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论心不论行

2019-01-28 17:53吴其非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坎贝尔扫墓逝者

吴其非

乍看,仪式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考试前拜孔子改变不了学生知识的多寡;挂柯南的图片在墙上谐音“挂科难”,也未必不挂科;人的成熟,亦不是在举办成年礼时瞬间完成的。但是,为什么成人礼、毕业典礼、婚礼等各种各样的仪式会被人们广泛重视,有的甚至以风俗习惯的方式固定下来传承千年呢?

坎贝尔在《神话的力量》中提到,仪式能让个体与这个社会发生关联,激发出我们对自己这一生中所必须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认同感,从而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所以,究其原因,这些仪式除了具备独特的辨识度极高的外在形式和规程外,或纪念、或感恩、或祝福、或鞭策、或警示、或哀悼,被赋予了特定的精神内涵。这种特定的精神内涵与一定的外在形式和规程相结合,往往可以给参与者以强烈的精神冲击,或曰“仪式感”。

在一个特定的仪式中,一定的形式和规程固然不可或缺,但需要表达的特定的精神内涵才是仪式的灵魂。偏离了这个灵魂的任何形式和规程,都是对仪式的加塞,必然损伤仪式的仪式感。

譬如婚礼,有人大张旗鼓,如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讽刺过的那样,磕头作揖、拜来拜去,便花费数日,还斥资巨万大摆筵席,使它变为一场闹剧。也有人仅聚集雙方亲友,酒席不过三五桌,但经过精心设计,反而突显出新婚的喜庆和温馨。至于婚后,前者也避免不了冲突和矛盾,后者也多有白头偕老之事。

又如祭礼,集礼学之大成的孔子便说过“与其奢也,宁俭”之语,强调祭礼的核心不在于形式的奢华繁复,简朴真挚之礼更胜于奢华做作的铺张。或许有人觉得没有庄严隆重的仪礼,祭礼似乎就显得粗糙随意,不够真诚。但祭礼本就不是做秀的场合——汲汲于追求外在的形式,一心炫耀仪式的隆重,却忘却了内在的情感价值,忽视了对逝者的追思,无异于舍本逐末。可见,那沉甸甸的情感才是仪式的灵魂,奢华或质朴的形式相较而言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正因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国庆节阅兵才与其它节目有所分别;正因为对家庭团圆的珍视,才使除夕成为千家万户一年中最为特别的夜晚。

在特定的仪式中,只要能紧扣其特定的精神内涵,仪式的组织甚至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而不必拘于成规俗套。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不羁于礼节,丧母之后,没有遵循当时礼教所必需的仪式规程,但在母亲入殓之时却真情流露,吐血大哭,其悲痛之态令人动容。他给予丧礼的仪式感远非那些只知严守礼仪、按章办事甚至外热内冷的人所能比。那么,谁又能说阮籍未尽孝道呢?

时代在变迁,仪式一直在简化。坎贝尔说:“保存旧传统的唯一途径是依据新环境而不断将其翻新。”当今社会讲求节俭和高效,可去除那些不必要的形式,剥除繁文缛节,让新的仪式与时俱进。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网上扫墓,就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在网上扫墓,一方面减少了纸钱的焚烧,既减少污染又减小了火灾的隐患,另一方面还使那些无法赶回祖籍的人同样能寄托对先辈的思念与敬意。当我们不被哀嚎痛哭,焚烛烧纸,三跪九叩之礼所限,选择久久地望着逝者的照片抚今追昔,回忆感念之时,哪怕少了形式,却也能纾解心中绵绵情思。

所以,仪式之为仪式,所重在于仪式感的体现。只重形式而忽略仪式感,实是买椟还珠,反裘负薪之举;唯有注重真心而能在形式上变通,方为去粗取精,撷取精要之为。

猜你喜欢
坎贝尔扫墓逝者
我们去扫墓
逝者师友二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完美主义者
坎贝尔 从草根球星到房产大亨
坎贝尔和他的幸运玩偶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徐显秀墓的镇墓神兽壁画 逝者的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