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昆仑
20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禁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领导完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并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此后,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交优势利用,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再至一系法的设想。在他的带领下,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于1995年研究成功,形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体系。
199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并积极组织实施,于2000年、2004年、2011年陆续实现了亩产700kg、800kg、900kg的目标。袁隆平还积极促进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世界,目前已推广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1985年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88年英国让克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
1993年美国菲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
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
1997年世界“先驱科学家奖”
1999年国际永久编号第8117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2年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2004年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沃尔夫奖”(农业)
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世界粮食奖”
2007年凤凰卫视等主办“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之“终身成就奖”
2010年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晚上,袁隆平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梦见自己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50年来,他一直在为圆这个梦不懈努力,向没有终点的高度攀爬。在圆这个梦想的过程中,他又萌生了第二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世界远离饥饿。
1930年9月7日(庚午年农历七月初九),袁隆平在北平(京)协和医院呱呱落地。因袁隆平排行第二,家里就为他取小名为“二毛”。袁隆平兄弟五个,五人按年龄大小排序是:隆津、隆平、隆赣、隆德、隆湘。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县,德安位于钟灵毓秀的庐山脚下。袁隆平的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担任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烈在当时南京的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北平铁路局当高级职员,是一位具有爱国心、正直的知识分子。在大学期间,他结识袁隆平的母亲华静,俩人结为伉俪。婚后,华静这位镇江姑娘担任起了操持家务和培育儿子的重任。
童年应该是一个充满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时期,此时的袁隆平十分调皮好玩。抗战爆发后,少年袁隆平在随家迁徙、流浪中品尝到了时代的苦难。流离失所的不幸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袁隆平逐渐懂得了国家兴亡与自己的责任,激发了他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正是在这种志向的驱动下,从进入小学起,少年袁隆平就显示了好学勤思的性格。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志趣高远爱好广泛。他思想活跃,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他的提问常常难倒老师。如在高中一次物理课上,老师讲到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即E=MC2(E代表能量,W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袁隆平一时想不明白“能量为什么与光速的平方成正比”,向老师提出了“为什么物质的能量和光速的平方成正比”这样一个问题。质能公式是爱因斯坦花费10年时间推导出来的。一位中学物理教师要讲清楚其中含义的确很困难。
抗战胜利后,袁隆平举家迁往南京,他进入南京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1948年年底毕业。在升大学读什么专业的问题上,他父亲极力主张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学习文理科,同时儿子也不必远行,可以留在自己身边。但初中春游园艺场的情景总是浮现在袁隆平的脑海,那茂林修竹、花卉飘香的美妙图景令他怦然心动,拨动了袁隆平想学农的心弦。几经思考,袁隆平郑重地向家里提出要报考农业院校的意愿。父母最后还是尊重了袁隆平的选择。父亲玩笑似地对他说:“俗话说,‘父望子成龙’,而我现在是望子成‘农’了。”
1949年春天,袁隆平考入了重庆相辉农学院。1950年,重庆相辉农学院与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后成立了西南农学院,袁隆平与同学转入该院学习,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他博览群书,认真攻读了当时遗传学的两大流派:西方的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和苏联李森科学派的书籍,这对袁隆平后来的创新思想、学术观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他毅然决定服从祖国分配,来到了当时比较偏僻的湖南黔阳县(现为洪江市)安江农校当教师。
在安江农校教学的日子,袁隆平重视教学,更重视试验和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他看到农村的耕作方式还很落后,稻谷的平均亩产不过150千克,辛勤耕作一年的农民,却难以填饱肚子。他开始萌动了尽自己努力去解决当时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吃饭问题的想法。
袁隆平开始设计科研课题时,他定了两个研究方向,第一个是搞红薯嫁接,第二个是研究高产水稻。
1956年,他以红薯为对象,开始探索第一个研究方向。1958年,他嫁接的“月光花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最大的一蔸“红薯王”达到了13.5kg,地上也结了种子。正值“大跃进”年代,袁隆平货真价实的“高产卫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他煞费苦心开展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实验,诸如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但没有获得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种,他感到困惑。
一次,袁隆平出差到长沙,在书店的一本影印的英文杂志上看到介绍美国遗传学家克里克(F.H.C.Crick)和华生(J.D.Watson)在遗传学领域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螺旋结构,推动遗传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的文章,他把那本杂志买回家,认真细致地研读起来。不久,他又获悉“染色体、基因遗传学”应用于杂交高梁、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作物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后,触动很大。影响袁隆平更深的是一次下乡上培训课,他做了讲授“红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充分准备,可听者寥寥无几;而在讲授“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教室,听者爆满。他好奇地问农民,答案是:红薯是杂粮,吃了不经饿,吃多了还反胃;稻谷是主粮,种好水稻是大事。
这些事使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应该走出“无性育种”的困惑,驶向已显示出生命力的孟德尔、摩尔根的现代遗传学的大海里去。同时,他决定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始科研的第2个目标。
1960年,中国发生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袁隆平也不能幸免,他身躯浮肿,无力走路看书。他亲眼看见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因吃了观音土,活活地憋死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使袁隆平真切地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的分量,他思考要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挑战。在与农民谈到搞高产水稻时,农民说:“施肥不如勤换种。”“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400kg)、1000斤(500kg)甚至2000斤(1000kg)的新稻种,我们就可告别饥荒,结束苦日子了。”几句朴实的话语,对袁隆平触动很大,他暗自思索,希望从育种技术来实现水稻高产。
种子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直接影响下一代。几千年来,人们常采用常规选种。在汉代就有“田者择种而种之”的“良种法”。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了高产矮秆水稻“IR8”,我国科研工作者也取得了水稻矮化研究的突破,解决了高秆水稻易倒伏低产的问题,总产提高20%左右,被人们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这对袁隆平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袁隆平想,常规育种已取得增产效益,是否能够通过杂种优势取得更大的增产效果呢?所谓杂种优势,是指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某些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注意到公马和母驴交配所产生的杂种骡子,叫做駃騠马。动物有杂种优势,那么,作物是否也有杂种优势呢?他查阅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得知1876年达尔文就提出了玉米杂种优势现象;1926年,美国农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之后,印度科学家理查哈里又提出了水稻杂交后第一代优势(简称F1)在生产中应用的设想。但不久,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出版了《细胞遗传学》,书中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是没有杂交优势的。国际上的许多研究人员望而却步,进行的尝试性研究也中途停止。袁隆平在迷茫后心中又开始怀疑起来,辛洛特和邓恩的提法正确吗?
大自然开启了一扇门。1962年,袁隆平在试验田连续进行观察和实验。在水稻扬花吐穗的盛夏7月,一个下午,他发现了一株高大、穗大粒多的优异稻株,顿时兴奋起来,宛若找到宝贝,作了标记。收割时,他从这稻株上得到170多粒壮谷。他视为良种,望“籽”成“龙”。可第二年种下后,植株参差不齐,没有一株比原来的单株好。他猛然想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分离定律的观点,这肯定是一株杂交稻,才会出现这样“大分化”的态势,纯种水稻的后代是不会如此分离的。反过来推论,那株“鹤立鸡群”的稻子正是杂交后代,才有如此优势。
他近乎痴迷地思考着这一问题。一天晚上,他在思考中进入了梦乡。梦中,他梦见自己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从梦里醒来,袁隆平觉得梦境给了他启迪,赋予了他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禾下乘凉梦”。
他渐渐地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那株“天然优质稻”显然与传统遗传学理论背道而驰。看来,遗传学的经典理论是一个典型的形式逻辑理论,没有实验根据。再联想到玉米这个异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已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他觉得杂种优势应该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自花与异花授粉作物的区别不过是繁殖方法上的不同而已,绝不是影响杂种优势有无的因素。
怀疑精神是科学创造活动的真正出发点。科学的怀疑精神与传统的观念、社会的主流观点往往是相悖的。对一个大胆怀疑的人来说,会带来嘲笑和侮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成功了,可能会鲜花簇拥;而失败了,将万劫不复。然而,坚定了袁隆平的信心和胆量的,正是这种怀疑精神。他立志要突破学院派的禁忌,破解杂交水稻这道难题。
袁隆平查阅了杂交高梁培育三系和配套的方法后认为,要突破杂交水稻的第一关,是找到水稻中的“雄性不育株”。他借鉴杂交玉米和杂交高梁选育过程中寻找雄性不育株的路子,开始了查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影子。
1964年夏天,袁隆平发现了第1株天然不育株。接着,他又找到了3株不育株。到1965年,袁隆平从4个品种中发现了6株雄性不育株。他研究发现,在6株雄性不育株中,属于无花粉型的有2株,属于花粉败育型的有2株,属于花药退化型的有2株。他探究了3种雄性不育类型的不育特性和不育程度,并肯定了这些雄性不育株的研究价值。
1965年10月,袁隆平对获得的材料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撰写出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寄往《科学通报》等刊物。1966年2月,《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大胆登载了全文。论文像一支嚆矢划破了多年杂交水稻研究的凝固空气,勇敢地冲击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为袁隆平创新思想宝库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对袁隆平的观点,当时学术界贬大于褒。个别“学术权威”断言他对遗传学无知;一些人讥讽他不过是异想天开。但不育系的发现,肯定了袁隆平的想法;而论文的发表,更是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但如何才能实现水稻杂交优势的利用呢?袁隆平认真考虑再三后,拟定了一个培育“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称为“三系配套方法”。这三系的名称是“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方式是这样的。
首先,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
其次,找到一种特殊水稻品种做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其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征。
最后,选择一个稻种与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恢复生育能力,叫恢复系。三系配套,便可制种。
这样,“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者共居于一个和谐的家庭中,既分工又合作。不育系依靠保持系来传宗接代,代代不育;不育系通过恢复系产生杂交种子,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种植于大田便产生了高产效应。
技术路线决定之后,袁隆平搞来一些瓷盆土罐,为选育出来的稻种开起了“小灶”,总共有60多盆。
正当袁隆平的研究步入正轨之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成了当时安江农校拟批判的“八大重点”对象,原因是他的“出身问题”和“现行问题”。但幸运的是,他不仅躲过了劫数,杂交水稻研究还获得了支持。原来,他的论文发表后,很快被原国家科委九局的熊衍衡同志发现,并及时报送赵石英局长阅示。赵石英立即请示国家科委党组,党组书记聂荣臻元帅表示,国家科委要支持此事。赵石英及时以国家科委九局的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求支持袁隆平的研究。
1967年3月16日,湖南省科委决定将“水稻雄性不育”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并下拨研究专款600元。湖南省农业厅还批准两名“社来社去”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毕业后留校给他当助手,在国家支持下,杂交水稻研究由袁隆平的孤军作战转向小团队研究。
在海南、云南元江、湖南经3年辗转研究,虽历经坎坷,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袁隆平分析认为:所用的测交材料,全是常规稻种,它们的基因不是相同便是太近,可能导致保持效果不理想。他决定改变策略,寻找野生不育株,利用远缘杂交稻种实现配套。
袁隆平与两位助手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筛选,决定从海南开始寻找野生稻。功夫不负苦心人,1970年11月23日上午,研究小组中的冯克珊与李必湖发现了一片约3亩面积大小的普通野生稻,并从中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当时正在北京出差的袁隆平接到李必湖的电话后,当即赶到海南。经仔细观察和辨认,袁隆平确认这是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袁隆平高兴之余,当即将其命名为“野败”。接着,袁隆平与研究人员马上进行转育和配套工作。1973年,袁隆平用在海南岛配制的10多斤杂交稻种,在湖南农科院0.08公顷的试验田中试种,亩产高达505kg,丰产的锋芒初露。当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已基本成功配套,杂交水稻技术发挥显著增产效益指日可待!
接着,再战告捷。1974年,他在安江农校试种自己选育的强优势组合“南优二号籼型”杂交水稻,亩产高达628千克……三系的成功配套,展示了杂交水稻高产的魅力。丰收的田园稻浪荡漾,簇开了金黄的果实,创新的生命力被金黄之海演绎得大气磅礴。
1975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的决定,并下拨150万元,用于杂交水稻的推广,袁隆平被任命为技术总顾问。这年冬天,近万人的“制种大军”浩浩荡荡进入海南进行“制种”工作。1976年4月,收获杂交水稻种子400多万千克。随即,这些种子被转运湖南,播撒在三湘大地。在湖南推广的208万亩杂交水稻,平均每亩增产20%以上,取得了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借得东风好行船,从此,杂交水稻从三湘四水出发,迅速染绿了大江南北,迎来了一个个沉甸甸的金色收获。
国外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他们认为三系杂交水稻的问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提供了法宝。甚至有专家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三系杂交稻增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分蘖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好;穗大粒多,光合作用效率高,并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等。从1976年到1988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12.56亿亩,平均每亩增收稻谷20%以上,累计增产稻谷1000多亿kg,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实现增产的同时,袁隆平也看到,三系杂交水稻存在育种程序和生产环节比较复杂、种子成本高、推广环节较多、再增产难度较大等不足。袁隆平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决定简化制种手续,由三系法向两系法过渡,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台阶。
1986年10月,在长沙举办的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袁隆平做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构想。
“……今后,杂交水稻育种的方法,必然要由繁到简,从三系简化到两系再到一系;杂种亲缘的利用范围必须由近到远,从品种间推广到亚种间再到远缘间,杂种优势必须由强到超强方向发展……”
来自美国、日本、巴西、英国、埃及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以及我国的杂交水稻专家被他精彩而充满理性的报告所折服。大会一致同意将这一设想作为会议的主题写进了会议文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说:“国际上认为,水稻高秆变矮秆,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和推广应用,可以说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先生的杰出贡献享誉世界,现在,他提出的新的战略构想将使杂交水稻的前景更加灿烂,魅力无穷。”
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项目中的101-1号专题,袁隆平出任该课题的专题组长、首席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从而使全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
实现两系法,简单地说,就是要使原来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中省去一系,同样达到应用杂种优势的目的。
实际上,在酝酿两系法研究的同时,袁隆平就已开始了一系列实验,但这些实验没有成功。是否有其他成功的途径呢?他想到了植物的光、温敏核不育的遗传。光、温敏核不育的遗传由于属于十分复杂的生态遗传,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有害性状被育种家舍弃。
简单地说,光敏型是在长日照下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照下育性恢复正常;温敏型则是在高温下表现雄性不育,在较低温度下转变为可育。但光敏不育材料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表现光敏特性,如超过这个温度范围,光的长短对育性转换不起作用。袁隆平决定大胆尝试利用光、温敏核不育与广亲和性为基础,向两系法进军。
1987年7月16日,安江农校青年教师邓华凤在籼稻中发现了一株光敏核不育系。经过三代繁殖和观察,证实了这株两系不育材料的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是一种新的宝贵的光、温敏不育系。1988年8月,在怀化对邓华凤的两系不育材料举行了鉴定会。会上,袁隆平正式命名这种材料为“安农S-1”。“安农S-1”的发现,终于冲出了制约两系法育种的瓶颈。
紧接着,一个个新的光、温敏不育系材料被发明、被转育发现。经过3年探索,袁隆平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水稻光温敏不育性转换与光、温关系的基本规律,一套有效的选育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很快形成。
经过9年的努力,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协作组先后攻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遗传漂移的控制、低温敏核不育系繁殖、原种提纯与生产、两系强优组合选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四大障碍(植株过高、生育期过长、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等一系列技术难关,两系法杂交水稻于1995年获得成功,应用技术成熟配套,开始逐步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被写进了199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同年被两院院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并位居榜首。
两系法育种除了克服了三系法杂交稻的不足外,还提高了选配强优组合的概率,扩大了品种间杂种优势,具有进一步提升单产、提高品质等优点,是水稻育种技术又一革命性进步。
两系法杂交水稻一般比同熟期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截至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杂交水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千克,增收271.93亿元,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两系杂交稻的培育成功,成为袁隆平又一创新的起点。随着两系杂交稻的成功,一个大胆的新构想在袁隆平心中萌动,这就是杂交水稻探索的第三部曲——超级稻。
超级稻,简单地说,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这是多年来国内外农业专家梦寐以求、攻关多年的世界难题。1995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稻”,后又改为“新株型”育种计划,但均未实现。袁隆平认真分析了国外的研究思路,发现世界上无论是常规稻育种,还是杂交稻育种,都是在利用选育优良品种来实现超级稻的目标的。仅靠育种学的成功,就能不断突破产量的“吉尼斯纪录”吗?
1997年,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并组织实施。他的建议立即被国家采纳,“超级杂交稻”顺利进入“S-863”计划。超级稻研究目标分期进行,每期目标亩产增加100kg。第一期目标是每亩700kg,第二期目标是每亩800kg,第三期目标是每亩900kg……
经多次论证后,袁隆平提出了实现超级稻亩产目标的构想:一是杂种优势利用;二是形态改良,如矮秆、少蘖、大穗等具有高产的理想株型。
1997年,袁隆平到江苏考察两系杂交稻,在观察亚种间杂交稻时突然灵机一动,脑海里闪现出一种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回到宾馆,他立即将灵感中的模式描绘下来,精心设计出以高冠层、矮穗层、高度抗倒、可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的形态模式,制定了把优良株叶形与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机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这就是“理想株型+杂种优势”的模式。集中形态优势和杂种优势两大增产要素的育种技术路线,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袁隆平又一次用灵感将杂交水稻的选育领进超高产研究的前沿阵地。
以袁隆平为首的研究群体以高产优质的不育系“培矮64S”等为亲本,进行广泛的测交和筛选,育出几个具有超高产潜力和米质优良的组合,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库大源足和高度抗倒的理想株型,研究出一批新的超高产组合。经过连续几年试种,超级稻的优势初露端倪,增产效果明显。按照农业部的规定,一个超级稻品种,连续两年在两个以上百亩片示范达标,就可以宣告中国的超级稻育种亩产目标的实现。
持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果实。1999年秋,超级稻的百亩示范片亩产均超过700kg,云南永胜县涛源乡试种点验收时亩产竞达到1139kg,顺利实现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亩产800kg的第二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2011年,超级杂交稻亩产900kg的第三期目标也成功实现。2014年,湖南溆浦县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02670kg,表明亩产1000kg的第四期目标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果把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和超级稻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比较,它们的比是100∶120∶129∶181,可见超级稻的增长潜力巨大!同时超级稻米质很好,可谓“高产与优质相伴”,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从三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从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探索到50年后的今天,袁隆平伴随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诽谤和不理解,但袁隆平肩上重担不减,创新不断.终于迎来了一个个成功的辉煌,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袁隆平在谈及自己成功之路时,他用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来表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技术不仅属于中国,也应属于世界。让世界了解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帮助世界贫困地区人口解决温饱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另一梦想。因此,他非常重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他通过交流培训、技术推广等方式使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已根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第二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3个组合的杂交水稻种1.5kg。在美国试种后优势明显,比当地良种增产33%~93%。当年12月,威尔其与我国签订了在种子技术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的原则协议。1980年1月,双方正式签订了杂交水稻技术转让的合同,这是中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连续3年试种,杂交水稻亩产远高出当地实验田的产量,其中最好的比美国良种田增产79%,顺利地打开了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大门。1982年,在菲律宾国际水稻会议上,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传遍世界。
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借助中国的力量,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并聘请袁隆平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促使他把目光转向前景诱人的印度、缅甸、孟加拉、越南等第三世界国家。袁隆平提供了50多个组合在越南、缅甸试种,经过几年努力,他们筛选出几个适于当地气候、生态条件的杂交水稻组合,产量、米质和抗性均十分优异,每公顷增产2t左右并很快推广开来。高产杂交水稻使缅甸一些种植鸦片的村民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改种杂交水稻。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迅速推广到非洲,取得了明显的推广和增产效果。看到杂交水稻飘香异域,袁隆平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快慰!
为培育国外的技术人员,袁隆平每年都要奔走于世界各地传授技术,并在菲律宾、利比里亚等国援建了以杂交水稻种植为内容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袁隆平自豪地说:“杂交水稻是我们值得自豪的成就,这方面我们比外国人高明一着,是他们的老师。”目前,他已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陆续举办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为50多个国家培训了2000多名杂交水稻专家。
同时,袁隆平通过推广杂交水稻,与一些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了宝贵的信息和种质资源。
袁隆平算了一笔账,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播种面积约为1.5亿公顷,如果到2020年后每年有2/3的面积种植超级杂交稻,每公顷增产粮食2t,则增产的粮食达2亿t,那么每年增产粮食可养活8亿人口。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和贡献啊!祝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早日顺利实现!
袁隆平是事业至上的人。几十年来,袁隆平视杂交水稻研究为自己的生命,如痴如醉,根本无暇顾及朋友和亲人。1974年年底,正是杂交水稻攻关的关键时刻,父亲病逝,妻子邓哲没有通知袁隆平,含悲独自料理完后事。1982年8月,袁隆平的岳母患癌症住院。当时,已安排袁隆平去国外进行技术交流,妻子邓哲安慰他说:“事业为大,你放心去吧,母亲有我照顾。”可袁隆平回国时,岳母已安息九泉。他难过地说:“两位老人去世,我都未能送终,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啊!”邓哲流泪劝慰丈夫:“你把杂交水稻试验搞成功,就是对老人尽了最大的孝。”在庆祝他80华诞的晚会上,袁隆平满怀深情朗读了“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的散文,把对母亲的爱和心中的遗憾融于乡音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袁隆平是创新人才的培育者。他坚持“既育种又育人”。“文化大革命”时期,袁隆平顶住各种干扰,不仅自己带头学习钻研,还鼓励助手李必湖与尹华奇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并挤出晚上时间给他们补英语,从不间断。三系杂交稻配套成功后,他将李必湖、尹华奇分别送进大学深造,后又多次派他们到美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很快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中坚。在海南育种过程中,袁隆平在试验地办起了速成班,并亲自讲课,培养了来自全国的大批技术人员。他后来的助手罗孝和、周坤炉等人,也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后,袁隆平亲自指导硕士和博士生,他鼓励学生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质疑才是科学的生命,才是创新的源头。他倡导注重实践,认为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间地头才是写出农业方面优秀论文的地方。为激励青年人才开拓创新早出成果,1987年,袁隆平把获得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的1.5万美元捐献出来,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1999年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到2012年,“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已颁发了七届。此外,袁隆平还将自己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获的顾问费捐出来,设立“所长基金”,用以资助年轻科研人员及科研项目。目前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汇聚了一批年富力强、学贯中西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谱写着杂交水稻研究辉煌的明天!
袁隆平是农民的贴心人。受惠于杂交水稻,很多地区告别了缺粮时代,村村乡乡有贮备,家家户户有余粮。农民们把袁隆平当作朋友,誉为当代神农。湖南郴州市农民曹宏球,通过种植杂交水稻、蔬菜瓜果等成为该地区科技致富的典型;他拿出5万元积蓄,请人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质地的袁隆平雕像,以表达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当一些乡村的农民得知袁隆平要来的消息,他们高兴地拿来自己认为最好的土特产捎给袁隆平……
袁隆平的创新成就和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和尊重。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内重大奖项;同时也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菲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先驱科学家奖”、以色列“沃尔夫奖”(农业)、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世界粮食奖”、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等近20项国际性大奖。面对众多的奖励和荣誉,袁隆平谦逊地说:“这些荣誉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其实,在荣誉的背后,是艰辛和磨难、创新与智慧、勤奋与奉献!
如今86岁的袁隆平在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后,豪情不减,他充满信心地说,创新没有终点,好梦正在延续,即使在“90后”,仍将努力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攀登……