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富 杨梅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团结。本文以云南大理的白族为例,对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传统文化中如住宅、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宗教、丧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在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传承意识淡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传统文化过时论”蔓延、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等是制约白族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应用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03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018-04
白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资源,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开发利用这些德育资源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让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对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白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大都散布在我国云南的大理、贵州的毕节、湖南的张家界等地,其中云南省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随着社会发展,白族人民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别具一格的民风习俗。这些文化通过文物古迹、文献典籍、口头文学等形式流传下来,记载了白族人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特殊认识和深邃思考。
一、白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
(一)传统婚恋习俗——相互尊重
白族传统的婚恋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热闹非凡,讲究礼仪。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后,需要告诉各自的父母。征得双方父母同意之后,男方的父母应当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讨求姑娘的生辰八字,请人占卜求吉,如若男女双方生辰相抵触,这门亲事就不能成。人们常用属相来判别两人是否能够相配,如果属相相冲就不能结合,只有属相不相冲,并与其家人也不相冲的才能婚配,这完全显示出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确定婚配的男女,首先要订婚,这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订婚礼物,这些习俗今天仍然是常见的。
白族实施一夫一妻制,婚礼盛大、非常热闹。在进行婚礼之日,新郎和伴郎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结婚,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不管是在结婚前还是结婚后,虽说通过合八字来对待婚姻是封建迷信思想,但双方父母的重视程度,新郎去迎娶新娘,陪客人进餐与嬉戏等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着长辈与长辈之间、长辈与晚辈、晚辈与晚辈之间的相互尊重。
(二)传统禁忌习俗——人际和谐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白族也有自己民族需要遵守的规矩。白族人民注重家庭的和谐,在白族家庭里,当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但当父母年老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婆媳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发展。
白族人民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忌在长辈面前说丑话脏话,忌外人闯入产妇房间,忌孕妇进入新房,忌坐在门坎上,忌向火塘吐口水等。白族人民礼仪的结晶,包含了白族人民对他人、对礼仪的尊重、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白族人民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造就了白族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传统丧葬习俗——以人为本
春秋战国时代,白族先民的“滇焚”墓葬形式,有竖穴土坑墓葬、瓮棺葬、圆坑墓葬多种。白族人民在人死后不用棺,而是把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上面铺上稻草,再用土垒成坟状。明朝之前因遭到释教的影响,流行火化,以后则改成棺葬,男人死后一般进行装殓,女子死后则必须等待娘家人亲临。灵柩在堂三天左右即行择地安葬;停柩期间,一般都会请道士到家里念经,“超度”亡人。不管家庭地位如何,白族人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死者找一处安息之地,为死者举办丧事,体现了白族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
(四)传统节日习俗——集体至上
白族传统节日非常多,其中人们最为注重的节日有火把节、三月街和绕山灵。火把节来临的当天,人们都会提前吃完晚餐,不管男女老幼都会聚集一堂一起祭祖。祭祖之后人们相约在一起举行拜火炬、点火炬、耍火炬、跳火炬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临近深夜,青年人都会拿着一个火把,同时会在腰上系一个荷包,并在里面装上他们自制的松香粉,大家在一起嬉戏时,总会有人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对着火把或者人撒,白族人民认为火苗可祛除对方身上的不利,故竞相燎耍。过后,人们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把堆成篝火,待火势变大后,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一片。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节日,白族人民总是相约聚集在一起,以集体活动来进行庆祝。在长期活动中人们的集体观念也在不断地增强,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们在庆贺节日时其乐融融、和谐相处,有较强的团体意识,体现出白族人民集体至上的观念。
二、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意识淡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眼界得到拓展,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如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人们对这些外来文化充满了好奇。在饮食上,人們越来越钟情于西餐厅里的牛排、咖啡,德克士里的汉堡、薯条,并把进入这些饮食区域看作身份的标志,而对我们传统的年夜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越来越不重视。在对待节日上,很多人总是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情有独钟,而对我们的春节、元宵节、乞巧节等传统节日的态度变得可有可无。白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不仅显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现出白族人民的勤劳聪明。他们以自己的勤劳聪明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楼房,精益求精的传统服饰等,但这些文化逐渐地消逝在人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传承的意识淡薄,我们应引以为戒。
(二)“传统文化过期论”的舒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白族地域的现代化也在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人们对于白族传统文化,总是认为其属于旧时代的东西,不能与新时代的社会相适应。因此,白族文化中别具一格的传统住宅习俗、精益求精的传统服饰习俗、以人为本的传统丧葬习俗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白族人民脱掉属于自己民族的服饰,为商品房而不断地奋斗,他们把豪宅、名牌服饰与城市化生活作为自己终身的目标。而传统的住宅习俗、衣饰习俗相对于这些“目标”而言,却被贴上了“过时”的标签。现代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是部分人对于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过时论”蔓延的工具,虽然说这些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不合理的部分,但是人们却一概而论,使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本的这些短处被人看成痛处,遭受沉重的打压。
(三)白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
一个国家要想长期繁荣昌盛,不仅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更需要民族精神作为坚实的基础。白族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对白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更有利于现代白族社会的发展。如何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当代社会是一个敏捷变化的社会,白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现代德育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这需要我们重视。
三、对白族传统文化开发与应用
(一)整合资源,完善白族传统文化
1.加大政府对开发白族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
政府具有监管、保护等作用,我们应该借助政府的力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讓其有更好的发展。因为历史与实际情况,民族传统文化不但遭到西方霸权文化的蚕食,也遭到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鲸吞,很多优秀文化被看成封建迷信而被扫除,政府部门若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拟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钻研响应配套庇护的实行与监视政策,这些光鲜怪异的传统文化极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消逝无踪。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完善是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要使命。
2.推动白族地区的发展,带动德育资源的开发
鞭策白族地区经济的成长有助于德育资本的开辟,白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落后。但因为如此,白族地区的人民拥有最为纯朴的民族风情,他们热情好客,有着最为传统的习俗节日,有利于人们重温历史,感受时代的进步,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可以利用白族地区的优势带动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更新白族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开发德育资源的意识
首先,要用辩证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正确认识白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其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白族文化中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族文化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因此,人们应该不断地加强对白族传统文化交流,让人们增强开发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意识,从而淡化人们对白族传统习俗的冷漠与抗拒,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白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
(三)提高人们对白族德育资源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德育资源不但关系着本民族的生存与成长,并且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成长。白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发扬白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尽可能地传承与保护。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人们在白族传统文化中看到重重商机,部分商家对白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德育资本进行开辟与操纵并以各种形式包装出售,获得好处,但是人们往往只注重开发而缺乏保护意识。因此,提高人们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认识与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传统文化开发与传承的命运。
(四)优化开发与利用的社会生活环境
1.以家庭为基础开发利用白族传统文化
家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这一狭小空间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楷模,是在家庭生活中影响孩子思维与行动最主要的因素,父母对优化家庭环境,培育孩子的德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部分孩子只能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而祖辈们对于白族传统文化的利用少之又少,难以对孩子进行教育。白族传统文化中具有许多优秀的德育资源,因此,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做好榜样,带领孩子一起了解白族的传统文化,让白族文化从小扎根于孩子心中。
2.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利用白族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应对白族传统文化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开发,把白族传统文化以文字的形式在学校中传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白族地区,我们可以展开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本的文化课,而且可以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学校中讲授有关白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德育资源文化知识,以讲授的形式使他们对白族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能够把其中良好的精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我们要在学校中展开手工艺课程、风俗体育课。白族的传统服饰、住宅习俗蕴含着白族人民勤劳简朴的美德,是白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学习白族的手工艺,不仅让人们学到了一门手艺,更是对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我们应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白族地区大多属于偏远地区,教学基础设施落后,装备不齐备。因此,我们应不断促进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引进教学设备,引入多媒体教学,从而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播放影片等新形式让学生对白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白族传统文化,不但可以使人们领会到白族的风尚、礼仪、习惯,也可以从中领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小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转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由此,一些消极的思想便趁机而人,人们的思想道德面临着挑战。虽然当代德育系统在逐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白族传统文化中具备的德育功效还没有被人们熟悉,更没有被纳入到现代德育中。白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的有利部分进行开发,并应用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还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繁荣,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在对待白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方面,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要想取其精华部分,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科学文化的建设,努力开拓创新白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这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路。
[责任编辑:周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