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岁正阳
“今天你看某某明星的新闻了吗?都转发100 万+了!”
“我的手机上又推送这个明星的消息了,转发超过1 亿了,我也转发吧”。
这些话语是近一段时间,好多人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之一。近年来,能否频繁获得转发、“喜提”微博热搜,成为明星是否走红的一大标准。在一些粉丝为了防止偶像出演的电影票房惨淡自发组织多次“锁场保排片”行动的同时,数据造假也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以至于出现了某华裔歌手登上美国音乐排行榜的榜首宝座,而大部分美国人却不认识的情况。
那么,流量艺人的数据造假到底仅仅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还是一种破坏公平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呢?
今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曝光了蔡徐坤一条微博亿次转发背后的灰色产业链,道出内部篡改数据软件和外挂软件的伎俩,揭开了流量造假骗局的神秘面纱。
这一事件在当时就引发了不少舆论质疑,主要的质疑点在于:蔡徐坤微博转发量与蔡徐坤粉丝量、新浪微博用户总数不相匹配。蔡徐坤当时的微博粉丝不到2500 万,“转发量过亿”意味着不仅其每一个粉丝都参与,还有7500 多万的“编外粉丝”参与转发。2018年的新浪微博用户人数约3.41 亿人,“转发量过亿”相当于蔡徐坤的粉丝数占微博总用户1/3,也意味着在每3 个微博用户中,就有1 个用户在转发。面对这般转发量,有人提出疑问:网友都这么闲,刚好集中上网,刚好集中转发蔡徐坤微博?
据介绍,蔡徐坤过亿转发量涉案应用——星援APP是一款模拟微博客户端,通过破解微博加密算法实现批量转发微博内容的应用软件。该软件在收取用户费用之后,能够对特定用户和博文进行批量转发操作。这种转发刷量行为严重干扰微博正常的舆论生态,也对用户账号安全造成了威胁。
3月初,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北京警方将涉嫌研发上线名为“星援”APP 用于制造假流量的犯罪团伙抓获,主犯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已被北京市丰台检察院批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违法所得2.5 万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5 万元以上的,属于“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据媒体报道,星援APP 利用粉丝给明星刷流量的需求,半年内所得800余万元,远远高于司法解释中的数额,一旦定罪,涉事人员或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新媒介的出现不断改变着粉丝们追星的方式。明星刷流量屡见不鲜,幕后的推手公司被查尚属首例,此次星援APP 被查事件也为娱乐圈敲响了警钟,“流量竞赛”催生出一系列网络黑产,“刷”出来的流量和“造”出来的明星导致了演艺圈的虚假繁荣,应予以严厉惩处。
流量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买微博热搜”“买粉丝”“买评论、转发、点赞”“打话题榜”“维护百度指数”等,已经是制造流量艺人的标配。数据虚假繁荣背后,都是艺人经纪公司在操盘。
一位曾经在某流量明星的粉丝数据组工作过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流量明星会有一组甚至多组“数据组”“网宣组”,进行“刷流量”操作,主要工具是微博小号,这些微博账号可以网购到,甚至还有网站以此为业。记者根据该人士提供的几个网址发现,根据微博级别、国内/国外手机号、邮箱格式、资料是否已完善等情况,小号价格为0.55元/个或1元/15 个。
据某明星粉丝周女士介绍,做数据的资金部分来自艺人团队/ 公司,也会有粉丝自发集资。买完微博小号后,还需要统一绑定才能使用。每月购买会员后可以通过“超级粉丝应援”(即“星援”)APP 一键绑号,绑号费用一个号0.2 元。
除了转发量可以刷出来,粉丝数量、点赞量、评论量、阅读量等都可以买。根据该粉丝提供的一份价格表,某传媒公司提供的包括初级粉丝、仿真粉丝、精品真人粉等价格从45 元/万到1 0 0 0元/万不等,刷量点赞价格是3 元100个。该传媒公司同时号称“与各大直播平台皆有业务往来,为工作室、公司制定营销方案,可签订保密协议,永无后顾之忧”。
“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社交平台,很多需要流量的地方,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造假问题,并且有专门的流量公司在经营。”某卫视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在很多网店,只需花费30 元就可以增加一条短视频1 万次的播放量,10元可以买200 个赞、20 元可以买500 个赞,300元就能增加1 万名粉丝。
假数据裁剪了一整套“皇帝的新装”:粉丝数、热搜话题榜、IP 估值榜、收视率、点击率、评分榜、时尚指数榜……榜单层出不穷,幻化出各种“影响力”操控舆论、左右资本市场估值。
“制片方、广告商、平台方和经纪公司都从中得到了经济利益,流量明星获得了更多演艺资源,粉丝有了更多接触偶像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在这个小圈子里实现了共赢,实际上却对诚信声誉、评价标准等行业基础因素构成严重干扰,在影视界乃至国家社会层面造成恶劣影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薛晋文表示,这不仅挑战了法律的底线,也蚕食着社会的诚信风尚,如果放任下去,只会引起信任危机反噬,危害不容小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分析道,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部分从业者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一部作品或某个艺人的受众关注度和其市场潜力、商业价值成正向关系。而流量又是衡量受众关注度的一个量化指标。于是,在资本逻辑和商业思维的影响下,影视圈出现了“唯流量论”的不良倾向,部分制片方、广告商常常根据粉丝数量和话题度来选取艺人,而有的视频网站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和会员,也在购买自制影视作品时以是否有流量明星出演作为重要衡量标准。为了让自家艺人、心中偶像得到更多商业资源,一些经纪公司和粉丝群体合谋走上了数据造假之路。
为了宣传造势,一部影视作品甚至要拿出上百万元购买流量;某片被粉丝锁场的场次高达数万场,使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排片受到影响,也令相关影院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流量明星及其出演的作品艺术质量存在争议,靠水军刷出的人气在某些专业评奖中脱颖而出,也使奖项的公信力和严肃性受到质疑,其鼓励优秀作品和引导创作发展的社会功能大打折扣……
针对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新浪微博官方不久前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异常搜索词相关明星、节目、事件名称,3 个月不能再上热搜榜;异常话题词相关明星、节目、事件名称,3 个月不能再上话题榜;相关账号3 个月不能主持话题。
这不是微博官方第一次打击刷榜行为。早在2016年11月,微博官方就公布了一批通过违规手段刷话题阅读数,旨在冲击热门话题榜单的话题和账号,并对话题和主持人做了封号处理。在被封禁的刷榜名单中,不乏多个明星大咖、综艺节目、热门网剧……在网络上一时引发“数据打假之后,才知道谁在裸奔”的群嘲。
针对数据造假问题,爱奇艺、优酷先后关闭了前台播放显示量。新浪微博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包括构建升级大数据识别模型、对黑灰产账号进行识别拦截,调整评论技术显示方式、转发和评论量显示上限设为“100 万+”等。
“根据我们监测到的全网明星刷量情况,自星援APP 被查后,刷量行为有所收敛。”艾漫数据总裁曹永寿表示,星援APP 被查,虽无法使流量造假行为消失,但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对于如何根治流量造假,有关专家表示,在发挥法律的治理作用的同时,应加强社会诚信机制、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比如设立失信黑名单制度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政协委员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巩汉林也发表了对“明星流量造假”的看法。他认为,对于明星流量造假,单靠演艺公司的自律比较困难,可以将其纳入征信管理范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则表示,要对流量造假持“零容忍”态度,“放管服”一个都不能少。平台要“爱惜羽毛”,明星要珍惜“艺术生命”,还要鼓励公众检举此类行为,并将造假者纳入失信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