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因材施教

2019-01-28 11:24陶雯
学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摘 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因为他能够正确地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地取得突破。初中数学难重点的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因材施教;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0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57

所谓的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基本素质、能力与天分为基础,采取符合学生基本特点的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打下必要的基础,从而渐渐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初中数学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于教师职业道德负责的诠释。

一、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与天分不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体现。激励成绩好的学生更进一步,鼓励后进生不气馁、不放弃,为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因此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数学基础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基础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进行基础补课,温习以前的功课。在公式与概念方面,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逐步夯实后进生的数学基础,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自学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找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争取更上一层楼。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

(一)根据学生数学基础进行分层教育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可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等,高为20%,低为20%,而中为60%,教学的目标以中等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主。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深入学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从基本概念、定义以及以前的知识开始辅导,逐渐巩固他们的数学基础。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

1.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于优秀的学生目标要高一些,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制定目标要低一些。例如,在提问的时候,遇到较难的题教师可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题目较容易的可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相关问题时,我要求学习好的学生一次性解答,学习中等的学生按照步骤解答,让他们熟悉解题的步骤;而对于基础差学生,我要求他们先看例题或者我讲的训练题,在模仿训练题与例题解答新问题,最后才让他们合上书做新题。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

课下作业对于巩固学生学习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布置作业时候,不顾学生的数学基础布置作业是行不通的。如果采用统一的作业任务,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会去抄袭学习好的学生作业,从而使学习差的学生丧失了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如果依据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布置作业,对于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就会失去锻炼的意义。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布置作业。基础好的学生作业题要难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作业题要简单一些,这既可以避免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也可以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3.考试试题多样化

考试的目标是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之一,所以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用统一的试卷、统一的评价标准,就容易使学习好的学生骄傲自满,也容易使学习差的学生丧失信心,因此在考试的时候,教师有必要采用不同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检验,有利于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现在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遇到小挫折就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心理辅导。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相比心理素质更差,由于学习优秀早已经形成一种舍我其谁的优越感,在遇到不解的难题时,他们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这是一种心理脆弱的表现,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疾病。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挫折,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只关注升学率和关注学习优异的学生,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管不问,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為。实行统一的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不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燕清,张红霞,任莎莎.基于数学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8).

[2]王荣.在共性教育中体现个性教育——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模式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0(7).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陶雯(1988.11— ),女,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