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在网络资源优化条件充足、丰裕的现代教育环境中,学习资源向“数字化”道路转化的趋势相对明显,且在未来几年会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就当前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都相对匮乏。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学习技巧和应用能力,本文从导入技能入手,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及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合理应用;导入技能
近些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优势明显,因为它在学生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进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现在很多初中生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比,学生掌握、学习和侧重喜欢的部分,需要正规课程和教学加以更正。
一、运用直接导入的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呈现,这些方式都可以以“导入”的形式进入课堂,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学活动,它的活动端口在微信上和网络课堂上,虽然与课堂教学有一定距离,但是教师能够利用这样的模块,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参加信息技术活动,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水平得到有效的加强。2017年某市中学启动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平台,校内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12名教师均参加了此次活动。一方面,在课堂上,搜集整理参考效益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对其进行改编、优化,并依靠自身网页设计与编辑能力,在校园网络上建设了“晒课”、“优课”模块,把相关内容标注、输入到“提示按键”上,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时候,利用此模块学习;另一方面,进行课堂学习调研,通过导入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一对一”授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参与该课程活动的时候,会在教师的协助下独立完成某项信息技术知识的操作任务,并且学生们在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和线上的资源优势,将解答、操作的过程及时反馈给老师。如此一来,教师通过课堂活动的导入,便更加清楚了解到了学生学习的想法、爱好及能力。
二、确定知识导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教学操作是要落实到具体操作上的,所以在导入教学的资源选择和挖掘上,教师应起到“带领”作用,把学生的关注度带入到信息技术的知识上来。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活动四“探究操作系统”时,教师要先带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性操作指示,菜单、桌面背景、任务栏等功能都要一一与学生讲明;可以把这些知识翻译成“图片动画”,把重要、核心的内容加载到相应的“图标”上,让学生对数字化信息有个多层次的理解与认知。之后在逐步引导、改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习惯和意识,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把同类文件、信息集合起来,设立同等文件夹,亦可以把桌面打乱,让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提示信息,整理“桌面。又如:告诉学生电源、计算机屏幕二者之间的配合关系与理论联系,让他们控制管理操作面板对比总结屏幕分辨率变化的具体表现。总之,要在概念理解的层面上穿插操作知识和技术习惯,切不可把“实践”与“理论”分隔开来。导入知识便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因为一节课的学习资源是固定的,所以在还没有明确学习范围的时候,要确定知识导入的方法和时机,帮助学生按照正确、科学的学习顺序,完成学校任务。
三、通过情境导入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
情境导入法对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至关重要,为此,在讲解一些抽象的计算机编程知识时,教师通常要确定学习的情境,如:在恰当的时机穿插图片、数字化信息;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为学生建立符合其学习能力的任务。在《计算机的组成》一课中,教师把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脑、配合硬件、软件等咨询信息都放在了网络功能界面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的计算机市场”,在这个环境下,课堂上的信息都是可以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理解。随后,教师又把比较重要的,展示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快速启运工具栏、任务栏、布告栏等重要模块性信息以三维动画的形式标识在背景图案上,学生在学习时只需點击两下鼠标,就能够马上获取相关组成元件的信息资料。这样的方式是让导入的情境更加逼真,让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体会到知识带给他们的学习影响。例如,扫描插图、把复杂的软件操作通过屏幕录制成数字视频等资源,将知识直观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情境导入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得到合理的发挥,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能明显加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导入教学”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讲,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导入教学理念、方法和具体实践操作,不仅要求教师理解学生,还要求学生认可教学方法,导入内容及方法在课堂上起到多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及影响。未来几年,数字化学习资源会全面进入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到那时,导入技能的合理应用及创新的可能性还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兰兰.优化导入技巧,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初中信息技术课导入技能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