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 缪智铭
物理概念建立,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寻着这条道路讲解。但是,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解剖麻雀方法,对典型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物理概念。例如,在进行“加速度概念”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加速度的含义,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与联系”。针对同学喜欢看赛车视频的心理,笔者请同学们看一段运动员和飞机同时启动的真实视频(1)。看过后,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它们都在作加速运动。笔者趁势提问:谁加速的快呢?学生答:运动员加速的快。笔者追问:你们认为运动员加速较快的依据是什么?绝大部分同学会说:因为它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员走的位移较多,运动的快。如何把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呢?笔者采用DIS技术,请同学们做课内小实验:让实验小车分别沿倾角不同斜坡以初速为零滑下,记录其速度—时间图像。在图像中,瞬时速度增加一目了然,且加速快的速度-时间图像线较陡。笔者问到:造成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位移较多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同学间的充分讨论,同学们逐渐认识到,原因是在于相同时间内,瞬时速度增加较多。或者说,速度变化量vΔ与所化费时间tΔ之比值较大(即速度-时间图线斜率较大)。为了表示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笔者采用类比方法,联系同学们初中所学的功率定义式,功率反映是力做功的快慢,速度定义式,速度反映是位置变化(运动)的快慢。可见,一个物理量变化与所化费时间之比,就是反映完成这一物理量变化的快慢。由此,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不是运动的快慢,且把这个比值叫做加速度。
例如,在学习《电场》内容时,同学们常常对“电场强度”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无法理解。笔者以为,将电场直观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很好途径。笔者首先在上一节课中引入了假想的电场线,直观反映电场的强弱分布。在这一节课上,首先请同学们画出孤立的、正点电荷发出的电场线分布,使同学们从各区域的电场线疏、密不同,感受到了电场强弱的分布,但此时电场的强弱,同学们还停留在电场线疏密这一直观感受上。然后,笔者在课内做一个如图(1)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发现,同一个检验带电通草小球B越远离场源电荷A处,即电场线越疏处,通草小球B偏离竖直线夹角越小,表明通草小球B受到的电场力越小。此时同学们感受到了,电场线的密和疏,反映了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作用的强和弱。又由于场源A电荷量一定后,电场线分布不会变,这表明,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作用的强弱,在同一地点是不受是否有检验电荷以及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大小、电场力大小等外界因素影响,是由场源唯一决定,这就达到了把抽象问题变得直观易懂的目的。接下来,笔者告知同学们,更精确实验可证明,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与检验电荷量大小无关,电场越强处比值越大,它可以表示各点电场强弱,把这一比值称为电场强度大小。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较为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实际事例中运用概念,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例如,引入做功的计算式W=FScosθ后,笔者请同学一起讨论如图(2)练习题:在固定于斜面上的竖直挡板和斜面之间夾有光滑重球。现使整个装置沿水平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球的重力G、斜面对球的支持力N和挡板对球的弹力Q分别做什么性质的功?笔者首先提示,功是标量,力和位移必须分别代入它们的大小,可见,功的正、负和作功为零是取决于力和位移夹角余弦,请问:如何确定力与位移夹角呢?甲同学答: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正确画出其受力图。乙同学补充道:还要画位移方向。笔者指出,只有这样,力与位移夹角才能明确是锐角、或是钝角、或是900。然后,笔者请同学们当堂做出如上受力示意图。丙同学答:由于重力与位移夹角为900,夹角余弦为零,从功的公式可知,重力不做功。丁同学答:弹力N与位移夹角为锐角,夹角余弦为正,弹力N做正功。笔者进一步指出:此时弹力N进行正交分解,力N做功就是在运动方向上的分力做功,由于分力与运动方向一致,弹力N起动力作用,所以,力做正功反映是动力做功。反之,弹力Q与位移夹角为钝角,夹角余弦为负,力Q作负功,此时弹力Q进行正交分解,在运动方向上的分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弹力Q起阻力作用,所以,力做负功反映是阻力做功。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同学们逐渐明确了力做正、负功的物理意义,掌握了判断力做功性质的方法,也为定量求解力做功开辟了两条思路(直接代入力做功公式或求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力)。
课内分析典型错题,加深学生的正确印象,丰富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高三复习课中,针对同学们判断全电路的端电压时,常出现错误现象,课内讨论如图(3)的题:,每边长L,每边电阻均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a,以速度v匀速通过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笔者提问:当ab边进入磁场,dc边还未进入磁场时,d、c两端电压为多少?甲同学答:BLv/4 。笔者再问:当ab边离开磁场,dc边还在磁场时,d、c两端电压又是多少?乙同学答:BLv/4。笔者进一步问到:两种情况下的电源、外电路分别有什么不同?丙同学思考后答:前者由于ab导线切割磁感线,ab导线是电源即为内电路,导线adcb部分是外电路,后者中,线dc部分切割磁感线,dc导线是内电路,外电路是导线dabc部分。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所谓端电压,就是外电路与电源相接的两端电压,其值表示外电路的总电压。前者电路中a、b为外电路的两端,a、b两端的端电压为3BLv/4,cd长度是外电路整个长度的1/3,c、d两端获得电压确实为BLv/4 ;后者电路中d、c两端是端电压,即外电路的总电压,应为3BLv/4。
又例如,在力的平衡一章复习后,同学们做了一道如图(4)自测题:请画出尖端B对小球A和小球A对斜壁C的弹力。常常出现如图的典型错误,F2方向画错了。对此,笔者请同学们思考,弹力F2的施力物体是谁?甲同学答:弹力F2的施力物体是球A。笔者进一步说道,F2理应由小球A(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施加给斜壁C的弹力,请问,小球恢复原状方向在哪里?乙同学答:小球是发生垂直斜面向上凹的形变,小球恢复原状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这就是弹力F2方向。这时,做错的同学才意识到,画各种效果的弹力时,必须先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只有这样,弹力的方向才不会画错。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现代教学实验也告诉我们,识记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地进行着,存在一种叫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若识记某知识后,一天没有复习,第二天大约只记住其中的33.7%,两天后,只记住了约27.8%,一周后,只记住约25.4%,可见,遗忘速度是惊人的(2)。
同学们刚学到的物理概念,最好是及时反馈而不是延时反馈,因为及时的反馈可以利用学生留下的记忆表象,增强记忆,强化理解。同时及时纠正错误,防止错误认识的蔓延。课内练习运用的好,可大幅度的控制课后作业的量,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里解放出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上到《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时,概念比较多,如何及时复习巩固呢?在这节课上,笔者有意留下十几分钟讨论时间,笔者提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哪些特征?甲同学答:质点沿着圆弧运动,相等时间内,质点走过的弧长相等。笔者再问:匀速圆周运动是属于匀速运动范畴吗?乙同学答:不是的,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线速度方向是质点到达某位置的切线方向,质点到达不同位置的切线方向是不同,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所以,这类运动属于变速运动范畴。笔者追问:匀速圆周运动中“匀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时,同学们才恍然醒悟,“匀速”是指线速度大小即速率是不变。接着,笔者又问:匀速圆周运动是处在平衡状态吗? 丙同学答:不是的,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向心力,它始终指向圆心,它只改变速度方向,质点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在知识点整理基础上,笔者请同学们课内做一些文字表达概念的填空和文字辨析的选择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相同和区别是什么?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是否变化?等等。笔者同时走到同学们中间,及时发现同学做题中的个别错误,及时纠正。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物理概念可分矢量和标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物理概念定义常采用比值定义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等。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电场强度等属于矢量类;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等属于状态量类;速度、加速度、功率、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都是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物理量的。又例如,重力、弹力和电场力属于保守力范畴,
它们做功与路径无关,相应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电势能变化也是与路径无关,变化多少有初、末位置决定。这就为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指明了方法:初、末位置状态量(动能和重力势能)正确表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总之,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对物理概念各种特征的归类,为实际运用中,由分析解题特征,快速找到所需物理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所学的各种概念纳入了某个网络后,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
(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3)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以下图(5)是力和力的平衡一章的物理概念网络图,仅供参考(3)。
总之,笔者多年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后深切感受到: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遵循高中学生认知规律,直观引入,分散难点,循序渐进,练习从简单到适当复杂,及时组织章节复习和整理,是学好物理概念应遵循一些基本法则。以上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笔者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