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机制下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01-28 11:20牛漫兰孙毅李振生顾安祥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型协同

牛漫兰 孙毅 李振生 顾安祥

摘要:从地质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下,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采取了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本文分别从更新破除传统的教育观念,建设独立自主的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加强产学研教、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效益共赢,增加国际交流和国际化程度、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在协同创新机制下地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地质学科;创新协同;人才培养;产学研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139-02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协同创新思想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创新研究领域出现的协同理论,它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联接和集体创新,以协同创新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离不开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也成为高校乃至全体国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历史悠久,现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地质学一级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建设学科。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有着显著特色,在研究方面,以中国东部为主要研究基地,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郯庐断裂带、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主要切入点,研究陆内构造—岩浆—成矿及动力学等热点问题和社会需求,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本学科面向东部地质问题,立足安徽区域优势,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安徽省地质科学、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这些均为我校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地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更新破除传统的教育观点

创新性高校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包括了教育观点的创新、教育体制结构以及教学过程的创新[2]。其中,教育观点的创新是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创新是关键,而教育过程的改革和创新则是核心。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观点的创新,尤其是要把握好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关、教育发展观和教育管理观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3]。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科学进步的发展,对于我国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质科学的改革同样也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4]。

注重以人为本的主题教育价值观,转变传统的唯社会价值观与过于片面的唯主体价值观,要充分地尊重人的主体,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把传统的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观点转变为包含知识、创新、心理、生理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自身创新意识、扎实的地质学知识和精通的素质教育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地质学知识、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进而培养出高素质和创新意识并存的地质学人才。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学科从2013年起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重心,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精细化分方向培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建设独立自主的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把原本统一口径、统一专业、统一培养计划和统一教育大纲等统一化管理的僵化管理理念转变,充分发挥学科历史优势,以自身特点为核心,建设独立自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合肥工业大学于2013年9月首次尝试创办第一届“地质学”专业英才班(招生录取13人),该班依托我校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建的“立体探测实验室”的师资力量及实验平台,采取创新的培养模式。为了有效地解决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与“英才计划”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申办并获批了“地质学”专业“英才计划”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在全校范围内通过选拔招生,对象为新入学的符合选拔要求的优秀学生,每年招收40人,实行“本硕连读、分流培养”的培养体制。“英才计划”是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一步,也是我校教育管理模式改变的一次积极的尝试。通过设立“英才计划”创新实验班充分发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悠久的历史底蕴和雄厚的学科实力,对我校地质学科建设有极大的帮助,也为满足我国高层次地质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加强产学研教、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效益共赢

“产学研教”是指企业生产、学生学习、教师科研、教师教学四个方面[5]。所增加的“教”字,目的是要强调教师不仅仅是要进行科学研究,更要进行与科研工作相关的知识传授。在强调“教”的同时,目的是要突出学生的“学”,这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积极地与校外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将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以科技服务于社会;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为长江经济带和皖江经济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从2011年以来加强实践教学,加大经费投入,新增10家校外实习基地和2个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并且学院每年都会积极地回访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和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人才培养的条件与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利益的双赢。

四、增加国际交流和国际化程度、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协同创新机制的创建势必要求不断地去学习并且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学科实力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目前对外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聘有外专千人特聘教授(全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海外名师计劃、国外高端专家项目等国外高水平学者。目前,学院已和包括澳大利亚国家矿床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几十家国外学术机构保持有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每年邀请大量国外著名学者前来我院讲学。同时,学科也有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前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交流,地质学科发展具有很好的国际化条件。

我校地质学科201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外专千人计划”特聘教授Noel White,“外专高端人才计划”Peter Hollings特聘教授和我校多位教授多次为安徽省和合肥市发展献言献策,在安徽省的深部找矿、国土资源战略、生态安徽方面提出大量建设性的建议,并倡议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尾矿二次利用等编写的“安徽省节能减排规划方案”等被安徽省政府采纳,为安徽青山常在、蓝天常驻、碧水长流贡献了一份力量。

总之,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随着党中央号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的国家战略定位和发展,这项工作又是一项历史使命。我们既要破除传统的不利于创新型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各种因素,还要集成和发扬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文涛,朱大勇,黄景荣,等.协同创新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3,7(6):20-23.

[2]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99,(1):1-6.

[3]曾勇.高等地质类本科专业结构的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3,(2):18-19.

[4]牛漫兰,赵齐齐,孙毅,等.地质学学科课程设置的探索——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5]陈旭,吴晓琳,孙久厚.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0,(3):50-51.

猜你喜欢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型协同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要启事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