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职思政教师片面理解教学亲和力,迎合高职学生图轻松、好玩的心理,出现了内容随意化、课堂教学泛娱乐化、考核形式化等不良现象,因此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应该正确处理好内容、形式、手段与教学目的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时暴露与歌颂的关系,亲和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1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所谓“亲和力”,顾名思义,就是指使人感到亲切、亲近,从而愿意靠近的一种力量。思政课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2]。思政课亲和力的产生来自于对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教学针对性的“三贴近”、教学语言的接地气、教师的真情投入言行一致[3]。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职思政教师把提升亲和力片面理解为让学生高兴、喜欢,迎合高职学生图轻松、好玩的心理,出现了内容随意化、课堂教学泛娱乐化、考核形式化等不良现象,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应该注意正确处理内容、形式、手段与教学目的的关系、联系实际时暴露与歌颂的关系、对学生亲和与严格的关系。
一、内容、形式、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内容,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内容、形式、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一)内容忠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贴近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学内容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特点,比较严肃、枯燥,教材的可读性不强,因此要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首先就必须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是照本宣科还是另起炉灶?如果照本宣科,势必枯燥乏味,令人生厌;如果另起炉灶,则有可能出现背离教学目的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国家统编教材是指导教学的蓝本,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忠于教材,但忠于教材并非照本宣科,而是以教材为纲要,在教材主题思想的指引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深入浅出进行讲授。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政治理论性强,与当今时代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安排,注意观察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进行讲授。比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专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问题,如果照搬教材,抽象空洞,毫无吸引力亲和力。但如果结合当今社会文化市场的现象,如直播打赏、选秀节目泛滥、制造噱头等泛娱乐化现实问题进行讲授,就能大大提升教学亲和力吸引力,在现象分析、对策寻求中实现教学目的。
(二)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但不能用形式、手段掩盖内容,形式、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務,为教学目的服务
毛泽东曾经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4]。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不管教学内容如何体现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要充分发挥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学亲和力,以怎样的形式和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艺术至关重要。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雨课堂、智慧课堂等等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这些形式和手段因其新颖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联系,比较受学生欢迎,也成为了评价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于是为了体现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为了增强教学吸引力,现代信息技术被大量使用于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活动大量设置,教师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少,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形式代替内容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为“游戏互动的过度使用,对图片、视频的过度消费,对名人轶事、历史掌故过度解读等。更有甚者,为了“娱乐”甚至在思政课上歪曲主旨、背离使命,戏说历史、调侃主流价值、模糊是非界限[5]。俗话说“教无定法”,思政课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手段的采用、游戏互动的教学方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服务,不能滥用、泛化,不能用形式上的热闹取代理论的讲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不是要用学生取代教师,教师必要的理论讲授依然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手段,因为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西方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6],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要注意处理好形式、手段与内容和目的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形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联系实际时暴露与歌颂的关系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也是不起作用的”[7],思政课教学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实际证明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用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社会实际有正面反面、积极消极、先进落后之分,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出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时暴露与歌颂的问题。有的教师迎合学生喜欢负面、热点、敏感、八卦的心理需求,在联系实际时缺乏理性思考和观察,案例选取不为教学目的服务,只为迎合学生,对负面、消极的东西过分渲染,以愤世嫉俗的姿态吸引学生关注,偏离教学目的和主流意识形态。
关于暴露与歌颂的关系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明确指示,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对敌人应该暴露其黑暗、反动的一面,对于同盟者则应根据其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人民则应歌颂,即使有缺点和错误也应该是进行耐心的教育,而不是批判。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成就前所未有,矛盾和问题也前所未有,正如邓小平所言“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这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在暴露与歌颂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客观的原则,既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也不回避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对问题的正确分析和解读。比如当前民众普遍关注的党内腐败问题,这是侵犯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不能回避,需要暴露,但不能只进行现象罗列,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腐败出现的原因,并用事实说明我们党进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由此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三、亲和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教学实践中,个别教师片面理解“亲和力”,为了迎合学生,不敢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放任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睡觉,考核搞形式主义,考核等级以“优秀”“良好”为主,不能正确处理亲和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亲和”不是无原则地迎合,尊重学生不是放纵,亲和力不能取代教师的威严。教师的亲和力应该体现在教师个人深厚的理论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上。事实上,一个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尊重和爱戴本身就是亲和的另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吴潜涛,王维国.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7.
[3]白显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9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5]高永强.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及应注意的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85.
[6]卡扎米亚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刘立红(1971— ),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