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 张俊秋
一、调查背景
为了全面开展“基于积极心理的“五情五性”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深入了解在校小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状况,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坚实基础。我们课题组于20118年5月9日,对1年级70%的学生进行了“自我情绪体验能力”的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8年5月9日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在校1年级70%以上的学生;问卷调查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我校一年级现有在校学生344人。本次我校学生自我情绪体验调查报告共发放200份,收回200份,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为100%。
五、调查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一年级小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状况。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0~4分:显示孩子的自我情绪体验消极。共计18人,占总人数的9%。
得分处于这一分数段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甚至无理取闹,或是压抑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内心冲突。孩子通常自我评价消极,自我效能感差,缺乏自信心,对自身或外界事物的变化缺乏正确的解释,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无能,极大地挫伤自信心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极为有害。
5~9分:显示孩子的自我情绪体验较为消极。共计136人,占总人数的68%。
得分处于这一分数段的孩子情绪常常不稳定,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通常比较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较差,比较缺乏自信心,对自身或外界事物的变化常常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素质,以至于常常会挫伤自信心。这类型的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来树立自信心,建立正确的情绪体验。
10~14分:显示孩子的自我情绪体验较为积极,趋向于健康。共计5人,占总人数的3%。
得分处于这一分数段的孩子情绪能基本达到稳定水平,通常情况下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有时反应激烈,不能使负面情绪得到良好的释放。自我评价较为积极,自我效能感较强,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对自身或外界事物的变化能给出基本正确的解释,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应加以引导,以使孩子建立更为健康、稳定的自我情绪体验。
15~18分:显示孩子具有健康、积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共计41人,占总人数的21%。
得分处于这一分数段的孩子情绪稳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善于对不良情绪体验进行适当的调解,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释放消极的情绪体验。通常具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信心,对自身或外界事物的变化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客观的外界环境,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应注意培养孩子能不断地完善、调节自我情绪体验,保持谦虚谨慎。
从数据来看,我校一年级孩子的自我情绪体验能力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和家庭教育以及教师的积极反馈不足以及学业的影响有相关性。
方法和对策
一是根据学生现状,开发一套植根于积极心理学将现代心理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将传统文化中的“五情”(仁、义、礼、智、信)秉性习气与五情(喜、怒、悲、俱、思)相结合,通过运用“五性”——仁、义、礼、智、信来调试五种原始情绪——喜、怒、悲、俱、思的积极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并在我校一年级学生中通过团辅和心理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二是举行关于积极情绪的讲座或者沙龙,对家长进行接纳学生情绪,培养孩子积极情绪的讲座或者沙龙。在当今学业压力下,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度不够。尤其是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身的工作压力和养育孩子期望无法满足带来的负面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设和情绪疏导与接纳缺乏方法和指导。因此,对家长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非常有意义。
三是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积极自我评价的建立及积极自我情感体验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反馈方式是一门艺术。因此,针对教师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教师积极语言的引导,将积极的能量、积极的训练、积极的课堂管理、积极的行为支持、积极的教学等运用到教学课堂中,从而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积极并不是天赋,而是一种需要练习的技能。通过该项调查,必将对我校积极教育起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