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光
摘要:音乐表演专业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之一,对其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状况展开了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27
中图分类号:J604.6;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118-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當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培养的质量。如何创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我国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在这一大环境下,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人才强国的战略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多种类型人才并存的局面更是促进了我国各领域的深入发展,这也促使了我国高校艺考的开展如火如荼,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文体事业的发展特别重视,这也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走向艺考这条路,各大高校内部也逐渐开设了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为我国输送了更多高质量的音乐人才。音乐表演专业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舞台表现力、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底以及优美的嗓音,甚至要求学生精通某一门乐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音乐学习。而当前随着艺考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借此机会在本校开展相关的音乐科目,以此来招揽更多的学生到本校学习。但是这些高校为了创设音乐专业而忽略了创设的初衷,从而致使内部课程设置与实际国家要求的音乐人才脱节,再加上当前一些艺考的学生基本功并不扎实,更多的是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音乐这一学科,上了大学也会出现综合能力较弱等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音乐人才分配的不平均,越来越多的音乐毕业生更加倾向去一线城市就业,忽略了乡镇内的就业机会,更是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学生学艺不精,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学生毕业就失业,或者只能从事与音乐无关的职业。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是当前高校进行人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开展音乐行业的时间较晚,至今仍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仍沿用以往的方式,这样不利于创新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推进。从教学规模,教学质量以及办学宗旨来讲,一些高校创设的音乐专业更是与专业的音乐院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更说明了当前我国一些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存在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教学定位出现偏差等情况,影响甚至是严重阻碍了我国音乐人才的深度培养。较为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从表面上符合高校音乐培养的要求,但若从深层次看,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会严重制约高校音乐专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需对高校音乐专业进行专业的定位,进行有针对性和明确性的人才的培养。高校的相关管理者也需要结合当前教育部的规定以及就业形势来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比例不均
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的问题仍是当前高校音乐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当前专业课和公共课设置比例存在问题。当前很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都是以公共课和专业课为主,学生主要以专业课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从实际的学分比例上看,公共课却占据更多,这种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修够学分,只能加强公共课的学习,减少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学生整体的练习时间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公共课是有必要的,但为了进一步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也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专业性。所以,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比重,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教育部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2.当前音乐学院的专业课和实践课比例不足。当前高校进行音乐实践课程主要以实习模式为主,而且占据了较少的学分,而理论知识所占的学分比重较大,这种学分上的差距促使学生更多注意理论方面的学习。但是音乐是需要实践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多,但是却没有发挥的空间,不利于舞台表现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处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素质教育需要专业的音乐人才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不足以实现综合性音乐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方法滞后
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也严重地影响了创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往的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思维意识落后,这种落后的思维意识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导致整个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除此之外,音乐课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来进行音乐学习,这种较为被动的局面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抗拒。音乐专业本身是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表现性的,更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音乐学习。但是当前由于授课模式的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被带动,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这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
三、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为了进一步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我国输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高校要对音乐专业进行深化改革,要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丰富和创新,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将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与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音乐人才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将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作为音乐专业的教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本校的特色,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以及课堂的环节,不断地提升音乐专业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从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力量以及重视学生实践这三方面来进行,希望可以转变以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中存在的不足,使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模式得以加速创新。
(一)课程结构方面
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为了进一步迈向现代化,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就要加强课程结构方面的设置,深化课程结构改革,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下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1.高校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具备音乐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素质教育下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机制,将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的目标充分地落实到位。要适当地减少公共课所占学分的比重,加强专业课所占学分的比重,通过学分上比重的变化,让学生意识到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发生了改变,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从而带动更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专业地学习。课程的改革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音乐专业教育方面,达到课程改革的最大目的。除此之外,要加强音乐专业课的实践比重,要尽可能多与相关舞台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并加强此项学分的比重,促进学生重视音乐专业课特别是音乐实践课。例如,高校在加重音乐专业课的学分后,发布学分调整的相关规定,将专业课学习的学分提升到之前的两倍,若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则学分是以往学分的3倍。通过学分上的大幅度调整,促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音乐课程内容,保证整个音乐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现代化素质音乐教学的需求,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充实和丰富,带动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现代化的学习意识。例如,在音乐专业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当前较为新颖流行的音乐节目,通过选手的表现以及评委的点评作为整堂音乐课的切入点,通过了解当前最新的音乐流行趋势、国内外音乐的发展走向甚至是当前大众的喜好不断地调整授课内容,使整个授课内容可以更加符合音乐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这也能让学生不断开阔眼界,及时学习并掌握当前最新的音乐专业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
3.还要进一步提升整堂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授课模式和方法,弥补以往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加强现代化和创新教学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出整堂音乐课的最大效果,充分响应我国素质教育下对高校音乐人才的要求,发挥出高校内部音乐专业教学的最大价值。
(二)师资建设方面
加强高校内部的师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扩招逐渐普遍的现象,再加上民办高校随之增多,高校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大,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各大高校聘用了更多具有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前来授课,希望通过加强师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虽然很多高校的音乐教师的确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和科研能力,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授课的重心也只是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方面的学习。长此以往,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虽得到了提升,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舞台剧、音乐剧表演的过程更是体现了这种能力的欠缺。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特别是聘用更多具有社会经验的音乐教师前来授课,着重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创设校内小型演出和音乐剧表演,通过现场舞台表现力来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舞台表现力以及音乐的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当前活跃在大众面前或是在音乐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知名音乐人到课堂做讲解,为学生提供一堂精彩的示范课,通过明星效应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当前国内外音乐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最终达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面
首先,考量当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明确性的音乐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要结合当前音乐专业的就业形势来制定带有一定明确就业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高校的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较为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了解发展趋势,并对音乐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使其成为当前最为大众所接受以及最符合社会主流音乐文化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在导师选择上也需要转换以往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双导师培养模式。一位是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音乐教师,一位是具有丰富基础知识的音乐教师,通过双导师的培养方式不断地提升素质教育的培养力度。在进行阶段性的培养之后,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最大教学价值,校方可以安排大规模的考核,通过创设音乐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音乐实践老师评价舞台表现力以及现场应对能力,让专业的音乐理论教师评价学生的具体演唱技巧以及发音,从而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综合演唱能力。
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文化场所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以此为学生提供具体实践的场所,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例如,高校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地寻求与当地的电视台、媒体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寻求更大的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磨练的途径,让学生通过参加选秀、歌唱比赛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艺汇演不断丰富舞台表现力和临场发挥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今后的音乐发展中,做到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我国更多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的创新力和推动力,要深化课程改革,针对音乐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创新型的音樂教学模式,促使更多的学生在新型的音乐课程学习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责任编辑: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