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鹏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的文章著作已经很多了,而基于实践的专门研究论述高职院校德育的却不多见,而高职院校的德育又特别重要,非常有必要去深入研究,以切实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10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当前,我国正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造大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阔步迈进,急需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从哪里来?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民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这里所说的高端,就是高素质。高素质首先是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2]。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一般也高不到哪儿去,还有可能利用其专业技术干坏事儿。反之,有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确立了正确高尚的理想,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未来就能够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也不是理想。进而可以引发理想对人生意义的讨论和讲授,如果理想仅仅是不挂科,那就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没有内在动力去学习;如果有了接本科这一现实且具体的理想,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有了像年少时的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成就辉煌的人生。
由于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或者合并入高等职业学校,加上各高校迅速扩张扩招,导致高职院校招录分数一降再降,高职院校招来的学生基础较差。而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校通用思想政治课教材,对高职学生不十分适用。这就需要教师下大力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浅显易懂。如果完全按照教育部指定教材章节来讲是一种较多争议做法,学生听不懂进而厌学,导致你讲你的我玩我的。
理论来源于实践,深奥的理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多补充融入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在“新时期的爱国主义”部分,教材上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昭示的真理。”相关的那段历史是怎样的,教材上没有。教师可以从近代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曲折历史详细讲起——近代中国曾出现过几百个政治团体,最终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一方面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理分科的原因,多数学生对近代历史知识比较缺乏。补充一些历史知识,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感性认识,培养爱党爱国情感,又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这也符合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规律。
高职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较差,抽象的理论讲授并不适合他们,动起来的实践课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各地实际安排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到一些展览馆纪念馆参观学习或者观看一些纪录片电影片,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利用学生乐于参与、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然后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小品微电影或者讨论辩论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去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会更好。
理论课也可以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尽可能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讲理想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有的学生说接本,有的学生说找个好工作,有的学生说多挣钱,有的学生说不挂科,平平淡淡,等等。教师可以由此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内涵——理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专科生,想要接本科,这就是在专科学习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想;有实现可能性的,接本、不挂科就是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而多挣钱怎么才算实现了呢?这是无法判定实现还是没有实现的,因而不是理想;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平平淡淡不是未来的,而是现在的状态,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要求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
有些学生高中时拼命学“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到了大学“拼命玩”——部分是因为有些高中教师告诉学生,“到了大学就轻松了”,部分是因为大学不禁手机,甚至要求学生使用手机。晚上不睡白天睡、坐在教室玩手机。对于考试,不少学生抱有侥幸心理:期待作弊不挂科,挂了也可以补考,补考没过可以重修。如果重修考试仍然不及格,毕业前还有一次考试机会——“清考”。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一些大学生如果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没过还可以重修;若学校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前还会有一次考试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然而,《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很多学校,“清考”其实就是一次集体的大型“放水”现场。[3]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积极性不高,努力不够,到了大学更贪玩。很多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取消“清考”制度,对学业考核进行严格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促进学生学习。严肃认真对待考试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思想教育,要高度重视平时表现的考核,以促进学生认真听课,搞好平时的学习,防止吃老本和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