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柯海平
“知行合一”是一个辩证统一体。知不是空谈,要落实到具体事情上,这叫作行;行也不是盲目行事,在具体实践中认识到事物本质便是知。也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就我们国企央企而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构建“知行合一”的质量观,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与高效服务。中船集团九江海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国营第四九一厂)系中央驻赣企业,建立了完整的“知行合一”质量体系和内控制度,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国家高新工程研制先进单位和省市优秀企业称号。由此可见,坚持知行统一,构建“知行合一”的质量观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试谈工作体会,与同行们商榷。
“知行合一”质量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就是修行。具体表现为“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就是“知”,是指全体员工对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熟记于心,对产品技术标准和研制过程成竹在胸;“质量在我手中”就是“行”,即事上练,使胸有成竹豁然欲出,按照工艺要求精密施工、精细把控,并不断改进优化,起到妙笔生花的效果。“知行合一”有效解决了学用脱节、知行偏废问题,切实解决了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难题。既防止纸上谈兵、眼高手低、脱离实际问题,又克服简单行事、敷衍了事、盲目做事现象。具体来说,“知行合一”就是应知尽知、应会都会、知会合一、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应知尽知是前提。企业应该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必要培训,使其掌握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岗位职责要求,具备基本的职业认知能力。
针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安全、质量、保密、保卫、厂纪、厂规、设备操作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培训,组织内控制度宣贯,并进行考试考核评估,择优录用安排相应岗位,激发员工自我学习的能动性。对试用考核不合格者转入下期培训或调整岗位;对第二次培训仍不合格者自然退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升级,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必须瞄准市场需求,对员工进行专业拓展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每年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业务培训,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变迁。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根据中船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部署,公司制定了《“十三五”人才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定期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训。一是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上级开展的专业培训和理论培训,达到能力创新基本要求;二是积极安排骨干和后备力量参加政府与中介机构开展的资格培训,实现特种岗位和专业资质能力全覆盖;三是按需开展内部分级集中培训,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四是督促检查各部门、各班组开展专业培训,认真完成基层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
应会都会是手段。应会主要表现在操作层面,是知行培训的落脚点。公司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开发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产品合格率,满足客户需求。
一是健全师徒培养制度,完善师带徒激励机制,调动师傅带徒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师徒培养责任制,签订师带徒培养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增强培养效果;三是严格考核连带责任,荣辱与共,及时奖惩,形成德艺双传的良好氛围;四是尊重劳动、崇尚劳模,选出优秀师徒代表典型进行表彰,弘扬工匠精神。
公司每年开展劳动竞赛、班组建设、合理化建议、技改技革活动,按照工种岗位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坚持德才兼备、好中选优原则,评定工种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2018年已全面建立各类人才晋升通道,130余名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通过晋升考核评审,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建了劳模工作室,并被九江市授予优秀劳模工作室称号。王能水、冯传德等优秀高级技能人才先后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允许和宽容创新失败,及时修定完善了科技创新管理规定和奖励办法。鼓励员工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勤于创造,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活动,提升员工的竞技能力。公司先后完成了20000箱锅炉国产化研制、第二代潜用焊材工艺研究任务,攻克了模拟井盖系统总体制造工艺、镍基焊材堆焊工艺研究和3.0MPa地面模拟内外压试验装置研制三大技术难关。专利发明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技术中心顺利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评审鉴定,创建了九江市第一个焊接实验室,依靠自身力量组建了焊工考试委员会,储备了一批焊接专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焊工,先后涌现出一批批省部级技术创新能手和操作能手,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会合一是目标。知会合一是保证产品内在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公司不断丰富知行合一内涵,在生产技术创新上迈出了有力步伐,已取得明显成效。
技术中心党支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技术课堂分享活动。2018年完成分享课堂20讲,把技术骨干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同时,开展优秀课堂评选活动,激发人才活力,实现典型引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的。公司党委今年在各支部全面推广,形成水涨船高、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一是公司已建立了干部论坛、职工电子书屋、职工之家、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支部阵地、各类微信群等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员工交流学习,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要求知会统一,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技术比武、技能等级鉴定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一并考试考核,树立真才实干导向;三是倡导学用相长,坚持学什么、干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主动将个人事业有机融入企业发展伟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科技引领,要求设计工艺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指导生产实践;生产部门和操作人员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技术人员优化工艺设计,提升设计能力水平,进而指导生产实践,构成循环往复的推进模式。不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知行合一”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对国企央企来说,就是提高政治部位,牢记“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企央姓党,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一是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期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开展“两金”压控、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管理提升工作,及时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坚持“知行思”紧密结合,行稳致远,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已与西安交大、华东科技大、南昌大学、中国船舶重工713研究所、715研究所等院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有力推进产品国产化和军民融合进程。
二是对接中船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瞄准“海洋防务装备、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科技创新应用和船舶海工服务”四大产业方向,明确目标路径,找准自身定位,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大力拓展水上水下两个领域,努力在海洋防备装备和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有所作为;着力拓宽水用陆用两个市场,努力在环保节能和生态保护行业有新的突破。自觉肩负起中船集团公司“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三大历史使命,切实履行央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三是推动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在企业落实落地。坚决落实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公司实体化改革战略部署和1236战略目标,细化落实措施,激发内生动力。深化内部改革,按照扁平化原则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级,提高运转效率。坚持“四个自信”,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讲好九江海天故事,唱响九江海天“九洲”著名商标品牌。用“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优秀文化精神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激励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用“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工业集团”的美好愿景鼓舞人、感召人、带动人、成就人,增强员工的使命感。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船集团公司成立20周年,也是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公司实体化改革元年;2020年是九江海天公司建厂50周年。海天人将以崭新的姿态,高质量发展成效,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经受新时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