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业扶贫的案例解析
—— 关于巴彦霍德嘎查精准扶贫的分析

2019-01-28 13:33:19内蒙古师范大学余梦婷
中国商论 2019年18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作物贫困户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余梦婷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1 精准扶贫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继续重申了精准扶贫,他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精准扶贫从理论上来说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扶贫工作中的新思想、新方向、新方式。一个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劳动。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基础。人民生活富裕,幸福感高,国家自然会富强。精准扶贫项目就是为了让处于贫困中的群众脱贫,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国家提供的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因此,精准扶贫在理论上对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走向强国之路奠定了基础。

1.2 现实意义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能空喊口号,要有实际行动。我们要想在2020年全部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任何一位人民群众掉队。尤其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更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如何把蛋糕做大,怎么把蛋糕分好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只有把蛋糕做大分好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的促进与解决都有着重要推动力。因此,研究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巴彦霍德嘎查精准扶贫的概况

2.1 巴彦霍德嘎查基本情况

巴彦霍德嘎查(以下简称嘎查)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南,距镇区1.5公里,总面积19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共有223户(560名),党员23名;外来居户35人,不包括在560名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嘎查中老弱病残及外出户居多,这也反映出嘎查人口居住的现状。在盟、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通过多年建设,嘎查建成居住区、种植区、养殖区、农畜产品加工区,培育形成了沙葱产业、制种农业、温棚种植、舍饲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五个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基础建设完备,公共服务完善,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稳定,建成了宜居宜业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2.2 巴彦霍德嘎查的精准扶贫项目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 “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2]。嘎查位于巴彦浩特镇的西南部,与腾格里沙漠相邻,沙土资源丰富,嘎查围绕旗委、政府“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有机节水农业、高端畜牧业、精品林果业、特色沙产业、休闲农牧业等扶贫产业打造,将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合适的产业类型,通过项目资金或“贷款+贴息”建成居住区、种植区、养殖区、农畜产品加工区,培育形成了沙葱产业、制种农业、温棚种植、舍饲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五个主导产业,利用当地资源形成产业,即减少了成本,又增加了收益。以“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整合实施为例,在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购买二元杂交能繁殖母羊10只,按照“基地+企业+贫困户”运行模式,贫困户以10只“扶贫羊”为基数,入股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阿左旗满达畜牧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繁殖生产“阿杜”品种羊肉,打造“阿杜”羊肉产业。与贫困户签订扶持协议后,由嘎查村或苏木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公司按基数年分红1200元。协议终止后贫困户可选择拿回二元杂交能繁殖母羊自行养殖或重新签订入股分红协议。同时,也为其他产业培养一些技术人才或引用外界专业技术人员,吸纳了外界劳动力,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技能。这些产业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活模式,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大的财富。

3 精准扶贫项目反映出的问题

3.1 扶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阿拉善盟阿左旗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在各级别的单位的配合中,迅速把所部署的工作落实到位,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在嘎查的精准扶贫项目中,接受精准扶贫的对象是十户老人(共13人),他们大多数年龄较大,身患疾病,无劳动能力,有的自己独居,甚至有个别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窘迫。单靠一年一度精准扶贫项目也就只能比较宽裕的度过几个月的生活,几个月之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又回到从前,继续处于贫困之中。虽然精准扶贫以精确识别为目标,以精确帮扶为关键,以精确管理为保证,比以前的扶贫项目的工作效率高了许多,但还是没有解决真正的贫困问题。这些老人在接受帮助之后依然无收入来源,依然无生产能力,依然处于贫困之中。他们还需要政府的资助与帮扶。那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帮扶脱贫是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扶贫工作还不够成熟有效

在笔者对嘎查的调查中发现,产业扶贫的形式和策划可行度较高,符合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但是在每一环节的落实中却反映出很多问题,以温棚种植为例。首先,作物在种植时有技术人员指导,但是作物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很少进行管理,主要还是靠农户自己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进行培养。有些作物是新引进当地的作物,农户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作物,以往种植经验并不适合这些新引进的作物生长,有时会将出现的问题严重化,尤其是出现病虫灾害时,农户都束手无策,最后颗粒无收,这样不仅没有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还加重了农户的贫困程度。其次,在作物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温棚都有一个作物成长记录册,让农户记录浇水、施肥、用药等情况。实际上,绝大多数农户都不会对此进行记录,而是自己埋头干自己的。农户在这方面没有积极配合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也没有对农户进行有效种植指导,从而使产业扶贫的效果不明显。

3.3 缺乏有效的利益机制

在众多扶贫方式中,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的最快最好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完善利益机制问题、加强投入力度问题。产业如果想更好更持久的发展,必须解决以上问题。利益机制不完善,首先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其次会影响参与村民的积极性,长期以此,就会有大量的人撤出,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企业退出当地。产业撤出,产业扶贫的目的没有达到,还带来一些损耗,可能会加重某些地方的贫困程度。投入力度过大,当地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条件,不但不会带来利益,会带来更多的损失。投入力度过小,不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其成本大于收益,达不到预期的利益效果,也可能带来亏损。上述两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因此亟待解决。

4 对所产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建立持续精准扶贫模式

在此次调查中,参与精准扶贫的十户老人的问题最为突出。这几户老人的年龄较大,无劳动能力,有的患有重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通过一次帮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接受扶贫一点时间后他们还会处于贫困之中,因此,笔者建议对这种老人贫困户来说,建立一种持续精准扶贫模式。在这些老人原有的各种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类型补助—— “精准扶贫”补助,而提供帮助的对象仍为帮扶单位。持续帮助老人贫困户可能给帮扶单位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是以嘎查为单位进行帮扶,帮扶的单位变小,帮扶的效率也会提高。因此,以年为期限交换帮扶对象,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帮扶单位的压力,也实现了持续扶贫这一目标,使贫困对象早日脱贫,持续脱贫,不返贫。

4.2 建立激励机制,使产业扶贫效果明显

对农户和技术人员建立激励机制,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通力合作,使产业扶贫效果明显。技术人员由帮扶单位提供,明确每一位技术人员的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权限,在技术人员之间形成竞争机制,对年度末工作表现良好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而表现良好的评判标准就是农户的收益和对技术人员的评价。为了达到相对的公平,最好是在同一种作物之间进行评比。在农户配合技术人员方面也要进行评比,以作物成长日志和技术人员对农户的评价为标准,对于表现良好的农户由帮扶单位也作出相应的奖励。对于这种双向奖励不仅可以使农户和技术人员之间积极配合,也便于找出温棚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调整产业导向,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4.3 完善利益机制,创建有效的利益机制

产业扶贫实施“长打算、短安排、长短结合”,采取“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村委会)+农户”五位一体模式[3]。每位农户都要签订分红协议,确定分红比例以及方式,各层协议要经过所有签约农户的同意来解决利益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要以规划作为行为准则、以预算编制作为源头整合资金,贫困地区依据规划的年度实施方案和建设项目,以季度为单位检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每年年初编制年度预算,要对性质相似、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进行整合,确保在项目申报阶段就实现各类资金整合[4]。有了年初计划和年末报告的对比,便可减少投入力度过大或过小的风险。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作物贫困户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10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58
『贫困户』过年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4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6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