施通识课程,笔者认为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通识课程是非常迫切需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当前,通识教育在毕业生口径窄而单一的职业院校重视度不够,尤其在艺术高职院校中容易被忽视,处于被“边缘”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特别是2019年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艺术高职院校正在努力地探寻通识课程的改革建设之路,但人文素质教育总体落实欠缺、创新不足、艺术素养课程体现不够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一)通识课程在艺术高职院校不被重视。职业教育注重职业面向,强调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艺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属性比较强,教育者们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偏颇地认为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率。在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对于现有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尽可能地从课程的开设数量、开设课时等方面进行压缩,也就谈不上对涵盖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通识课程有足够重视。
(二)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建设缺乏特色。由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等,艺术高职院校基本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同时公共必修课主要以本科艺术院校的课程开设为蓝本进行复制,这样在总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导致开设通识课程课时少,课程统一,缺乏特色,缺乏生机,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升的不同需要。
(三)艺术高职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轻视。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进行公共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对于通识课程更会觉得困难。他们认为艺术生只要具备专业技能就能应对未来的发展需要,还不能充分认识通识课程在自身的艺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对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高等艺术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将通识教育纳入到它的教育体系之中。
(一)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技能,渊博的知识,开拓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还需要兼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才能创造出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作品。高等艺术职业院校作为未来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的培养基地,必须高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获得,而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从艺术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角度看,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完整人”的终极目标,“完整人”是指能够知道“适应”,能够体会“幸福”,能够懂得“爱”的人,而不是“生存的工具”。随着近几年我国艺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艺术人才培养已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艺术高职院校确定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艺术高职是从中职升格而来,“技能”的学习在艺术职业院校普遍得到了高度重视,而“高素质”培养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表现为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不够重视,这样导致艺术学生进入社会很容易出现常识性问题认识不足,基本概念混淆不清,甚至出现一些价值观偏差的错误。“在职业中教育,而不是为了职业而教育”,因此专业教育是不能够代替通识教育,只有通过通识教育学习,学生加强对不同的学科的认识并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出完整的人。应该说,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深化,也是解决目前艺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不均衡的良方。
(三)从艺术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看,谋取职业是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艺术学生应该是更重要的学习内容。许多艺术学生学习时表现出重专业轻文化,认为专业拔尖就可以寻找好的工作,进入社会也确实凭着年轻获得了就业机会,但是当随着年龄增大不宜再站在舞台时,就会出现再就业困难。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就业时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外,同时也必须为未来学习和发展储备知识和能力。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事实和思想的教育类型”,它是“非专业、非职业、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与目前在艺术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教育相比较,在理念上更广阔,在内容上更全面,在方式上更多元,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他们得到了自由的、全面的成长,所以笔者认为开设通识课程比开设公共基础课更为适合。
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主要以通识课程方式开展,课程开设必须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注重人文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和谐统一,最终形成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并列的课程体系。根据高等艺术职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特色,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一个人在未来社会是否能够融会贯通地使用知识,取决于他知识的贮备和知识理解的基础程度。因为基础性知识是社会变迁中都很难被更新或被别的知识取而代之,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掌握的知识。艺术职业院校存在着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偏低,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匮乏等问题,这就要求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普适性、基本性、道德性,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学生职业生活和未来生活相互统一的课程目标。
(二)整体性原则
通识课程主要涉及相关学科中三大领域: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使学生探寻瞬息万变大自然,追寻其发展规律;人文学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社会学科让学生学会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三类知识对构建合理结构的通识课程缺一不可,不能把彼此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目前艺术职业院校在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上比较偏重人文社会学科而忽视自然学科,许多学校没有开设自然学科课程,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发展不平衡,所以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扭转这一误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重组性原则
充分认识知识差异性和流动性,把相关课程要素相似性和内在联系统一起来,构建成新完整新合理知识结构。但是注意知识重组不是学科内各种知识相互累积或叠加,而是打破各个学科之间内部联系,依照课程体系标准对通识课程要求,全面而广泛地涉及到相关知识,从而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合理课程结构。鉴于艺术学生对专业的偏爱,尽可能找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知识的平衡点,优化建构合理有效的知识体系。
(四)延续性原则
依次有序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艺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一般开设五个学期。因此通识课程应该按照学生能力本位分为先易后难,对各个课程进行组织学习,也可采用限选课形式,保持课程实施的前后顺序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知识体系。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院校都可以有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可以借鉴本科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经验,结合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艺术高职院校校本特色型的理想模式。
1.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是“高等性”“职业性”“艺术性”三性统一,“职业性”是其区别与艺术本科教育的标志,但同时也兼顾着“高”与“艺”的特质。艺术职业院校“高素质”培养目标正是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通识教育应该承担培养协调发展的“完整人”的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同时,还能顺利接受进入社会的挑战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和合格的公民,因此综合能力培养是艺术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基本定位。
2.艺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知识掌握层次、知识的宽度以及能力都与本科艺术院校有所差异。艺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立足点是工作岗位,所以通识教育也不能脱离职业特色,尤其是在开阔学生专业视野的课程内容选定上,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些要求落实到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构建上就是其目标的确立要突出校本特色,应该立足于本校艺术门类专业师资的优势,设置依托本校专业实力的艺术特色课程凸显校本特色。
通识教育可以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来设计其教育内容。鉴于目前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保证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均衡课程的前提下,可依据院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个性发展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从而保证其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1.显性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显性课程又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均衡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基础课程是现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最完善的部分,也都是目前艺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是以必修课的方式完成教学,基本覆盖了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均衡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只有学校设置了足够全面的课程体系,学生才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课程应该涵盖人文与艺术、自然与数学、历史与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对于艺术学生来说,需要注重开设自然与数学的课程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知识的不足和欠缺。该类课程可以采用必修和选修方式开展。个性发展课程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的课程,重在鼓励学生在通识教育素质养成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个体”的自己。艺术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自身兴趣与喜好、生活与工作岗位的发展各异,通识课程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知识,以此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该类课程适合以选修课方式开展。校本特色课程是指依托本校的专业优势开设具有特色的通识课程,丰富学生的通识知识结构。例如艺术高职学生可以开设美学原理、影视欣赏、地方戏曲唱腔、摄影摄像技巧等课程,也可以为他们开设紧跟艺术发展前沿的步伐、保持与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等速的特色课程,如食品安全与营养、服装潮流、演讲与口才、艺术与科技等课程。校本特色课程需要以专业限选的形式作保障,即学生不能够选择修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这样就可以避免能力结构上的重复。
2.隐性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有效补充延伸。在艺术职业院校由于师资队伍和专业发展的局限性,单靠显性课程的设置进行通识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隐性课程主要指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构筑特色校园文化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识教育以各类学生社团为载体,如依托课程组成立文学社团、健美操队、书法社团等,不断充实和推动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升华,使校园文化精神透过个性鲜明的学生社团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艺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社团活动的丰富,更应该体现在组织开展有主题、有形式、有文化、有平台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实践展演周”“拜师会”“文化自愿服务者小组”等,树立校园文化的品牌形象,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领作用。
艺术职业院校通识课程需要开设基础课、均衡课、个性课、特色课,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在全院内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才能保证通识教育的有效运行。通识课程主要由两部分教师构成:
1.公共基础课教师是通识课程的主力军。承担艺术职业院校通识课程的公共课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通识人文科学功底,即系统的专业训练背景、国际化的学术视野、跨学科的文化基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责任感,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艺术修养。通识课程对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发挥知识的整合作用,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专长,才能极大地发挥合力。同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和进修学习的方式,跨学科开设课程。只有打开教师的专业视野,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更宽广视野。
2.专业教师是通识课程的必要补充。改变艺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只负责开设专业课这种观点,院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通识课程,通过特定的较为制度化模式选拔公选课教师,择选出全校最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通识课程授课,将最好的师资力量放置到通识课程授课中。同时也可组织专业教师开发网络校本特色课程,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以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
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理想模式的机制运行须从管理主体、管理方法等方面推进,以实现运行管理的合理化。
1.管理主体明确化,学校需设立专门的机构组织、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指导、组织、安排、评价,在艺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实施和发展机制也还未形成,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是个综合性工程,院校可以设置通识教育委员会,推进通识教育及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发展。同时明确公共课部作为实施主体,教务处、学工处、专业系都需参与到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来,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完成通识教育。
2.管理方法科学化,主要是针对目前艺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以实现科学化的通识教育管理。(1)艺术学生适合采用小班短周期集中教学形式,即班额不要过大,以保证教师与学生充足的交流机率。(2)缩短教学周期,延长单位教学时间,实现密集授课、冲击记忆的目的,也可以利用集中的时间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互动教学形式的教学效果。(3)教师应该依据学生所学专业为主线,为不同专业学生勾画出通识课程选择线路与方向,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的选课的盲目性会大大减少,课程修习的科学性也大大增强。(4)本着“有课程,必有评价”的原则,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如:笔试、口试两者结合;各种形式的开卷考试;写短剧本、做微视频、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
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理念的通识教育已成为提升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关系到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发展,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艺术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