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手机进入课堂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可实现不受时间空间所限制的一种碎片化学习方式。本文从手机进课堂教学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和智能手机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俩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手机;教学;重要性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和4G网络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手段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上课身在“曹营”心在手机。教师视手机为洪水猛兽,严防死守,学生不为所动,因此转化思路,尝试把手机“变废为宝”,鼓励学生用手机来学习。
一、手机进课堂教学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应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随着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有线网络单条光纤直通每一个课室,师生上传或下载教学视频可实现“秒传”,具备“人人通、班班通、处处通”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因此手机进课堂势在必行。
二、智能手机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智能手机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手机作为一种教学信息化工具,它显得更加高效便捷。例如在上高一必修四新授课《平面向量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的手机课堂教学操作:全体同学利用手机微信,课前观看教师推送的微课,结合课本完成电子版学习任务清单自主检测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 UMU浏览学生上传的课前作业并进行批改。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结合手机APP雨课堂《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物理含义》课件的问题提示,学生研读教材,针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學习困难,巩固知识,组织检测学习效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拍照上传手机APP“雨课堂”,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分享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发言、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查看学习报告,总结学习心得。这节课学生通过手机,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巩固,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互动的情境中,让一节40分钟的课堂更加高质量的进行。
(二)智能手机进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照本宣科,陈旧老套,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把智能手机合理引入教学中,在课堂合适的环节使用手机调查、绘图、弹幕等功能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高一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化的在黑板上绘制空间几何体的图形,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果教师用智能手机下载相应的画图软件,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大量几何体的实物、模型、图片等,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感受空间几何体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抽象出空间几何体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尝试在手机APP画图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把学生绘制的图像分享上传到手机,大家评出画的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于画图不好的同学进行指正,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手机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备课
互联网上有很多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上网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或者可以用手机APP软件制作微课,集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于一体,使得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我在上《平面向量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之前,利用手机APP UMU进行备课(图1),将备好的电子课程在上课之前通过手机微信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惑,学生可以在UMU平台的“讨论”或者“提问”环节(图2)进行实时互动,教师记录下学生的疑惑,上课的时候进行释疑。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完成自学检测后只需在UMU中提交,手机UMU平台随即会统计出学生检测情况,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成绩单,了解学生预习掌握情况,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更有利于教师高效率的开展课堂教学。
三、结语
当然,手机课堂教学也存在着局限性,如网络不流畅,学生使用手机自控力不足,易受不良环境影响等问题,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尽量避免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哲.手机进课堂:智慧课堂的另一种范式[J].广东教育,2018(5).
[2]方文英.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